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行为研究方法

社会行为研究方法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吸毒行为是一种严重社会不赞许行为,关于毒瘾的戒断和复吸问题一直也是世界公认的难题。这些研究为干预社会不赞许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未来的研究者应主要以社会不赞许行为态度与实际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扩大社会不赞许行为的研究范围,例如青少年的酗酒行为和网络成瘾行为等。
总结与展望_态度与行为: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机制

首先,本书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系统揭示了社会不赞许行为的社会认知特点,深人分析了个体在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一致或不一致状态下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内隐和外显不同的社会认知层面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尝试考察了不同情境下社会行为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对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检验并丰富了关于双重态度理论模型的研究内容,拓展了态度领域新的研究范围,具有理论上的创新价值。

其次,本书主要针对吸毒行为、吸烟行为、艾滋病歧视行为以及攻击行为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吸毒行为是一种严重社会不赞许行为,关于毒瘾的戒断和复吸问题一直也是世界公认的难题。本书从毒品的心理依赖性角度展开探讨,发现吸毒者对毒品内隐的消极性态度低于非吸毒者,从无意识层面为“心瘾”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对于吸烟行为而言,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均持有反对倾向,但吸烟者外显态度的积极程度显1高于非吸烟者,处于矛盾之中;而在内隐层面上,两者反对的程度基本一致。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更好地开展戒毒和戒烟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善工作思路的启示。

第三,本书也针对现实生活中能够引发个人强烈内心冲突的社会行为——不良饮食习惯开展了研究。研究发现,矛盾态度除了具备外显层面的矛盾,也存在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内隐矛盾态度,矛盾态度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与加工方式和内容有关。这些研究的结果一方面扩展了矛盾态度研究的新领域,另一方面对于深人了解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冲突及其对信息加工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第四,通过对艾滋病歧视行为和攻击行为的研究,根据双重态度模型,探讨了态度与行为之间复杂的关系,发现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均可以预测行为。具体来说,对于吸毒这种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严重危害的行为,内隐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更强;对于吸烟这种长期时间会对个人产生严重危害的行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预测作用相当;对于艾滋病这种短时间内会对个人造成严重危害的社会不赞许行为,外显态度会有更强的预测作用。这些研究为干预社会不赞许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五,通过金钱启动对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研究探讨对态度的影响因素,发现阈下启动技术可以改变个体的内隐态度,而对外显态度不产生影响,同一心理层面(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容易发生相互影响,这为态度转变的方法提供了实证支持。

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危害是巨大的,不仅危害个人健康,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扰乱社会秩序,我们通过对社会不赞许行为的理论探索、实证研究和干预,深人探讨了态度的结构及其与行为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社会不赞许行为进行了剖析,为改变社会不赞许行为提供了建议,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希望能提出新的理论模型来预测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在社会不赞许行为即将发生时或发生之初予以有效的干预,将此类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未来的研究者应主要以社会不赞许行为态度与实际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扩大社会不赞许行为的研究范围,例如青少年酗酒行为和网络成瘾行为等。在社会不赞许行为的更多方面更深人地探讨其内部心理机制,丰富该领域的研究,为理论的构建和干预提供更多支持。

针对各种社会不赞许行为的不良影响,根据前面的实验研究结果与理论分析,结合具体的心理干预技术和社会管理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对社会不赞许行为干预进行研究,探索科学规范的社会不赞许行为干预技术和转化模式,为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不良行为干预管理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