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疗哮喘的中药验方

治疗哮喘的中药验方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支气管哮喘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该病原因复杂,而且很顽固。无并发症者,虽无生命危险,但根治却不易。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此物有毒,用量一定要注意,过量易中毒。麻蒉对于干咳、哮喘有著效,神经痛、妇人歇斯底里之头痛等用之亦佳。若果实成熟则无效矣。又云,胡颓子叶治哮喘,方出《中藏经》,谓甚者亦效如神云。有人患哮喘三十年,服之顿愈。白果平喘之药理未明,但与麻黄并用有协同作用。

治疗哮喘的中药验方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该病原因复杂,而且很顽固。无并发症者,虽无生命危险,但根治却不易。哮喘发作的时候,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头额部出冷汗,颈间静脉怒张,口唇发紫绀,病人因极度苦闷而露惊怖颜貌,面对这样的病人,我们作为医生也很同情。为迅速解除其痛苦,除了注射肾上腺素或麻黄碱等药物之外,用中药制的药烟熏吸法,也能快速地使其缓解下来,况且此病发作往往在夜间睡眠中因哮喘突然发作而惊醒,夜间一时找不到医生,病人可能会承受更多的痛苦,而药烟可以自用,现将笔者的经验介绍如下:

1.药烟的处方

麻蒉一两,曼陀罗花一两;甘草一两,捣为粗末,加火硝少许拌匀,撮少量于碟中,取火点燃熏吸其烟,哮喘即平,或用上药粗末,搓成烟卷(不必加硝),哮喘发作时燃吸几口,效果亦好。

2.内服处方

曼陀罗花一至二分,麻蒉五分至一钱,甘草一钱,麻黄二钱,橙皮三钱,莱菔子四钱,远志二钱。水两杯,煎至一杯,去渣加入冰糖适量,一日三至四回分服。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

注意:曼陀罗花用量不宜过多,须视各人之耐受量,先以极少量服之,不效稍加,以知为度。

本方服后如觉咽喉口腔干燥而咳痰不松时,宜减轻曼陀罗花之量,再加蜜炙桑白皮四钱。哮喘患者如大便秘结时,另用元明粉四钱,瓜蒌仁四钱,同捣和冲入开水半杯,过滤去渣,顿服,以通大便。

【橘泉按】曼陀罗花又名风茄儿、山茄子,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三四尺,叶如茄叶,花为喇叭状,结实如球,外生刺,内含褐色种子,状如补骨脂。其花、叶及种子均可入药,用为镇静解痉镇痛剂,用于支气管哮喘、剧咳及止痛、安眠有卓效。此物有毒,用量一定要注意,过量易中毒。

用量:成人内服每回取曼陀罗花0.1~0.3克,配合甘草、麻黄等用之。因本品有抑制唾液腺的分泌作用,服后咽喉干燥,与甘草同用则可减轻副反应。

又取干燥之花或叶烧烟熏吸,平喘有效。

本品含有菲沃斯碱及莨菪碱等,其性质与颠茄相同,可作颠茄、阿托品等之代用品。

本品不但作烟吸,也可用作内服,但用量宜谨慎。

麻蒉即大麻之雌花,含苞者,嫩时为麻蒉,老熟时所结之果实即大麻仁,俗称火麻仁。

大麻为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俗名黄麻,又称火麻,茎高数尺至丈余,雌雄异株,雄株至七月间茎端叶腋分桠作穗开淡绿色小花,不结果实,亦不入药。雌株则同时茎端叶腋集生数蕾,开时无花冠,由一萼及雌蕊而成,大如黍粒,色绿,即以此嫩萼苞入药。大麻茎之皮层纤维强韧,可供织布制履之用。

大麻雌花之绿色萼苞,有镇静解痉之效。印度大麻为西药大麻酊几、大麻流膏之原料,有麻醉性,用为镇静解痉剂。《中华药典》收载之大麻系用中国大麻,即本品之雌性花、有叶状苞的短茎及尚未完全发育之果,此三者,因所含树脂性分泌物黏合而成之团块,现绿色或暗绿色,有强烈之异味,嗅之则头昏。

麻蒉对于干咳、哮喘有著效,神经痛、妇人歇斯底里之头痛等用之亦佳。此药之优点为用后无便秘及食欲降低等副反应,故与吗啡不同,昔时于不适于用鸦片之症,多以此药代之。唯此药功效有时不太准确,这与采收时期有关。须采集其雌花未熟之果,内含少许白浆汁,外面绿色而臭气强烈,嗅之久,令人头痛者效力方佳。若果实成熟则无效矣。于初秋采取其枝端叶腋之花蕾及嫩叶,干燥后研贮瓶中勿泄气,成人内服用量为每日六分至一钱,煎分三次服。亦可作烟熏剂,燃点熏吸或作烟卷与曼陀罗花合剂尤佳。

麻蒉为雌麻之花,古人不称麻花而称麻蒉者,因其形状不类花且恐与雄花相混,故曰“麻蒉”。

《本草纲目》分麻勃、麻蒉为两条,一说麻勃是雄麻之花,然观其主治“遍身苦痒、逐诸风”(镇静),似系一物而二名也。

3.胡颓子方

胡颓子叶四钱,甘草一钱,水二杯,煎至一杯,一日二至三回分服,治哮喘有效。

【橘泉按】胡颓子为一种常绿树,叶似冬青,表面深绿色而光滑,背面密布褐色和银白色鳞片,其果实为小长椭圆形的浆果,初夏成熟呈红色,味甜可食,颇似小枇杷。此树苏浙乡间很多,又似小牛奶柿,乡民俗称野枇杷。其叶拭去背面之鳞片,炒燥研细或煎汁,用于哮喘有著效。

用量:成人每日用干叶二至三钱,煎汤,二至三回分服,或用焙燥之叶研细粉,每回一克,一日三至五回,温水送服。

李时珍曰,胡颓子叶主治肺虚短气、喘咳,剧者,取叶焙研,米饮服二钱。又云,胡颓子叶治哮喘,方出《中藏经》,谓甚者亦效如神云。

有人患哮喘三十年,服之顿愈。甚者服药后胸上生小隐疹作痒(按:此殆药疹)则瘥也,虚甚者加人参等份,名“清肺散”。

笔者曾试用过本品,确实有效,但实例不多。希望临床医师们做进一步研究。

4.定喘汤《证治准绳》

白果二十一枚(去壳、切碎、炒至黄色),麻黄、款冬花、桑白皮、半夏各三钱,苏子二钱,杏仁、黄芩各一钱半,甘草一钱,水煎,一日二三回分服。

李时珍云:金陵一铺治哮喘,用白果定喘汤,服之无不效者,其人以此起家。其方用白果二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款冬花、制半夏、桑白皮各二钱,杏仁、黄芩各一钱半,甘草一钱,水三钟,煎二钟,分作二三服。

【橘泉按】白果含有成分未明的某种毒素,小儿服食后易中毒,大人则不多见。白果平喘之药理未明,但与麻黄并用有协同作用。上面的复方白果平喘汤,临床上对于支气管哮喘等疾患确有著效。

5.砒石方

(1)冷哮丸,(《全生集》方)治痰饮,经寒即发哮喘气急不能平卧,用江西白豆豉一两,白砒一钱,二味研细,取饭三钱,捣烂入药末为丸如莱菔子大,每服三至四丸,或二至三丸,冷茶送下,童子服之可除根。

(2)紫金丹类证,(《普济本事方》)治多年哮喘,哮嗽,夕不得卧,用砒石水飞五分,淡豆豉三钱(质佳),用水略润少时,以纸挹干研膏,以豉膏和砒同研极匀,如芝麻子大,每服五至十丸,剂量可随年龄加减,临卧时用腊茶清极冷送下,以愈为度。

(3)坦仙皆效方,治齁喘痰积,凡天雨便发,坐卧不得,饮食不进,乃肺窍久积冷痰,遇阴气触动则发也。用此一服即愈,服至七八次即出恶痰数升,药性亦随而出,即断根矣。用江西淡豆豉一两,蒸捣如泥,入砒霜末一钱,枯白矾三钱,丸如绿豆大,每用冷茶或冷水送下七丸,甚者九丸,小儿五丸,即高枕仰卧,忌食热物等。

【橘泉按】砒,又名砷,砒霜即亚砒酸,为砒石升华而成,西药常用者为亚砒酸钾溶液,内服有增进新陈代谢之作用,通常为补血剂,治恶性贫血、白血病等。《贺氏疗学》云,支气管黏膜易于发炎,致患气喘者,此为妙剂,服吸俱可。《万国药方》云,主治湿癣、慢性皮肤病、风湿、疟疾、梅毒、气喘等。

砒霜之用量一次0.001~0.005克,一日量不超过0.015克。

以上三方,均以砒石为主药,豆豉等当为赋型剂。

笔者曾以砒石一与豆豉十之比制成丸药如麻仁大,每粒重约0.03克,成人每回服2~3粒,一日3回,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喘嗽(古称痰饮哮嗽,遇寒即发者)有效。但须注意连服5日后停5日再服。

此方与前数方不同,有改善体质,根治顽固疑难病之功,特提供同志们试用,做进一步研究。

[《北京中医》1953年第2卷第10期18-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