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疗哮喘的主要给药途径

治疗哮喘的主要给药途径

时间:2022-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全球已有哮喘患者3亿。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其给药途径有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前者主要包括口服和静脉用药,后者主要为吸入给药。哮喘轻度发作时,可口服茶碱类药物,其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虽不及β2受体激动剂强,但对轻、中度病人仍是方便有效的药物。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随后吸入糖皮质激素。

治疗哮喘的主要给药途径

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全球已有哮喘患者3亿。近20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哮喘患病率有所上升,而我国情况相似。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其给药途径有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前者主要包括口服和静脉用药,后者主要为吸入给药。

1.口服

口服给药是诸多给药途径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但其作用较慢,而且药物的作用也会因为肝脏的代谢而大大降低。

口服药后,昼夜的血药浓度稳定,作用持久,尤其适用于控制夜间的哮喘发作。例如口服用茶碱缓释或控释片,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常用的β2受体激动剂口服药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片等,常在口服15~30分钟后起效,维持4~6小时,一般用于轻、中度患者,但是相比较吸入疗法,易产生心悸和骨骼肌震颤现象。

急性发作且病情较重的患者应早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以防病情恶化。一般使用半衰期短的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强的松龙。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大剂量、短疗程用药,病情控制后及时减量、停药,以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及发生皮质类固醇依赖的副作用。对持续口服糖皮质激素应慎重,只有在其他方法无效,且已证实口服糖皮质激素确能减轻病情或减少严重发作次数的情况下方可考虑。少数患者需要较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维持量者,可采用每日清晨顿服或隔日顿服用药,强的松的维持剂量最好≤10mg/天。哮喘轻度发作时,可口服茶碱类药物,其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虽不及β2受体激动剂强,但对轻、中度病人仍是方便有效的药物。

2.静脉用药

静脉用药的特点有:作用快,起效迅速,直接进入血液,避免肝的首次通过效应,故需很小剂量,很短时间达到有效浓度。

静脉用药常用于严重哮喘发作。有些病人病情严重,对支气管扩张药无反应,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十分重要,有时甚至是救命的。对严重哮喘发作(重度)应及早静脉给药,常用药物有强的松和甲强龙,一般短期应用,2~5天内停药。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如连续使用10天以上者,不宜骤然停药,应减量维持,以免复发。

茶碱类药物具有快速缓解支气管哮喘的作用,由于氨茶碱的药物治疗范围窄,因此如静脉给药需要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而临床一般静脉给予喘定,安全性比氨茶碱高,但作用较氨茶碱稍弱。

3.吸入

吸入疗法是指将药物制成气溶胶形式,通过呼吸道吸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吸收迅速、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通过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吸入才能起预防作用。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随后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季节性哮喘发作的患者,可在预计发作前2~4周开始持续、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目前上市的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3种。

常用的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万托林)和特布他林(博利康尼)。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奥克斯都保)、盐酸丙卡特罗、班布特罗(帮备)。

目前推荐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哮喘的方案,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吸入加倍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时的疗效,并可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中、重度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

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和机体状况,遵从医嘱,合理选用给药方法,使更多的人远离哮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