首页 理论教育 “食物生产者”社会

“食物生产者”社会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大约从1.2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从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转型到新石器时代的食物生产,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新石器时代仍然极大地依赖植物和动物,那是继承了人类在前200万年中发展起来的传统。然而,利用动植物的技术和由这些技术支撑的社会形态,却发生了根本变化。
“食物生产者”社会_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导论

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大约从1.2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将植物的果实加以播种,并把野生动物驯服以供食用。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文化进一步发展,人类文明曙光初现。

新石器革命,首先是一次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转型,关键是从食物采集转至食物生产。它开始发生在少数区域,后来才铺开到全球。基于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的新石器时代部落,在公元前1万年以后独立出现在世界的不同地区——近东、印度、非洲、北亚、东南亚和中南美,这是一个奇怪而重要的基本事实。由于存在着两个半球(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物理分隔,这就否决了那是新石器时代的技术单纯扩散的猜测,因而只能是在不同地区各自独立地栽培小麦、稻谷、玉米和马铃薯

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转型到新石器时代的食物生产,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一是从采集到谷物园艺(屋旁种植),进而到农耕;二是从狩猎到畜养动物,进而到游牧。到底选择哪一种转向新石器时代路径,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在气候适宜,有充沛降水或地表水的地方,出现园艺和定居村落;在贫瘠得不宜于耕种的草原,牧人和畜群保留了漂泊的生活方式。这两条很不一样的转型路径,一条历史性地发展至游牧社会,如蒙古人和贝都因人即是如此;另一条,尤其是同时进行耕作和驯养动物的情形,则发展为伟大的农业文明,最终进入工业文明。

新石器时代是一连串事件和过程的产物,最终实现了从简单的园艺和畜牧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复杂的“村镇”生活的过渡。最初,一些人群在定居下来,他们在完成向新石器时代的生产方式转型之前还继续狩猎和采集,保存了某种程度的旧石器时代经济。这些定居下来的人群,在有限的区域内用各种办法寻找食物来求生。他们扩大了植物的采集范围,对次等乃至更差的食物资源,如坚果和海产等,也加以利用。他们住在房屋里,开始在屋旁种植,出现了转向在清理出来的小块土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基本经济。在房屋旁种植与集约型农业是不同的,后者利用了灌溉、耕具和畜力,那是后来在近东最早的文明地区才发展起来的。早期新石器时代的人还没有用犁,必要时,他们用大的石斧和石锛清理土地,用锄或掘地棒翻耕地块。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展出一种称为扫荡式或者“刀耕火种”式的农业;土地耕种几年后便被弃荒,待其自然恢复后再行耕种。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库已大大扩充,增加了一些较大的、常常被磨光了的器具,如石斧和研磨石器。动物的角也被用作锄和掘地棒。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居民,开始栽培种植各种各样的植物:在中国北方有稷和大豆,在东南亚有稻谷和蚕豆,在中美洲有玉蜀黍(玉米),在南美洲有马铃薯、豌豆和木薯。栽培种植是一个过程(而非一次性行为),包括浇水除草、移植秧苗、去除害虫等,涉及改良、育种、遗传选择等,由此,慢慢产生了驯化的品种。这些品种要依靠栽培者,同样栽培者也要依靠它们提供更多的生产。以小麦为例,野生小麦极易掉粒,便于风和动物把种子带到其他地方,这在自然条件下是一个有利于繁殖的特性。栽培种植的小麦则不易掉粒,容易收割,但是这样一来,就要靠农民来播种。人类栽培种植改变了植物的基因,植物的栽培种植也改变了人类。从本质上说,农耕文明的出现既是必然也是偶然。一旦开始培植植物,人类便安顿下来,开始固定的村落生活,接着就开始驯养绵羊、山羊和牛。

动物的驯化,是由人类与他们的野生种型长期亲密接触而来的。同栽培植物一样,动物驯化也涉及对野生种型的人工选择、选择性宰杀、选择性饲养。动物对于人类有多方面的价值。有些动物可以把不可食的植物传化为肉类,而肉类含有比植物更多的复杂蛋白质。动物还是长在蹄子上的食物,不怕腐败变质,随吃随取。动物能提供许多有用的副产品,牛、绵羊、猪及其他家畜,简直就是“动物工厂”,它们能生产出更多的牛、绵羊和猪。鸡会下蛋,奶牛、绵羊、山羊和马可以产奶,加工得到的耐存放、易处理的奶制品,如酸奶酪、干奶酪和用奶酿制成的饮料,养活着各大畜牧社会的牧人。后来,粪便也成了有用的动物产品,可以用作肥料和燃料。动物的毛皮则成为皮革和许多其他制品的原材料,而绵羊当然还能生产羊毛——在新石器时代的织机上,最先就是用羊毛来编织织物。动物还被用于牵引和运输。新石器时代仍然极大地依赖植物和动物,那是继承了人类在前200万年中发展起来的传统。然而,利用动植物的技术和由这些技术支撑的社会形态,却发生了根本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