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评论员肖晓琳:观察与思考

电视新闻评论员肖晓琳:观察与思考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0年新闻评论性质栏目《观察与思考》开播,电视新闻评论由此初创,曾为播音员的庞啸在节目中亮相并开口评论。尽管国家的气象蒸蒸日上,但面对那些人们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面对那些令人不能直视的生存困境,他们确实认为自身负有责任,有必要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和自身拥有的话语权来介入、干预、产生影响,至少可以以电视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方式,唤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并尽可能地施以援手。
人文情怀_为时代留声:电视新闻评论员研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一扫雾霾,渐渐步入正轨。电视事业重新起步,新闻成为电视节目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980年新闻评论性质栏目《观察与思考》开播,电视新闻评论由此初创,曾为播音员的庞啸在节目中亮相并开口评论。正如这一栏目的名称《观察与思考》,若回到20世纪80年代的语境,这确实可以称为一个“观察与思考”的时代。在经历多年的思想束缚乃至禁锢之后,中国全方位进入一个思想解放的时期,全面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一个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因此官方积极引导人们放下曾经盛行的那套思想。一批知识分子也站了出来,承担起为人们启蒙思想的任务。这期间曾经掀起关于人的异化与人道主义讨论,也形成了一股席卷神州大地的文化热,曾经有学者把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视为“五四”后第二次思想启蒙运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启蒙精神和担当情怀同样涤荡了电视界,站在今天梳理电视史,回顾电视在20世纪80年代走过的历程,精英话语与启蒙立场是不可回避的两个词汇。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电视新闻节目以及与其相关的新闻评论话语,自然而然地被打上“观察”与“思考”的标记。

诚然,主持《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庞啸并非今天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员,但在那个改革的年代,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他拥有宽广的发挥空间。《观察与思考》开播之时,思想启蒙才开始涌流,虽未到蔚然壮观之势,但话语特征却已经全然不同于80年代之前的政治话语第一乃至唯一的样态。在《观察与思考》节目中,兼有评论任务的主持人庞啸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人”,关注的是百姓日常生活。如《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包产到户之后》《谁是失主》《冯大兴的下场》《一个“不可思议”的企业》等节目,足可以看出关注点的人本取向。第一期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播出之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的观众表示愿意无偿到北京为北京居民种菜,有的观众甚至寄钱、寄种子希望能帮助北京居民。收到这些来信,节目组感到需要给予回答,于是,增加了一期‘答观众问’”[23]。那个时代向上的风貌与高扬的激情影响着节目组,使得他们全心投入节目,力图无愧于时代、不负于人民。“在《观察与思考》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掘电视优势的激情和愿望始终激励着节目组成员,他们大胆创新,拓展言论节目的表现形态。”[24]为此栏目还增设专栏,采访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988年,几经变迁的《观察思考》复播,同样需要在节目中评论新闻的主持人肖晓琳,被称为中央电视台“唯一不会笑的主持人”。她自己说,这其实不是她的个性,主要是因为“每天面对的是一封封的求助信,话题很沉重,需要冷静地思考,我的心情自然也很沉重,哪还能在屏幕上轻松地笑呀!”在贫穷落后地区的采访经历、所面对的人们生存艰难的现实,让她心情凝重,即便在电视屏幕上,也显得是一个“铁面美人”。“在目击了常人难以想象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一面后,肖晓琳怀着切肤之深的爱与痛,投入到工作中。”[25]于此可以看出,肖晓琳依然背负着那个时代的话语特色,抱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百姓生活之艰甚至影响了其屏幕表现。

这些电视人身上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尽管国家的气象蒸蒸日上,但面对那些人们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面对那些令人不能直视的生存困境,他们确实认为自身负有责任,有必要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和自身拥有的话语权来介入、干预、产生影响,至少可以以电视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方式,唤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并尽可能地施以援手。就本质而言,与原生期的电视人一样,他们身上也涌动着时代话语,然而这毕竟是具有人文情怀的时代话语,与禁锢年代迥然不同。同为时代打下的烙印,有的烙印会成为伤痕,有的则成为人性的铭牌。再往后的21世纪初年,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兴起,表面上看来似乎与此期的人本取向别无二致,但用心深究,我们不难看出两者在立场上的重大区别:此期是精英话语呈现,民生新闻潮是大众话语凸显。精英话语要为百姓代言,背后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大众话语则是为自己发声,背后是媒体的技术操作与生存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