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方法不对会怎么样

研究方法不对会怎么样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3.1 相关文献回顾Johnson与Newport和Johnson对不同一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进行了考察。这两项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不同年龄段的二语学习者习得结果差异是否完全能用年龄因素加以解释目前尚无定论,但这种倾向性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目前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我们的研究打算通过考察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冠词系统的情况,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

4.3.1 相关文献回顾

Johnson与Newport(1989)和Johnson(1992)对不同一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进行了考察。这两项研究结果似乎显示,二语习得中确实有一个敏感期(the Sensitive Period)并对最终学习结果产生关键影响。这两项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Bialystok(1997)对Johnson与Newport的数据重新进行了分析,从三个方面对其结论提出了质疑,包括对受试的分组、测试中所涉及的语言结构和测试所使用的任务。根据Bialystok的分析,年幼和年长的学习者语言学习经历明显不同,这可能是造成语言水平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在所测试的语言结构中,一部分结构与年龄呈显著意义的相关,而另一部分则关系不明显。这种差别似乎受到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相关语言结构异同的影响。此外,两项研究分别采用口头和笔头方式,对测试结果也造成了明显的差异。这种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所造成的影响似乎很难用年龄因素加以解释。

尽管不同年龄段的二语学习者习得结果差异是否完全能用年龄因素加以解释目前尚无定论,但这种倾向性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能否从其他角度对这种差异做出解释呢?Bialystok(1997)在报告两项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从儿童与成人认知学习风格选择偏向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这一思路的理论依据源于皮亚杰对知识发展信息处理类型所做的区分。皮亚杰认为有两类认知手段影响知识结构的发展,一类为同化(assimilation),另一类为分化(accommodation)。前者是将新个例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原体系不做改变,后者是指新个例不符合已有的知识体系时对体系本身加以改变。Bialystok强调指出,由于成人已具备成熟的知识系统,处在不断巩固这个系统的过程中,因此倾向于采用同化或延伸(extension)的手段来处理新信息,但儿童则一直处于建立知识系统的状态,因此倾向于采用分化或创建(creation)的手段来处理新信息。

以同化和分化的区分所建立的概念框架可以用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并解释儿童与成人二语习得的差异。Bialystok引述了两项研究(Flege 1992; Werker 1995)说明母语语音系统对二语语音习得产生的影响。这两项研究的数据反映出儿童与成人由于采用不同的认知学习偏向,因而造成习得结果不同。Bialystok主要分析了母语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我们认为,这只是考虑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仅就成人二语习得过程来看,成人的认知学习偏向也应该在目的语语内知识发展方面有所表现,也就是说,目的语语内知识的发展也可能面临知识结构重构问题,而成人所特有的认知学习风格对这一过程也会产生影响。目前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我们的研究打算通过考察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冠词系统的情况,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选择中国成人学生习得英语冠词的过程作为考察对象基于两点考虑。首先,冠词的使用与名词的指称意义有关,而指称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但英语和汉语所采用的表达手段不同,一语知识对二语输入的处理有可能受成人认知学习风格的制约。其次,英语冠词用法本身形意交叉,不同用法习得有先有后,也可能产生已习得知识对新信息处理造成影响的情形。因此,冠词习得中语际影响和语内知识系统的发展这两方面可以使我们方便地窥视成人认知学习风格在输入处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