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软件建设基本防护原则

软件建设基本防护原则

时间:2022-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一套医疗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后的披露机制,在保护医疗护理人员个人隐私的同时,也不妨碍公共卫生检测与管理的执行。目前,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可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是有效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美国十多个州已通过法律强制采取使用。同时,医护人员要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和防护的重要性,树立普遍

第二章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文化

对于医疗护理职业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国际国内都有大量的论述,尤其是对医疗护理风险和医疗护理安全两者关系的认识,目前仍是国际论坛上讨论的焦点。因此,形成对医疗护理安全问题的全面认识,必须首先认识医疗护理风险问题以及医疗护理风险对医疗护理安全问题带来的影响和两者的关系。在医疗护理风险问题的探讨上,其中以医护领域专家Bonnie Rogers博士提出的论述最为著名,它指出了医疗护理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中可能存在的五类风险,其中包括:感染风险、化学侵蚀风险、环境风险、体力操作风险、心理风险。有护理研究者认为护理安全与护理风险有因果关系:护理风险意识低,护理风险系数高,护理安全系数低;反之,护理安全系数就高,护理安全保障可靠性大。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一套医疗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后的披露机制,在保护医疗护理人员个人隐私的同时,也不妨碍公共卫生检测与管理的执行。英国《职业防护伦理指南》中指出,在以下7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将职业暴露的信息披露:①经过当事人允许;②虽然不能或难以获得当事人的允许,但披露信息是当事人明确的意愿;③法律要求;④如果明确影响了公众利益;⑤为了保卫国家安全或防止严重犯罪;⑥如果可避免严重公共卫生危机的发生;⑦某种情况下为了医学研究的目的,例如,被HIV、HBV、HCV感染的医护人员如果想要继续工作,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和指导意见。

第一节 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基本原则

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部分。前者包括医院的建筑合理、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后者包括思想意识强、制度到位、措施得力等,上述二者缺一不可。

一、硬件建设基本防护原则

(一)建筑

医院建筑总体要求是有利于医院功能的开展,诊疗工作流程最优化,最大限地减少患者、医护人员和其他人员在医院接触病原体的概率,减少交叉感染,减少社会公害,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心健康。医院建筑除了满足一般使用功能外,还要严格达到卫生要求,在选址、功能区的划分、科室的设置、污染源(如污水站、污物站、太平间等)的安排、建筑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均应符合上述要求,且有利于室内通风、采光甚至节能。

(二)设施

医院用于医疗的设施不但应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同时也应满足安全的要求。即医院不仅应具备先进完备的用于患者诊断和治疗的设施和设备,同时还应具备一些保证医务人员健康要求的设施,如通风设备、消毒设备、隔离设备、空气清新设备、洗涤设备等。如笔者去某三甲医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检查室缺少良好的通风装置,这个房间弥漫着浓厚的装饰材料气味以及其他气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而负责检查的医技人员进出检查室不戴口罩。可想而知,医技人员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必然会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

(三)环境

医院环境应符合卫生要求,否则由此所带来的危害将是难以估计的,它可以使医院成为社会上最大的传染源和污染源,使患者和医护人员获得感染和职业中毒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医院环境对医务人员健康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医院大环境的要求 医院环境总体布局要合理;要按照医院特点进行绿化美化,环境要清洁、整齐、安静,保持空气清新无污染;对医院易受污染的区域要定时消毒,并进行灭蚊、灭蝇、灭鼠和灭蟑螂等卫生工作;做好饮水饮食的管理,饮水应达到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饮食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法》进行;污水污物要按国家统一规定进行处理,污水排放要达到国家标准;污物及医疗垃圾必须分类收集,分类处理,要划定专门地点、专门时间、由专人负责处理。

2.医院小环境的要求 医院各部门应按医疗功能要求明确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设立足够的消毒设施,如洗手池、污物间或消毒间;医院的保洁应以湿扫为主;应根据不同科室要求设置病床数,床位之间不宜过于拥挤,保持一定的床位面积;室内应保持空气清新,保证室内采暖、采光、干燥和通风、无辐射及低噪声等。

二、软件建设基本防护原则

(一)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目前,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将该项工作作为强制执行的项目推荐给全美国所有的医院。可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是有效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因不同层次的医疗护理人员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不同,所以教育培训应有针对性。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医院感染、接触危险药品及应急防护措施、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等,方法包括集体宣教、专题讲座,利用板报、画报,运用广播、录像等多媒体。McCoy等研究发现,医疗机构内持续的培训对医护人员坚持防护标准预防非常重要,而标准预防对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作用已被证实。

(二)树立防护观念,规范操作行为

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主张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蔽防护设备,以减少职业暴露危害性,最大限度地双向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医疗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自觉采取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等,养成操作后正确洗手的习惯。日常工作中要有慎独精神、防范意识须落实到每一项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加强自我监控,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规范,做好各类物品的保管工作,医疗废弃物应分类管理,危险品应有明显的标志,输液袋和注射器应设专人收集,集中在毁形设备下处理,以免一次性废物外流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的传播。改变危险行为,如用双手回套针帽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责任心,以避免纠纷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增加安全防护设施,改善医疗工作环境

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完善监测系统,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尽可能完善医疗设备和防护设施,为医护人员提供职业安全保障。加快对安全性好的医疗器具(注射器、输液器等)的研究与推广使用,能有效减少血源性病原体职业的暴露。安全注射装置已问世,如自动回缩注射器、自动变钝静脉切开装置等。据统计,使用安全性能好的装置,能减少62%~88%的锐器伤。目前,美国十多个州已通过法律强制采取使用。医院防护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减少噪声、辐射等损伤;医院工作人员编制合理,恰当安排班次、工作时间,人性化管理,给医护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医疗环境安全,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安全,而且关系到患者的安全,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同时,医护人员要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和防护的重要性,树立普遍预防的职业防护观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时处处注意防范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对身体的损害。

(四)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有效保障医疗护理工作安全

建立健全职业伤害登记制度评定系统,可为控制和预防措施的制订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同时,提高处理事故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并将信息反馈给医护人员,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降低职业损伤。完善保险制度,由个人、单位、保险公司共同建立职业保险,消除后顾之忧。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为医护人员健康体检,对高危科室工作人员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五)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降低职业伤害

Varghese等研究表明,暴露后预防能降低81%HIV感染。可见,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是降低职业危害的有效方法。医护人员应以理性和健康的心态对待职业暴露,采取正确的措施。锐器刺伤后应立即在伤口旁边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反方向及伤口的局部挤压。用75%(750mL/L)乙醇或5g/L碘伏进行伤口消毒。如伤口较深,必要时包扎或缝合。然后向主管部门汇报及登记,进一步检测处理,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评估、指导用药,并加强暴露后心理咨询,有效降低或避免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引起的心理伤害。

(六)使用先进仪器或器具

为减少化学性危害,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器械清洗机、内镜及各种导管清洗消毒机,避免因人工清洗致污水溅入眼里和锋利器械损伤手的事故隐患;购买高效戊二醛,用于腹腔镜、胸腔镜、鼻窦镜等硬镜的消毒(浸泡5~10min);淘汰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消毒剂;手术室安装空气净化的层流设备,废除紫外线消毒、空气熏蒸消毒;配备中心吸引、中心供氧、自动感应开启门等装置,降低噪声的分贝数,避免搬动氧气筒的重体力工作。封装不可高压消毒的器械送供应室环氧乙烷消毒,废除甲醛热熏消毒箱。提倡物理消毒灭菌法,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

为避免化疗药物的危害,宜采取化疗药物集中配制,增加防护措施(如生物安全柜),建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另外,采血可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日常注射使用有安全装置的注射器。

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职业防护原则

(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也就是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仅指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同时也属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范畴。而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也不专指甲类传染病,乙类与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与原有疾病特征有明显差异的疾病,新出现的传染病或疑似病例等均属于重大传染病。如新出现的传染病、各类中毒事件、生活意外事故、自然灾害以及生物恐怖事件。因此,预防和控制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段内的重要任务。

2.特征 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意外性、群体危害性以及危害的严重性等特征;在处理上具有综合性、系统性以及协作性等特征;在发生上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引起两类,后者常与责任心不强有直接关系。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强调的是一种紧急状态。“紧急状态”在各国立法上的定义内涵不尽一致,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public emergency)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紧急状态有以下几个特征: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阻止了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影响了人们的依法活动;必须采取特殊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等。

(二)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

1.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 主要指传染病(包括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区域性流行或暴发流行或出现死亡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后出现群体性异常反应;群体性医院感染等。有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相继发现30多种新传染病,其中有一半左右已在我国出现。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总数的1/3,结核患者占全球总数的1/4,SARS占3/5,性病患者数也正在大幅增长。

2.食物中毒 是指人食用了含有生物、化学有毒物质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引起重大食物中毒的主要毒性物质有农药、鼠药、细菌、有毒动植物(如误食河豚和毒蕈)。据卫生部统计,我国2002年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28起,7127人中毒,138人死亡。

3.环境污染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由于毒物污染水体、大气或由于放射污染等所造成的群体中毒、死亡或其他危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1472万人因此丧命。中国的环境污染总体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据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公布的54个国家272个城市大气污染评价结果,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7个。环境污染波及范围极广,危害严重且影响持久,不但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常可危及下一代。

4.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台风、洪涝等。由自然灾害引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洪水淹没房屋倒塌所致外伤、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恶化等。自然灾害可引发多种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例如饮用水严重污染引起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食物匮乏引起的营养缺乏症及食物中毒、高温中暑等。由此带来严重的、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诸多公共卫生问题,从而产生和激化各种社会矛盾。

5.意外事故 意外事故是指一些重大生产安全或其他重大事件,如煤矿瓦斯爆炸、飞机坠毁、空袭等。这类事件由于没有事先的准备和预兆,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资料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意外伤害事故,约占人类死亡总数的6%,是自然死亡以外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

6.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或死亡 指暂时不能明确原因的疾病或死亡,这类事件由于原因暂不明确,公众缺乏相应的防护和治疗知识,日常也没有针对该事件的监测预警系统,同时由于原因不明致使控制困难,故常常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三)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医护人员的防护原则

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原因的不同,救治的方法和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的措施也各有所异。但总体而言,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护。

1.提高防护意识 由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备突发性、意外性、群体性等特征,故防护意识在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医护人员自我防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自身防护意识,须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其危害要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造成的职业损害。

2.强化医护人员自身的应急能力 应急体系是指在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在短时间内配备的力资和能源,并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的一种体系。应急体系包括应急准备与计划、资源储备、人员调动和应急管理。医护人员的能力和应急意识,对控制灾害蔓延、减少灾害损失和作好自身防护均至关重要。特别是2003年初,面对SARS的突然侵袭,医护人员最初几乎是茫然无措,由于应对不力,导致大量医护人员感染,并使医院成为最大的疫源地和传播扩散中心。这一血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吸取。同时也再一次警示我们,在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重大传染病暴发时,如何正确进行应急处理和自身防护,是医务人员特别是临床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3.建立突发性重大卫生事件的预警系统 做好突发性重大卫生事件的预警,不仅有利于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而且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可以获得一定的时间,从而比较从容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救治患者和自身防护的准备。

4.提高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和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 要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在职培训体制,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培训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传染病疫情培训、中毒知识培训、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知识培训、心理健康培训等。

5.加强传染病防护 预防传染病和救护传染病患者时,医护人员更应做好自身防护。特别是在传染病暴发时,针对传染病扩散和传播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或者隔离易感人群等。医护人员也属于易感人群范畴,应采取以下措施达到防护的目的。如紧急预防接种、药物预防、个人防护技术的应用。

6.调节工作速度,注意休息 合理安排医护人员力量,使医护人员有一定的休息和放松时间,劳逸结合,以增强抵抗力。

第二节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一、防护原则

1.医院内所有区域都应当采取标准预防 所有患者视为潜在感染者,即认为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既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到医务人员,也要预防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2.个人防护用品的标准和使用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用级标准。

3.熟悉各种防护用品的作用和使用技术 包括手套、避污纸、各种口罩、眼罩或面罩、隔离衣、防护服、防水鞋和工作帽的作用和使用技术等。

4.防护对象 不仅要保护医务人员,避免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也要强调防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务人员防护采取的技术不仅针对患者的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患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污染物。

5.预防传染病的防护方法 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与飞沫隔离,能有效地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6.感染区防护原则 进入感染区时要遵循由洁到污的原则,做好个人防护,合理安排工作秩序。

7.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及时处理 以防止其暴露及污染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物品,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与环境间传播。

8.做好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 正确使用各种防护技术。锐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及时放入就近锐器盒内,以防刺伤。

9.预防化学、放射的职业暴露 做好专业培训与教育,建立防护的工作制度和使用防护用品。降低职业安全事件发生。

二、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手段与方法

医护人员要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改变过去那种认为戴手套就是怕脏、嫌弃患者、不敬业的错误观念,若自身没有健康的体魄,又怎能为患者服务呢?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职业防护,保持健康的体能,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具体而言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到如下几点:即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分别对待,直接接触时要戴手套,接触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或医护人员手有破损时,应戴双层手套。排泄物可能溅到面部或身体,还须戴口罩、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或围裙。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要认真用肥皂流水洗手。

1.洗手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操作较多,接触患者的频率高,手污染的机会最多。据国外报道,通过院内洗手可以降低30%的院内感染,经计算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洗手应不少于35次/d。医护人员洗手时应严格遵守洗手原则,每步都要在活水下认真清洗,了解洗手的指征和合格率,加强自我防护,采用七步洗手法:①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②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③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④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⑤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⑥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⑦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根据个人工作环境和其他情况,洗手全过程要认真揉搓双手15s以上。

用肥皂和清洁剂洗手,可使手的细菌减少90%。但是研究表明,用普通手拧式水龙头洗手后,医护人员手消毒后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为77.66%,洗手后用手拧污染的水龙头是造成医护人员手微生物超标的原因。为减少医护人员手的接触,应改为感应式、肘碰式或脚踏式开关,则更理想。洗手后最好用烘干机将双手烘干,或者用洁净的纸巾将双手擦净。

2.手消毒 1939年Devenish就已经指出,手术结束时约有24%的手术者手套有刺破针眼,微生物可以通过针眼进入手术伤口造成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临床上,手消毒的指征是:①护理具有传染性或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患者之后;②接触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如被黏膜、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③接触伤口之后;④护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或者新生儿之前;⑤实施侵入性操作之前。

手消毒一般可选500~1000mg/L有效氯溶液、1~5g/L氯己定溶液、1~2g/L过氧乙酸溶液、1g/L碘伏和5g/L氯己定乙醇溶液等。手消毒的方法和程序应根据其消毒指征而定,如护理传染性疾病患者之后,应先浸泡1~2min后进行洗手;为达到保护性隔离或在侵入性操作之前,则应反之;特殊情况无法按规范要求洗手时,则可用浸有消毒剂的纱布或者棉片擦手。

3.戴手套 大多数情况下,手皮肤表面上的暂住菌可通过洗手而去除。所以,只要洗手保持清洁,可不必戴手套。医护人员的手是接触感染的第一屏障,当预料到手要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物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减少皮肤接触血液。特别是医护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操作,加强防护。虽然戴手套不能防止针刺伤,但可以减少血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感染的机会。操作中,手套破损后要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须立即彻底洗手。在治疗护理操作中抽血、静脉穿刺、伤口换药、料理血液污染的器械、持血标本等须戴手套进行,脱手套后须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4.戴口罩和护目镜 一般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的。戴口罩可以防止吸入悬浮在空气中的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飞沫及飞沫核)。飞沫液滴较大,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医护人员只有在密切接触(一般在1m之内)这类感染患者时才须戴口罩。飞沫核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较长,能长距离传播。所以,医护人员在进入这类患者隔离室时应戴口罩。戴口罩及防护目镜可以阻止感染性血液、体液、碎屑等物质溅到医务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每治疗1名患者应更换1次口罩;N-95口罩或高效过虑口罩(可持续应用6~8h)、护目镜每班更换,12层以上纱布口罩4h更换;使用纱布口罩时,应经常清洗、消毒;口罩变湿后或被血液、体液污染后要立即更换。提倡使用一次性口罩,由过氯乙烯纤维制成的高效过滤口罩的隔离效果较好,但被水汽浸湿之后失效,建议4h更换一次,用毕丢入医用垃圾桶内。要求医护人员戴口罩时,口罩边缘在距下眼睑1cm处,下缘要包住下巴,四周要遮掩严密。不戴时,应将口罩贴脸面叠于内侧,放置于清洁袋内,定期更换。配制化学消毒剂时,要戴口罩、帽子及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进行紫外线照射及紫外线强度监测时,应戴防护眼镜、帽子、口罩,避免皮肤、黏膜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光下。

5.穿隔离衣 在医护人员的衣服有可能被传染性的分泌物、渗出物污染时应使用隔离衣,但进入隔离室的所有人员必须穿隔离衣。一般情况下用洗净的隔离衣即可,隔离衣样式同手术衣,不可用前面对襟的工作衣代替。隔离衣为一次性用物,潮湿后失效,应立即更换。如果病原体可通过水或其他溶液作媒介透过衣服时,必须穿防水隔离衣。

穿脱隔离衣时应遵循正确的步骤。①穿隔离衣:洗手→穿隔离衣并系好颈后领带及腰带→戴口罩→戴手套。②脱隔离衣:解开腰带→脱手套→洗手→脱口罩→解开颈后领带,并将污染面向里脱下,放入污衣袋内→洗手。

脱下隔离衣后,应将其污染面朝内,放在污衣袋内,做隔离标记,运送至洗衣房清洁、消毒处理。

6.个人防护用物 用于防止血液或其他传染性物质接触医护人员的身体和衣物。防护用物种类和数量的选择取决于微生物的特点、所做的操作和接触的类型,离开工作场所时应将防护用物脱去。

配制及注射化疗药时要穿低渗透的隔离衣,戴口罩及手套、圆顶帽、护目镜;操作完毕用清水擦拭操作柜内和台面,脱去手套后用肥皂及流水彻底洗手。洗手是降低污染和防止药液吸收的重要手段。接受化疗的患者,48h内其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都含有化疗药,处理这些污物时要戴帽子、口罩及手套。怀孕的护士应避免接触化疗药物,以免出现流产、胎儿畸形。

7.其他防护用具的使用 除了手套、护目镜、口罩、隔离衣外还可以选择面罩、防水围裙等防护工具,主要用于防止血液或其他传染性物质接触医护人员身体,减少医护人员通过破损皮肤和黏膜感染的危险性。医护人员在操作前要评估被体液污染的危险程度,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急诊科处理大出血的患者要考虑穿防水围裙,气管插管和吸痰时则应戴护目镜和面罩;妇产科医护人员辅助接生时应穿防水围裙,避免羊水喷溅造成的污染等。

8.锐器物处理 所有锐器物的处理均应谨慎,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有被感染的危险,皮肤的创口又是感染的途径。用后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应及时、正确放入专门的容器中。操作后要自己料理用物,以免他人在清理用物时被刺伤。禁止徒手去处理破碎的玻璃,以免被刺伤。禁止直接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者托盘传递;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物立即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

9.免疫接种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增强体质,如预防接种多价肺炎球菌疫苗,注射流感疫苗、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等。

10血渍清理 地面、墙壁、家具上有血渍时不能直接用抹布或者拖把去擦,应先用1∶10的漂白粉水浸润在血渍上10~30min,然后戴手套用抹布去擦,擦后立即彻底洗手。

11.医疗废物的处理 医疗废物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特殊废物,这些废物主要来自患者的生活废弃物及医疗诊断、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它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还含有其他有害物质。如果处置不当,将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对环境造成危害,尤其是废弃的一次性塑料医疗器具,被非法倒卖后制成生活用品,危害极大。因此,如何正确处置一次性医疗废物显得特别重要。有资料显示,日本医疗废物中塑料制品约占医疗垃圾总量的30%,美国占20%。我国每年的医疗废物量达97.8万吨,塑料制品占30%以上。随着人口和医疗机构的增加,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废弃物的产生量每年以3%~6%的速度增长,塑料制品的数量也相应增长。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种类主要有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各种液袋、导管及包装物等。医疗废弃物应放置在专门盛放的黄色垃圾袋和容器中,锐利物品须置于硬质有盖的容器内,由专用密闭运货车送往规定地点进行焚烧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