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偏见与刻板印象

偏见与刻板印象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可以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完全不同的行为,例如,女性常常被认为是无能的、操持家务,而担任经理、领导的都是男性,这造成了对女性的偏见。此后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得到较大发展,占据有关认知过程、态度与偏见等方面研究的核心地位。需要指出的是,刻板印象常用于对特殊群体及人群的表述,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如此。
偏见与刻板印象_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一、偏见

每个个体都生活在群体中,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看法和态度,也包括偏见。偏见是人们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对人、事、物的消极认知与态度。大多数情况下,偏见是仅仅根据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而对其形成的一种态度,并且往往是不正确的否定或怀有敌意的态度。换言之,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了偏见,就会倾向于用特殊的方式来评价其成员,而群体成员本身的品质和行为表现如何则显得无关紧要。因此,偏见作为一种态度,它有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的成分。从本质上来说,偏见是个体不宽容的表现,是采用有利于对待其他群体的信息加工方式来对待单个、特定群体的成员。它会以一种自动的方式被触发出来。它可以是内隐的,也可以是外显的,外显的行为表现便是歧视。歧视是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直接指向偏见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性的消极行为表现。歧视源自偏见。

(一)偏见的特性

1.偏见以有限或错误的信息来源为基础

人们常倾向于根据少数人的表现,来推断他们所属群体全体成员的特性,或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而形成对群体的整体印象。例如,到某个城市遭到欺骗,就认为这个城市的人都很坏;听到某个部门有腐败现象,就认为这个部门所有的人都很腐败。

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与人类认知的发展有关,作为节省认知资源,利用刻板印象简化了认识世界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是人类智力成熟的表现。但当这种分门别类被固定化,形成刻板印象时就会导致偏见。

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一个持有偏见的人常常有类似晕轮效应或光环作用的倾向。如果他讨厌某个人,就会倾向认为那个人各方面都不好,也会因为某个人属于他不喜欢的群体,而把附加于该群体所有不好的评价都追加到这个人身上。偏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有过度类化的倾向,会忽视个体差异和主客观条件的差异。比如,生活中觉得某个人很自私,善于利用别人,即使此人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人们也倾向于认为他是通过利用别人才获得的。

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人们具有在资料尚未收集齐全时,就断然下决定的倾向。对人印象的形成也存在过早下结论的情况。特别是负面偏见,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组织信息时会凸显出来。显然,与正面信息比较而言,人们对负面信息有更大的敏感性,这种倾向有一定的大脑神经基础。

(二)偏见的消除

偏见是一种不公平的态度,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么,偏见是否是不可避免的呢?或者偏见是可以被消除、减少的吗?社会心理学家们是个非常乐观的群体,他们回答“是的,偏见可以被减少,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寻找出减少偏见的方法”。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减少偏见的几种措施。

1.熟悉的益处

在美国,许多城市已经像一个社会面包圈:中心是少数民族群体居住区,那里充斥着犯罪;外围是一圈相对比较富裕的郊区居住区,主要是白人和那些成功的少数民族人士居住在那里。不用说,生活在不同区域中的这两大圈人之间接触是极少的。我国城市也正在形成区隔,居住在不同社区中不同阶层的人相互之间同样很少交往。对此,人们提出了接触理论,认为增加不同群体间相互的接触能够减少偏见。

当彼此接触的两个人地位不平等时,相互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形式化、表面化的,因此不能达到较深的了解,容易根据对方的一些外在表现作出刻板的判断。另外,地位不平等的接触还使双方的差异更为明显,反而更加深了沟通的障碍。因此,只有在双方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增加接触,增进彼此的了解,才有利于消除偏见。

2.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我们已经了解到刻板印象对偏见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消除了刻板印象,就会使个体对他人和事物的认知变得客观,从而消除偏见。因此,从认知角度进行干预,消除刻板印象是消除偏见的一种方法。具体可以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完全不同的行为,例如,女性常常被认为是无能的、操持家务,而担任经理、领导的都是男性,这造成了对女性的偏见。如果我们多进行一些宣传,即经理、领导角色由女性来担任,女性形象可以是著名律师、企业家、政治家等,有助于消除对女性的偏见。

3.学会宽容不仇恨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偏见形成的一个原因是社会化因素的影响,儿童的偏见是从他们的父母与其他成人那里、自己的直接经验以及大众传媒中学习获得的。因此,我们必须阻止父母和其他成人把儿童塑造成一个顽固的人,要从小培养孩子公正客观、宽容谦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其次在学校中,学校应当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教育他们实事求是、公正客观,从认知上消除偏见。大众传媒也应该注意宣传内容,不要给人们以有偏见的宣传。

4.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

研究表明,人们现实的态度不是存在于真空中的,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不仅受到他们先前经验的影响,而且受到当前信息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偏见是一种态度,虽然它不易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它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也会因社会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只要我们能够营造平等、互助、良好的社会氛围,制定有利于偏见消除的社会规范,加入社会强制力,以促进偏见的消除。

二、刻板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形成

刻板印象最早由沃尔特·李普曼从印刷术语引入社会科学。此后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得到较大发展,占据有关认知过程、态度与偏见等方面研究的核心地位。常以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对特殊群体与人群所做的社会分类,或隐或显地体现着一系列关乎其行为、个性历史的价位、判断与假定。需要指出的是,刻板印象常用于对特殊群体及人群的表述,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如此。

刻板印象一直被看作是分门别类这种基本认知过程的一个特别延伸,由此人们为事件、客体及经验赋予条理与意义。这一过程本身,就要求将纷繁复杂的现象简单化与条理化,进而将其纳入一般化、标签化的类型中。

苏利文直截了当地指出:“刻板印象是经由社会分类和价值判断过程而形成的。尽管它被用于指涉社会情境和地域,但最常见的是用于对社会群体的表述。”[2]

刻板印象是以某些方式将各种人群解释与确定为总体相似,即遵从与特定的价值,激动与同样的目标,拥有共同个性、气质及其他特征的群体。对其他客体的表述同样如此。刻板印象不可能是公正客观的,事实上经常对客体作负面消极的、简单化和类型化的描述。

李普曼曾指出,刻板印象可以经由四个不同层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形成。这四个层面是:

1.秩序化过程

人们每日处于大量的信息包围之中,终能借由一些分类手段对潜在的混乱加以整理,以此在头脑中形成对社会纷繁事物的有机秩序。

2.删减过程

把大量的细节信息压缩,以便对客体进行简单明了、易于把握的表述。

3.和世界联系的过程

在此人们把特殊社会群体当作是具有一系列可以迅速辨识特性的客体。

4.价值赋予

刻板印象不可避免地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有效地对社会中的各个群体进行分割。

价值赋予与霸权相联系,因为霸权能在人们的头脑中制造出“想象出来的共识”,进而形成“我们”、“他们”的区分[3]

综上所述,刻板印象是以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对特殊群体与人群所做的社会分类,但偶尔会涉及社会情境、地域等其他客体,并且这种社会分类经常是过度概括地把一些消极负面的特性赋予客体。刻版印象和偏见有着很大的共同之处。

(二)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1)一个人的类别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易浮现在别人脑海中,如一个女人的长相越甜美,穿着越女性化,人们越易把她知觉为具有女性特征(如温柔、贤淑)的女人。

(2)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易用刻板印象知觉他们,从而忽略了个人特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经验,到某一饭店吃饭时,有一位穿制服的小姐来打招呼,记下点的菜,送上碗筷、茶水等我们想再多加一个菜时,看着穿梭着的、穿着制服的小姐,都不知刚才那位是哪一个。

(3)当人们意识到对个体的判断不太重要,人们也许不会进一步收集有关个体的信息,而是只用有关群体的刻板印象来认识个体。

(4)当时间紧迫,需快速对他人做出判断时,易使用刻板印象。

(5)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也易使用刻板印象。

(6)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如勃然大怒时,也易使用刻板印象。

(三)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在讲述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前,先分析了解一下人们使用哪些策略来抵制刻板印象的变化,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讲述如何有效地改变刻板印象。

1.人们在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所使用的策略

即使当人们获得了与一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的信息,人们仍然不改变原有的印象。那人们是怎样对待那些不一致信息的呢?

(1)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当人们获得与自己的期望不一致的信息(如一位白人发现与他打交道的黑人并不粗鲁、暴躁)时,就会去找原因。但人们通常把这种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特殊的环境(如是在一个重要的酒会上见到这位黑人的),认为这种信息不是行动者真实品质的反映。

(2)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来。当不一致的信息不能被如此解释掉时,人们就会把一个社会群体进一步分成各个亚群体,如把黑人分成有知识、有教养的黑人与无教养的黑人,然后把不一致的信息归属于其中一个特殊的亚群体,从而保持原有的刻板印象不变。

(3)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人们常认为不一致的信息是从特殊的、非典型的群体成员那儿获得的,而原有的刻板印象是典型的群体成员所具有的,所以更有代表性与概括性,当然也就不需要改变了。

2.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很多学者认为,通过在特定的条件下与一群体中的成员相互交往,就能够减少对此群体的刻板印象与偏见。那怎样的交往才有效呢?

(1)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被归于特殊的环境与时间,要使不一致的信息不断重复,那么,这种稳定的信息就可以被解释为个体内在品质的反映,而对个体所归属的群体的刻板印象就可能改变。为此,人们就需要对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进行长期的、深入的、一对一的交往。

(2)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被归于群体中的亚群体成员,要与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广泛交往,这样,所获得的普遍的不一致信息就会改变人们原有的对此群体的看法。

(3)为了避免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非典型的成员,要与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

(4)由于刻板印象常是自动被唤醒的,又无意识地作为人们判断、评价与行为的基础,所以要想改变刻板印象,人们必须有意识地去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判断。这才是改变刻板印象的根本与前提;否则,即使不一致的信息反复地出现、广泛地出现,人们仍可以熟视无睹,充耳不闻。

国内有关群体知觉的研究已有很多。如韩向明让252名学生与成人在100个形容词中挑出五个来描述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印度人、中国人等。结果得出:我国居民认为美国人是敢于冒险的、思想解放的、不拘小节的、外向的、开朗的;中国人是勤劳的、爱国的、聪明的、吃苦耐劳的、勇敢的等。[4]孙健敏以25对形容词为测云工具,比较了中美大学生对对方的刻板印象。结果发现:美国大学生评价中国大学生是“无攻击性的”、“忠诚的”、“关心别人的”、“聪明的”、“有耐心的”、“害羞的”、“虚弱的”、“消极的”、“保守的”,而中国大学生眼中的美国大学生是“幸福的”、“大方的”、“强壮的”、“干净的”、“主动的”、“吸引人的”、“聪明的”、“自信的”,“幽默的”、“勇敢的”、“不忠诚的”、“自私的”、“富有攻击性的”。[5]另外,韩向明等人还利用县志、文学作品、问卷等来了解人们是如何对山西人的性格特征进行描述的。[6]

【注释】

[1]郑雪:《社会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44。

[2]约翰·费斯克;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新华出版社,2004,321。

[3]Marsha Jones and Emma Jones:Mass media &society,RFSU,2003.

[4]李庆善:《中国人社会心理研究论集·1992》, 时代文化出版社,1993,147~157。

[5]孙健敏:《中美大学生刻板印象的跨文化研究》,载《社会心理研究》,1990(02)。

[6]韩向明、辛志勇、刘丽:《山西人性格特征研究》,载《社会心理研究》,1998 (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