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立学院之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经典”课程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之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经典”课程建设研究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之学校“课程教育”,则是由教师把人类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内容、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的过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高校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方式,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在改革中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解决。
独立学院之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经典”课程建设研究_转型与发展:独立学院文学与新闻类学科教学转型研讨会论文集

孙柏林[2]

一、何谓“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部在1998年颁发的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3]

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是在自身社会经历中的人文体验和在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素养。它体现于人的外在行为时,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个性品格。故而“人文素质”可分为人文知识修养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一)人文知识修养,是指通过学习获得的比较系统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和艺术的知识;(二)人文精神,是指通过各种人文学科知识的吸收而形成的价值观、道德、气节和思维方式。

人文素质教育(liberal arts,又被称为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等),其终极目标是人格的塑造,也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教学生如何做人,“使其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②,让学生实现从能力(知识)到责任感(教养)的转变,从而关注人类自身生存状态,探究生活的意义,思索人之存在的意义以及追寻这些意义的可能条件。

人文素质教育,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内容,以提高教育对象内在气质,培养其健全人格,塑造其美好人性为宗旨的教育,是一种需要外在启迪陶冶和内在省悟修养的复杂而有机的教育活动。

人文素质教育之学校“课程教育”,则是由教师把人类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内容、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的过程。从课程教育的实际发生方式看,课程在没有内化成学习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方式时,处于信息资源的存在形态。课程教育的实际作用过程,必须是在个体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中被体验和内化,没有这个体验和内化的发生过程,学习就成为一种格外的负担,缺乏实效性。如何实现这种实效性?杜威从教师如何对待教材的角度提出了可能的路径,他认为“教师应考虑的是怎样使教材变成学生经验的一部分, 通过生活经验让教材的知识内容成为学生亲身体验到的思想感悟”[4]。这样,教科书不再是确定结论的书,而是问题发生的书,使书本内容在学习情境中实现内化、达到课程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为何需要“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社会普遍比较功利化,人文素质教育受到冷落,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例如在大学,为工作而学、以学业谋生的教育现状日益突出。这从许多大学生的生活可以管窥一斑:①在学业上,功利性较强,缺乏长远的人生规划。专业成为简单的谋取职业或改变个人生存状况的手段或工具,片面追求专业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选择专业时将就业岗位直接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故而报考会计等专业十分火爆。②在为人方面,不重视个人修养与品德的提升,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多为独生子女,受家人溺爱,产生了自己是世界中心的幻象,以自己主观好恶对待他人。③在处世上,特立独行,高扬个性。如集体意识薄弱,缺乏团队精神,不关心周边环境,不关爱周围的人;对于关系国家民族发展与前途的问题漠不关心,缺乏人文主义世界观、终极关怀的精神。总而言之,这些表现都是指现代大学生比较缺乏人文素质。而近年来频发的大学生恶性犯罪事件,如2010年的“药家鑫事件”、2013年“复旦投毒案”,则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极端体现。

针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各国都在采取各种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另外,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大学,现今专业教育已成为学校的基本任务,但专业教育并不仅仅是“专科教学”,与这种专业相对应的反映该专业的审美、历史、文化等人文素质教育,应是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高校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方式,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在改革中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解决。[5]就课程设置而言,概论类课程对于刚进校的大学生开阔知识眼界,拓展专业之外的知识空间来说是必要的。但与相关的“人文经典”课程相比,概论介绍没有同质人文经典的深度与厚重,难以触及该学科的思想精华,易造成大而不当、泛泛而谈的弊端。[6]从教师方面来说,人文素质课程需要有知识渊博、专业精深、视野开阔、经验丰富的教师来主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目前情况下,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原因,使得人文素质课程只能以概论课的形式,局限于浅尝辄止的介绍,影响了教育效果。

三、“人文经典”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位置

什么是“人文经典”?阅读学专家王余光把经典特性概括为三个方面:影响力(体现作品内容的吸引力)、时间性(一切著作要成为经典,必须经得起时间的历史考验)、广泛性(它所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大家所普遍关心和接受的)。[7]

人文经典形成的有关人类审美的记忆艺术,塑造了我们的精神和性格,构造了我们现在的生活经验,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源。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好好反思人生、反省自己的生命,并理解我们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或是历史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不能问出最深刻、最广泛的问题。我们都需要再来一点人文经典教育才能解决这个问题。[8]阅读人文经典就是与经典“对话”,其有利于增进我们内在自我的成长。深入研读经人文典不会使人变好或变坏,也不会使人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人文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由此可见,“人文经典”是人文素质最集中、最深刻的体现。正是人文经典,塑造了当时代以及后来时代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比如中国传统人文素养,儒家的人文素养来源于“四书”这几本人文经典,而道家的人文素养则因于《老子》和《庄子》这两本人文经典,而禅宗的人文素养则有《金刚经》《心经》和《坛经》等人文经典承载。

在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最重要途径是“课程教育”,而只有以“人文经典”为核心的课程教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这在中国许多高校已达成普遍共识,如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其推出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即人文经典课程),如“‘四书’精读”“《理想国》导读”等。[9]

四、“人文经典”课程在独立学院如何有效开展

近年,国家开始实施高校应用型改革,独立学院如何做好转型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滇池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的独立本科院校,我们的人才培养要与高职高专相区分,不能只培养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不重人文素养。教学理念应实现从单纯的“知识技能教学”转向结合“人文素质教育”的两手同时抓。滇池学院坚持“个性、开放、包容、全面”的现代大学理念,也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更好体现。

我们认为,“人文经典”课程在滇池学院有效开展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其一,“人文经典”课程应体现时代精神发展要求。这要求教师讲授时,不但要解释经典的历史意义,还要突出“古”经典的“今”之用。以人文经典《论语》为例,要甄别古之“礼”在当今是否全部合适,只有适应当今时代精神的才需继承。如“守孝三年”的现代意义是倡导孝道之心,奔丧三日而有孝心亦可。如“儒行”篇中记载的许多生活礼节,现代只需入乡随俗、行为得体即可。

其二,“人文经典”课程应促进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人文经典”课程是专业课程的有效补充,其有利于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仍以《论语》为例,《论语》精读、细读,有利于深化专业课程,如“古代文学史”“古代思想史”“中国文明史”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其三,“人文经典”课程应强调教学育人的效用性。“人文经典”课程,关键在于育人,而不是传授知识。以人文经典《论语》而言,儒学是“成人”之学。学《论语》,主要是学做人。《论语》课程的最主要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变化气质,涵养德性。具体地说,就是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为善,尊重人,负责任,见利思义,做事对得起良心,做一个有涵养、有爱心的人,做一个理性、通达的人,做一个有操守、有独立人格的人。因此,讲授时宜采用情境式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才更为有效。

具体结合滇池学院现状,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经典”课程,宜先从人文学院开始,以“专业选修”课程的形式试行,进而可发展为“专业必修课”,并同时作为“素质选修”课程在全校推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D].教高〔1998〕2号文件,1998.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参见王余光.阅读,与经典同行[N].光明日报,2009-04-30.

[5][美]法里德·扎卡里亚.为人文教育辩护[M].梁栋,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

[6][美]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7]甘阳,陈来,苏力,主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注释】

[1]基金项目:2016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优势特色应用型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2]作者简介:孙柏林,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3]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D].教高〔1998〕2号文件,1998.

[4][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2-123.

[5]参见王余光.阅读,与经典同行[N].光明日报,2009-04-30.

[6][美]法里德·扎卡里亚.为人文教育辩护[M].梁栋,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118.

[7]参见王余光.阅读,与经典同行[N].光明日报,2009-04-30.

[8][美]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4.甘阳,陈来,苏力,主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9][美]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4.甘阳,陈来,苏力,主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