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锦绣之乡”镇湖的刺绣文化产业

“锦绣之乡”镇湖的刺绣文化产业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桑蚕业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镇湖民间刺绣产业的发展。2010年,镇湖刺绣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发的地理标志产品集体商标注册证。上述大事件仅仅是镇湖刺绣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镇湖刺绣业的成长远不止这些。镇湖刺绣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一中心”即指镇湖刺绣艺术展览中心。
“锦绣之乡”镇湖的刺绣文化产业_吴文化与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一、基本情况

镇湖地处苏州的最西部,紧邻太湖,三面环水,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2万左右。由于地处太湖之滨,镇湖的地域和气候条件非常优越,自古以来,人们的副业生产主要从事是种桑养蚕,家家户户都有桑地,所产桑茧农家自备丝车,土法缫丝。桑蚕业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镇湖民间刺绣产业的发展。作为苏绣的发源地,镇湖刺绣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习针巧”。明清时期,镇湖农家妇女主要进行刺绣日用品的生产。辛亥革命后,商品绣日益兴盛,苏州城内绣庄不断增多,镇湖妇女主要负责粗放绣件的绣制。到了民国时期,苏州至西华客运轮船通航,镇湖个体刺绣发放人员逐渐增多。1955年镇湖建立刺绣发放站,专门负责全乡刺绣的发放工作,主要经营被面、台毯、靠垫等外贸出口绣品的加工生产。1972年后,镇湖刺绣站承接了吴县总厂、苏州刺绣厂的生产任务,挑选了技术水平较高的绣女专门建立样品刺绣小组,长年绣制和服和腰带出口日本市场。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镇湖绣女除了“春种秋收”两忙之外,农闲时间专门从事绣品制作,绣品的需求量猛增,镇湖刺绣发放站的绣件供不应求。[1]除了刺绣外,还有近千人从事诸如红木镜架、漆镜架、制镜架等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都为刺绣产业的后续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20世纪90年代之后,镇湖当地的绣娘们陆续外出考察学习,学成后回乡重振家乡的刺绣产业。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镇湖刺绣业不断加快发展步伐。1998年,镇湖刺绣协会成立。1999年,镇湖被江苏省文化厅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2000年,镇湖又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的称号;绣品街开街,费孝通为绣品街题词“镇湖刺绣,一枝独秀”。2006年,绣娘卢福英和同伴们合作完成的巨幅作品《江南三月春意浓》被称为“天下第一苏绣”,现被收藏于人民大会堂江苏厅。2008年,绣娘姚建萍绣制《和谐——百年奥运中华圆梦》在北京2008奥林匹克博览会上展出。同年,“神七”搭载由镇湖绣娘姚惠芬制作的“‘神七’上天刺绣纪念封”上天。2010年,镇湖刺绣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发的地理标志产品集体商标注册证。2011年,镇湖绣品街通过评审成为中国特色商业街。同年,邹英姿首创的“滴滴针法”正式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这是镇湖绣娘在针法方面首次取得发明专利授权。2012年,姚建萍的苏绣作品《英国女王》被英国王室正式收藏,这是白金汉宫首次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2014年7月,苏绣《木槿花开》作为国礼由国家主席习近平赠予韩国总统朴槿惠。同年8月,绣娘王丽华创作的苏绣艺术作品“青铜之韵”系列在香港中国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上市发行。[2]2014年,镇湖街道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苏州市首家。上述大事件仅仅是镇湖刺绣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镇湖刺绣业的成长远不止这些。目前在中国四大名绣中,苏绣的产业化发展势头最好;在全国的刺绣市场中,苏绣占了80%的份额,其中有八成的刺绣产品来自于苏州镇湖。镇湖刺绣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镇湖始终坚持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努力用小绣针绣出大未来。

二、具体做法

(一)着力打造刺绣产业链,创建“一街一馆一中心”

近年来,镇湖在整合刺绣资源的基础上,扩大产业规模,积极构建刺绣发展载体。除了主打刺绣品牌之外,还积极发展与刺绣配套的电脑辅助设计、丝线面料销售、运输、包装、广告等相关产业,着力打造较为完整的刺绣产业链。从宏观上来看,刺绣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一街一馆一中心”三大项目上。其中,“一街”即著名的镇湖绣品一条街。绣品街于1998年建成,通过“化零为整”的策略,把农村分散的刺绣经营整合到了镇区,形成了拥有300多家绣庄集中生产销售刺绣的特色绣品街。该街全长1700米,共有300多个门面,全部按照“前店后坊”的模式建成。绣品街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刺绣工艺品销售额超10亿元,成为集旅游、展览、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工艺美术旅游景区。[3]绣品街不仅具有商业贸易功能,还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2006年,镇湖被国家旅游总局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的称号,其中,绣品街就是最重要的核心景区。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精美绝伦的苏绣作品,还可以探寻苏绣发展的历史印迹,感受其中蕴含的浓浓的文化底蕴。除此之外,镇湖毗邻太湖,风景优美,游客可以远离尘世喧嚣,尽享田园风光。“一馆”指的是中国刺绣艺术馆。该馆毗邻绣品街,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是我国首个大型刺绣展馆,为传承和发展我国刺绣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中心”即指镇湖刺绣艺术展览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以均价3800元/平方米的优惠价出售给镇湖街道的43家经营刺绣的企业。它主要以刺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要功能,集中展示和销售镇湖绣娘的刺绣精品。除了“一街一馆一中心”外,镇湖政府还在规划一个以绣品为主,兼容其他工艺品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实现不同传统工艺门类之间的融合,加快镇湖文化产业集群化的进程。除此之外,镇湖还预备成立一个刺绣专业合作社,相关工作正在筹备过程中。

(二)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创就业环境得以优化

镇湖刺绣产业的迅速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2005年以来,镇湖街道先后制定了《关于刺绣产业发展的产业扶持政策》《镇湖文化刺绣产业发展五年规划》以及《镇湖街道扶持全民创业实施办法》等创业政策。从2005年起,镇湖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5%作为创业基金用于扶持创业。同时,为了优化刺绣产业的创就业环境,政府出资修建了太湖大道,大大改善了镇湖的交通条件。另外,街道还建立了“刺绣市场管理办公室”,投资4000多万元进行绣品街的改造和完善,为镇湖刺绣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镇湖政府充分发挥服务导向作用,营造服务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制度,为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平台。当然,著名的“一街一馆一中心”三大项目的开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悉心规划和资金支持。镇湖政府非常倡导自主创业,除了在各种大众媒体上和宣传栏上进行广泛宣传之外,还善于培育典型人物来引领百姓的自主创业,如先后培育和树立卢福英、濮凤娟等十多个自主创业大师的典型等。另外还通过定期举办培训讲座和刺绣技能培训班等形式充分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4]

(三)加强刺绣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过去,传统的镇湖刺绣主要依靠绣娘技艺的代代传承。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新一代年轻人大都走出农村,进入城市从事其他工作,镇湖刺绣工艺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镇湖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将刺绣人才的培养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首先,镇湖立足刺绣从娃娃抓起,在当地中小学开设了刺绣劳技培训课程,从学习书本知识到进行技艺的实际操练,孩子们从小就增强了对刺绣的兴趣,打下了刺绣技艺的牢固基础,使得传承刺绣文化在孩子们的心底扎下了根。其次,从2006年起,镇湖街道与苏州工艺美院开展了合作,在该学院增设了刺绣专业大专班,定向招收五年制的大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的刺绣技能,并由街道出资提供学费补贴,设立“镇湖苏绣人才”奖学金。再次,镇湖还通过帮助绣娘申报工艺美术职称、组织绣娘外出参加研讨会、对参加国内外展览会的绣娘进行奖励补贴等方法,激发绣娘争先创优的意识,鼓励绣娘进行技术创新。另外,镇湖还加强与苏州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绣娘的刺绣技艺,从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2009年11月15日,海云刺绣研究所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合作的“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实习培训基地绣娘美术培训课程”在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创业服务中心正式开课。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实习培训基地是海云刺绣研究所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首次成功合作,其开设的绣娘美术培训课程也是镇湖街道创业服务中心首届美术培训课程。通过培训课程,绣娘们的素描、色彩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结合绘画的原理绣出了更好的苏绣作品。[5]在家乡政策的吸引下,目前,越来越多从镇湖走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回到家乡从事刺绣产业。他们的加入给镇湖刺绣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蓬勃向上的活力,加快了镇湖刺绣技术创新的步伐。在不远的未来,镇湖还将筹划建造“中国刺绣艺术学院”,招收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学员,进一步培养和引进高端刺绣人才,不断提高刺绣品的审美价值和技术含量。

(四)积极走出国门,努力开拓国外市场

除了开拓国内市场之外,镇湖刺绣还积极走出国门,着力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闪亮的名片。2013年9月25日,由国家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协办的镇湖苏绣丝绸之路“海外行”刺绣艺术展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拉开帷幕。100多幅苏绣精品与镇湖绣娘的精彩表演让与会的19个欧亚国家的21位博物馆馆长们以及来自国内11个省、市的博物馆馆长们赞叹不已。随后,镇湖苏绣丝绸之路“海外行”活动陆续在西安、乌鲁木齐、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伊朗德黑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意大利罗马等城市进行巡演、宣讲、演示和交流。此次活动加强了丝绸文化的对外交流,提升了镇湖刺绣的国际影响力,让中国传统的刺绣文化艺术在“丝绸之路”上重现辉煌。[6]除此之外,镇湖刺绣代表中国文化多次登上国际舞台,展现自己非凡的魅力。在走出国门、开辟国际市场的道路上,镇湖越走越远。

三、经验与启示

(一)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产业链条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镇湖刺绣产业重新整合各种零散的产业资源,着力打造较为完整的刺绣产业链,构建了“一街一馆一中心”的产业集群。尤其是著名的绣品一条街,将原先分散的农村刺绣整合到了一起集中生产刺绣产品,从而形成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刺绣商业街。除此之外,绣品街还充分开发了自身的休闲旅游资源,将刺绣的销售与文化旅游、观光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游客在文化感受和熏陶中加深对镇湖刺绣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刺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可见,现代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打造完备的产业链条,引领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二)加大政府支持,优化创业环境

从镇湖刺绣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任何产业的有效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从相关扶持政策的颁布到“一街一馆一中心”的建设,再到各种创业服务平台的搭建,镇湖政府为镇湖刺绣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镇湖农民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加入创业的队伍,为镇湖刺绣产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因此,各地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地方产业优势,并给予优势产业特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努力为产业的发展创建积极有效的平台,打造特色产业、品牌产业。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服务职能,为本地区的创就业提供更完备的基础设施,营造更有利的服务环境。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水平

不论在什么样的产业中,人才始终是一个核心的生产要素。对于一个产业而言,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一个单向的维度,而应该从多维度入手,不仅要关注当前已有人才技术的提升,还要注重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从而使得人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入。镇湖清晰地认识到人才对于产业的重要性,将人才的培养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不仅立足刺绣从娃娃抓起,而且与当地中学、高等院校等都有密切的合作,着力培养更专业、更高端的技术人才。除此之外,镇湖还通过各种奖励措施鼓励绣娘们争先进行技术创新,走出国门,开阔眼界。

(四)开阔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影响力

通过现代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历练,镇湖刺绣已经初步构建了较为成熟的现代产业模式,无论是在产业集群建设还是在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镇湖刺绣正在构建越发成熟的发展框架。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的海外影响力,镇湖刺绣还非常注重开阔国际视野,多次承办和参加各类国际性刺绣文化艺术节,借此进一步加大刺绣文化的海外交流与文化对接,努力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从而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更多更优秀的镇湖刺绣作品走向世界。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而应开阔视野,放眼世界,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展会,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汲取经验,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思考题】

1.镇湖刺绣为何能在众多刺绣产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2.结合实际谈谈人才培养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1] 民间绣[EB/OL],http://www.suxiuchina.gov.cn/company Info.asp?id=1.

[2] 镇湖刺绣大事记[EB/OL],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4/10/25/022311458.sht-ml.

[3] 朱晓楠,王苏良,吴海亮,钱建康.关注三大问题加快转型升级——苏州镇湖绣品街特色产业调研报告[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2).

[4] 苏州市高新区镇湖街道.小绣针“绣”大未来——苏州市高新区“镇湖刺绣”铸就创业促就业新篇章[J].中国就业,2012(4).

[5]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实习培训基地在镇湖开课[EB/OL],http://www.zhenhu.gov.cn/Company-Detail.asp?module ID=26&keyno=47&id=83.

[6] “苏绣之乡”镇湖启动“海外行”[EB/OL],http://zx.findart.com.cn/10924016-zx.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