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和心理卫生

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和心理卫生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出生到1岁的儿童心理学上称为乳儿期,此期小儿的心理特征是婴儿与母亲或照顾者之间正在建立起良好的信赖感。乳儿期的心理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研究表明,过早要求孩子自我控制大小便,或采取打骂、斥责来训练,不但训练过程延长,而且容易造成心理创伤。此期小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是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

第三节 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和心理卫生

情景描述

个案1:张女士,由于工作原因,她把7岁的女儿送回娘家,孩子由外婆看护,并特意告诉孩子:“妈妈一周来看你一次,”结果孩子在外婆家见谁咬谁,又哭又闹,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而且半个多月了都不见缓解。

个案2:珊珊是品学兼优的女孩,因为某次单元考成绩不理想,被父母轻轻说了几句,便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从5楼的家里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想一想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心理特征是什么?

相关理论

(一)乳儿期的心理卫生

从出生到1岁的儿童心理学上称为乳儿期,此期小儿的心理特征是婴儿与母亲或照顾者之间正在建立起良好的信赖感。婴儿前6个月物我不分,分辨不出自己身体与外界的区别。6个月左右能把自己的母亲及其照顾者同其他陌生人区别开来,开始认生,并表现出分离性焦虑,不愿与母亲分离,还能从不同的玩具中,挑出其喜爱的玩具。经过父母、家中亲人反复的言语和动作训练,情感的传递,外界的刺激,并依靠自己的感觉器官逐步感知周围事物,认识外界物体,以发展自我意识。因为乳儿正是情绪急剧分化、丰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如能多加关照,对培养健康的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还有,乳儿从6个月起到1周岁,是心理活动急剧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能让孩子多和母亲接触,孩子容易培养良好的情绪;反之,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母爱,孩子就会夜惊、拒食、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发育缓慢。有人还认为,缺乏母爱与成人以后患神经症、精神病心身疾病和病态人格都有关系。乳儿期的心理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三大训练”有益于心理卫生对乳儿进行感官、动作、言语三大训练,对促进其生理功能迅速提高和心理活动健康发展都大为有益。感官训练就是经常给乳儿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器官以适宜的信息刺激。以视觉训练为例,可在乳儿上方的天花板上拉起彩带,晚上悬挂闪闪发光的小彩灯,小床周围布置色彩鲜艳的画片,窗台上摆放鲜花等;这样,当孩子一睁开眼睛,五彩缤纷的丰富刺激就映入眼帘。不过,这些视觉内容不能长期不变,而应变换花样或转动方向来吸引孩子的视线。对6~7个月以后的乳儿,就应经常抱起来让他多看些东西,扩大视野、开阔眼界,使视觉得到更多的训练。再如听觉训练,可以让新生儿出生后就听悦耳的响声和优美的音乐;室内不宜太静,只要不发出噪声,人们的说话声、走路声以及做事情发出的响声等都是对孩子听觉的训练。乳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是口、头、四肢最后是躯体,动作训练应按顺序有计划地进行。例如,对2~3个月的乳儿可做被动体操;空腹时可训练俯卧和渐渐俯卧抬头;对4~5个月的乳儿可在俯卧的基础上训练其四肢运动,并利用玩具逗引或由成人帮助翻身;而后继续训练用手抓握物品、用腿迈步、站立、走路等。有人研究认为,乳儿动作训练不仅有益于大脑发育,也有益于小脑的发展,可使其动作更协调、更灵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言语训练中不应过多用奶头堵嘴以制止孩子哭喊;例如,从3~4个月开始就应面带笑容逗引孩子咿呀发声,从6~7个月开始就用简单词句通过不断重复教孩子说话等。

2.让乳儿饱尝母爱乳儿的“皮肤饥饿”和对母亲的渴望都是很强烈的。父母或其他抚育者都应尽量满足孩子母爱的需要,例如,刚出生的新生儿不宜捆绑起来单独放置在小床里,最好能赤身裸体靠近母亲的胸膛,让新生儿与母亲体肤接触,而且能听到母亲的心跳声。母亲喂孩子吃奶,也不只是满足生理需要,而且还能让孩子饱尝母爱。研究认为,哺乳方式与哺乳者的情绪状态对乳儿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影响,例如,国外有个保育院,采用自动化喂奶的方法,孩子一吸吮奶嘴就能吃奶,结果这样方式养育的孩子情绪很差,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后来增加了保育员,并规定抱起孩子喂奶,每天还必须抱着孩子玩几次,结果情绪有很大变化。如果母亲把喂奶当任务,孩子吃着奶,母亲想着别的事、忙别的事,孩子就只能满足饥饿需要,而情感上得不到满足。要经常逗逗孩子、抱抱孩子,不仅体肤接触,让孩子享受爱抚,有利于培养发展良好的情绪,而且对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3.断奶的心理卫生问题断奶对孩子来说是件大事,常因处理不当而对其幼小的心灵造成重大的精神刺激。比如,有的妈妈为了断奶与孩子暂时隔离;有的突然断一次未断成,又突然断一次,接二连三地给孩子不良的情绪刺激;还有的往乳头上涂辣椒面等,这些做法容易造成孩子情绪不稳、大哭大闹,或者夜惊、拒食,成人后易患神经症。因此,母亲为孩子断奶要有计划地逐步进行,在断奶之前2~3个月里,就应有计划地添加辅食(蛋糕、稀粥等食物),并逐步减少喂奶次数,在1岁至1岁半完全断奶。

4.训练孩子自己控制大小便的心理卫生问题婴儿期的孩子已渐渐能够控制自己大小便,但这也需要成人耐心训练。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说,孩子大小便的自我控制训练不宜过早,以从22个月开始训练为宜。研究表明,过早要求孩子自我控制大小便,或采取打骂、斥责来训练,不但训练过程延长,而且容易造成心理创伤。

5.逗孩子玩的心理卫生问题婴儿虽已开始懂事,但仍非常幼稚单纯,许多行为令人喜爱,成人逗着他们玩耍时,可达到双方的心理满足。但是,在逗着孩子玩的时候,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心理卫生问题,如不要以吓唬孩子的方式来逗孩子,以免造成恐惧情绪等。

(二)幼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

此期小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是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幼儿期小儿控制自己身体及参与环境活动的能力增强,能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同时,小儿言语发展较快,能用言语来沟通情感,表达自己的需要,故有一定自主感。如2岁时表现出明显的违拗性,不听从别人的吩咐或指导而闹“独立性”,爱说“我自己……”、“就不……”,但此时小儿对母亲依恋之情甚深,在解决具体问题和情感方面仍依赖于成人。因此幼儿期心理卫生问题比乳儿更多也更复杂,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点。

1.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珍爱子女是人之常情,但不少人家往往把溺爱与珍爱混淆起来,把孩子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以孩子为核心,娇生惯养、诸事依从,结果容易形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缺乏独立性、怯懦等不良性格特征,将来一旦失去家人的保护,就会变得胆小畏缩、人际关系紧张,再加上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势必要在心理上造成更大更多的挫折。

2.让孩子多多感受和睦家庭的温暖和谐温暖的气氛,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卫生,对形成他终生的道德情操都有意义。相反,有的家庭不和睦,争吵不休,常使孩子无所适从,恐惧不安。研究证明,这样的孩子易患口吃、夜尿症和胃病等。至于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更坏,因为丧父母的孩子常受人同情,而离婚者的子女受人歧视,更不利于心理的正常发展。

3.正确对待和处理幼儿口吃和遗尿症等疾病口吃大多是因幼儿模仿或精神突然紧张造成的,男孩大约有4%、女孩大约有2%患口吃。口吃看起来是“小事”,但对孩子的心理挫伤很严重,往往会形成孤独、退缩、羞怯、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家长要防止孩子口吃,出现口吃后不要讥笑他,更不要打骂他,要鼓励他树立信心,精神放松,慢慢纠正。遗尿症患儿大多是由于精神紧张造成的,也有的是父母对孩子溺爱,不加训练造成的。儿童遗尿后,自己感到不好意思,家长万万不可再施以羞辱或责骂;因为孩子越紧张,遗尿症越难治好,因遗尿而受责打很容易形成孩子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

4.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少、能力不强,许多是非不分,因而出现过失和犯错误都是不奇怪的。对于孩子的过失和错误要心平气和,教育要耐心仔细,尤其要讲道理,不要让孩子心里感到委屈。打骂孩子,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形成不良的品德和人格。批评教育孩子时,父母口径要一致,以免使孩子无所适从,不愿接受教育。

5.支持孩子多做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要让孩子多玩自己爱玩的游戏,要支持孩子与同伴一起玩,成人不必多加干涉。与孩子们在一起玩,就是学习、交际,品尝游戏中的乐趣,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有益的。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幼儿期在心理发展上是个自我中心时期,3岁就可表现出独立愿望,虽然他们本领不大,但往往这要自己来,那要自己干,显得不太听话了;其实,这正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标志,是独立性开始发展的表现,是心理学第一个反抗期。所以,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因势利导,切不可违背规律制服孩子的“强劲”。

(三)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卫生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具有进取精神及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发展勤奋的个性及克服自卑感。此期儿童由于言语词汇的增多和动作的发展,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范围,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好奇和幻想。他们会表现出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希望独自去做某些事情,但他们缺乏知识、经验和能力,常常事与愿违,当小儿的努力与创造性失败时,会极力表现出破坏玩具、弄哭玩伴等。学龄初期小儿认知发展较快,初步能够逻辑地、系统地将规则应用于文化知识上,比较客观地分辨环境与自己的关系。小儿入小学后接受正规教育,学习初级文化知识,十分重视自己勤奋学习的成就,渴望从学校的学习中得到乐趣,将主要的活动方式转为学习,而不再以游戏为满足。他们集体意识很强,不再喜欢父母对他们过分地照顾,而愿意和老师、同学相处,喜欢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和从事活动。

这是由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变为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时期,此期应当注意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做好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处理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可以减少孩子入学后的适应性困难。为此,学校和家庭都应重视这个问题,家长应给孩子做好入学准备,进行入学教育;学校要布置吸引孩子的环境,和蔼可亲地欢迎新生。例如,为了防止孩子发生适应困难,可在入学前提前改变饮食习惯和起居规律,使之渐渐与学校要求一致,尤其要教育孩子热爱学习、向往学校。如果学校能在准备妥善的基础上让幼儿园的孩子到学校参观,给孩子形成个好印象,也很重要。一般说来,愉快的学校生活有益于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如果让孩子把上学视为精神负担,甚至产生“学校恐惧症”势必有害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形成缺陷的人格。

2.不要培养“标准儿童”所谓标准儿童,就是一切听从大人嘱咐,一切按大人意图行事特别听话的孩子。这样的儿童一般是老师喜欢的学生,也往往是父母盼望的形象,其实,这才是有问题的儿童。因为心理上及早过分防卫,一切按成人的指挥办事,一旦没有大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没有独立见解,没有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的孩子常常心理不健康,人格有缺陷,智力发展也受到束缚。孩子有点“淘气”并非坏事,往往这样孩子兴趣广泛,知道的事多,思考问题的路子更广阔,心理发展比较健康,所以教育儿童时应注意让孩子有一定的独立性,只要孩子遵守良好的生活制度、讲卫生、有礼貌、不自私、不说慌,其他问题则不必多加干涉。

3.不要给孩子“加码”有些小学生的课外负担偏重,更有家长望子成才心切,还要额外增加孩子的学习内容,这都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家长也不要逼着孩子去争名次,争分数,分数高低并不能完全显示其智力水平,要鼓励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四)青少年期的心理卫生

整个青年期是个过渡期,就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是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心理的成熟以生理的成熟为前提,并受个体社会化过程所制约。在当前世界性的生理成熟提前的情况下,当然不能不影响到心理的发展。如果以人生观的确立作为心理成熟的标志,那么一般说来只有到了青年中期之末(相当于大学毕业)时人生观才能形成并趋稳定。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二:一是积极面明显突出,但却伴随着消极面;二是自我意识存在明显矛盾。

1.心理发展特点

(1)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由于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成熟高峰,具有充沛的青春活力,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感到没有任何力量能阻碍自己不断前进,表现为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无所顾忌、勇往直前。这种积极的冲动如超过一定限度也会走向反面,成为消极因素。有些青年因精力旺盛,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发挥作用,就会无事生非,进行一些无益甚至有害的活动。

(2)主动积极、勇于创新:抽象思维在这时期有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不仅限于当前直接接触到的,而且能更多地进行间接的判断和推理,并有预见性,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厌恶因循守旧,勇于探索和创新。但有时也会把尚未认识清楚的腐朽、错误的东西当成真理来接受。抽象思维能力较强,但容易脱离实际产生片面性结论,虽善于推理论证,但也可能表现为坚持己见的强词夺理。

(3)类似成人的新需要大量涌现,激起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由于知识阅历增加,交往范围、生活领域的扩大,新需要大量涌现。如:渴求完全独立自主;要求绝对受别人尊重;渴求参加社会活动,关心政治;要求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渴望与同辈人广泛交往,特别是志趣相投的知心友伴;强烈希望获得异性的亲密情意;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望和向往。但是需要产生是无止境的,何况许多要求未必能被环境所许可,即使是合理的需要,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客观具体情况,每当遇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也会对现实不满,或凭冲动而蛮干,一旦受挫又悲观失望。由于富有想象力,也易于陶醉在憧憬中的快乐,而削弱进取心和实际行动。

(4)情绪强烈、情感丰富:情绪、情感和需要是紧密相连的,强烈的需要,也会激起强烈的情绪。他们误以为凡是需要的都是合理的,如不能满足则引起强烈不满;还认为人际关系都应是合理的、公正的,对自己认为不公平的事就特别反感,而且总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度量别人,对自己认为受到不合理待遇的人富有同情心;易被某种宣传影响而诱发激情,并由于认知、判断能力的下降,会发生一些有害的盲动行为;在与异性交往中也会因激情冲动而超越正常友谊界线。

总之,青年人富有理想、向往真理、积极向上,但也往往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和心理上尚处于走向成熟的过程,容易在客观现实与想象不符时遭受挫折打击,以致消极颓废甚至萎靡不振,强烈的自尊也会转化为自卑、自弃,这些如果处理不当都会影响青年的身心健康。

2.青年自我意识的矛盾青年时代自我意识发展,逐渐由儿童少年时代眼光朝外,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变为朝向认识内在的自我。

(1)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青年自尊心强,使许多思想情感不轻易向他人吐露;加以长辈不能正确对待他们,于是在一个阶段里造成青年心理上的闭锁性,闭锁性导致与父母、师长及交往熟悉的人之间产生距离,感到缺乏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心人,进而可能由闭锁性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心理发展使青年度过儿童的他律阶段后进入了自律阶段,青年自认为已经成人,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并往往自以为是。青年人最忌别人不把他当作成人对待,甚至儿童少年的东西都成了他讳避的对象,有人称这种力求摆脱幼稚时代的心理状态为心理上的“第二断乳期”,处理不妥就会导致心身障碍。产生矛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青年实践阅历少,当处于陌生而复杂的情境时,心中无数;另一方面我国青年特别在求学期间在经济上还得靠父母供给,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独立;而且由于既往的意识倾向作用,要想摆脱多年来形成的对家庭的依赖性并非易事,如报考大学、选择就业、择偶婚配等,一般都要征求父母意见。

(3)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求知欲旺盛,对增长知识十分有益,但由于识别能力低,有时会瑕瑜不分,甚至汲取了有害的糟粕。对不理解的东西往往不像儿童那样去询问别人,而且是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自圆其说,因此可能造成一误再误。

(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青年追求所需要的尽快满足,但往往容易感情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世故道理,但却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关系,以致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俘虏,事后又都往往为此追悔莫及、苦恼不已。

(5)幻想与现实的矛盾:青年想象丰富、抽象思维活跃,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当前一时难以满足的需要,往往容易靠想象构思“美妙”的幻境,以“白日梦”来补偿现实。这种幻想或不切实际的“理想”,容易和现实发生矛盾,甚至导致对现实不满,轻者苦闷牢骚,重者可能受不良倾向影响而做出越轨行为。此外,这种矛盾也会表现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自寻苦恼,造成心理平衡的危机。

总之,青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矛盾是复杂的,除以上所述外,还有反抗与屈从、自负与自卑、自信与气馁等,这些都是青年心理不成熟的表现。青春期的精神病高发病率,探其诱因往往是上述矛盾心理加深所致。所以善于和青年交知心朋友,循循善诱,平等、友好地给以指导,对于养成健康心理具有重要意义。此期应当注意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青年认识能力提高,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能进行各种精细操作,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也不断完善,人生观、世界观也逐步形成。这时,他们的活动范围和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同社会联系更加密切,同辈人的相互影响大于父母。父母对子女一般都非常关切,事事关心,处处过问,以致使子女们觉得妨碍了他们的独立,干预了他们的自由。他们不愿再被父母当作孩子来看待,坚持自己理想和判断的是非标准,甚至对在求学、就业、交友、生活各方面的干涉表示反感,轻者不理睬,重则反抗,拒绝家长管教。在道德观念、社会规范方面,不少青年不像儿童时期那样以父母师长为传统表率,他们不愿受社会传统限制,而是在同辈人中探求共同的标准。所以父母在求学、就业、恋爱、婚姻方面要尊重子女的意愿和情感;不适当的干预会导致家庭不和甚至形成代沟。两代人的思想存在差别是正常现象,不可把父母的意志强加于子女,而应交换思想,耐心诱导;青年们也应重视老一辈的经历、经验,从中汲取有用的成分,树立起为祖国、为四化、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

(2)青年虽然自控能力有所增加,但还容易动感情。好交朋友是青年的特点,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友谊观,提高识别是非的能力。恋爱是青年的一个主要问题,恋爱的不顺利和挫折易造成情绪波动或出现不良后果,应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性成熟并不等于人格成熟,适当的推迟恋爱时间,能使他们对配偶的选择更理智些。

(3)青年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有时又过分低估自己,产生自卑情绪;教育青年要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4)青年人虽然认识和思维能力迅速提高,求知欲旺盛,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发展,且有持久的、高度的注意力,逻辑记忆发展,想象力丰富,意志力增强,在理想和抱负的追求中,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表现出顽强的毅力;但是,由于知识经验欠缺,有些设想往往由于没有足够的根据而碰壁,或因动机过强,欲望过高,理想脱离实际遭到挫折而苦恼。因此,要善于引导青年把个人志向、抱负同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优良道德品质、健康心理、完善人格的核心,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要关心青年的身心健康,重视青年心理卫生工作。

(五)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中年期大致从30~55岁或30~60岁,是以躯体和心理从成熟到衰老的变化标志来划分这一年龄阶段的,是由青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也是人生的鼎盛时代。中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都处于成熟阶段,比较稳定,但由于处在社会中坚的地位,并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较大责任,心理冲突和困扰的发生较重、较频,故心理卫生问题更为突出。

1.心理发展日趋成熟一般说来,人到30岁已成家生儿育女,生活方式初步定型,思想也安定下来,不再像青年时期那样充满憧憬,而是满怀信心,脚踏实地创立事业,故称“而立”之年。人到40岁,知识增多,见识日广,认识问题有了相当力度、深度,不再为表面所迷惑,遇事冷静,即使复杂事物也不致摇摆不定,故也称“不惑”之年。至50岁,经验更丰富,学识愈深广,处世更加稳重妥善,故又称“知天命”之年。所以,中年时期是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此外,性格特征基本定型是中年人心理成熟的一大表现,即从以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保持着个人精神状态的平衡,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要,安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担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以及处理学习、工作等矛盾。

2.智力的持续增长和体力的逐渐衰减中年人的单项心理能力虽也是处在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但其全部心理活动能力的总合即智力,仍然在继续发展和成熟。主要表现在能独立进行观察和思维,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趋于稳定,自我意识明确,精力充沛,情感丰富,运动协调,感觉思维敏捷、判断力准确、智能高涨、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旺盛,能适应和把握环境等。中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减,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各种内分泌腺的功能减退,其他系统如肌肉、骨骼、肾脏功能下降,特别是免疫系统能力的降低,给中年人的健康带来了更多的潜在威胁。当进入更年期这个多事之秋,女性还可出现心悸、头昏、潮热、盗汗、过敏性和抑郁特点的情绪变化等身心症状;男性虽不如女性明显,在外貌和功能上也有明显的变化。智力的继续增长和体力的逐渐衰减,会给中年人带来一系列矛盾。如高度的责任感与身心能力不足的矛盾,渴望提高工作效率与内耗的矛盾,希望健康与忽视疾病矛盾等。

3.中年期是诸多矛盾于一身的时期中年期是创业的黄金时期,也是身心负担最沉重的时期,集诸多矛盾于一身;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义务与角色的转换。中年人由于强烈求得成果,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所以需付出艰辛的劳动;这样,就容易导致持续紧张,周而复始地繁忙工作。从家庭来说,又经常为子女的教养、学业、道德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担心;对年迈体弱的老人,需要抚养,有时又无法做好,也常引起伤感。这些繁杂的家务劳动与社会工作的重任,在社会现实中许多矛盾都集中到中年人身上,都可能造成持续、过度的紧张;如不正确的对待和妥善处理,就会严重地影响心身健康。中年期的心理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借助适当的学习和训练手段,保持健康的情绪和心理上的平衡,增进心身健康。积极投身现实的各项社会活动及正当的业余爱好,可以分散、转移或取代消极情绪。

(2)善于用脑与合理用脑: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来指导工作和处理好各种矛盾,不要操之过急。不要让一些无味的烦恼来加重大脑的负担,让大脑的工作和休息符合规律。不要长期熬夜,改变一些不良的睡眠习惯,使生活规律化。

(3)中年阶段性格虽已定型,但仍存在着可塑性:良好的性格应保持和巩固,不良的性格还要加以克服。要去掉虚荣、嫉妒、冲动,培养踏实、克制、有涵养的性格;要改变软弱、孤僻、过分内倾,培养勇敢、坚韧、乐群、开朗的性格,以减少心理矛盾冲突,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4)加强体育锻炼:中年人不能因为工作繁忙或身体健康而忽视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都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改善循环和呼吸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大脑提高工作效率,以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境去工作和生活。

(六)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我国医学界将60岁以后的年龄阶段称为老年期。

1.老年人的特点

(1)生理功能衰退、疾病增加、认知功能老化;老年人普遍感官衰退,智力以不同速度下降,思维迟缓,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减弱,记忆障碍,言语的准确性低,心理平衡能力减弱;情绪不稳,易伤感、易激怒,忧郁悲观,感叹自己大不如昔、力不从心等心理老化现象。

(2)离岗后社会职能和生活环境的转变使老年人的心理面临着新的适应,老年人离开数十年辛勤劳动的环境,往往产生诸多感慨,“离退休综合征”表现突出。常因工作解除、生活清闲而感到空虚,因余力无处发挥而感到惆怅,因离开了工作集体,而形成一种疏远感。家庭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子女的独立门户或丧偶丧子等产生孤独感;老年人还因生活能力下降,社交圈缩小,失去同伴而产生沮丧感。新的生活、新的适应就摆在了老年人面前。

(3)长年积累使老年人的习惯心理、个性独具特点,由于长年累月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使老年人的习惯心理十分巩固,几十年的社会实践也使个性心理特征更加明显。他们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具有突出的个性化,比中年人更具特点,更加定型。他们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习惯和爱好,不赞成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更无法轻易改变。由于习惯心理、定型个性而对一切变化和新事物总是惴惴不安、极力反对,哪怕别人是一份好意也绝不领情、盲目排斥。由于不自觉地坚持自我中心、自我防卫态度,所以对什么都感到怀疑,固执地想保护自己而采取利己的态度和方法,办什么事都优先考虑自己;有的甚至由于怀疑而发展到妄想,总以为别人要谋害自己的生命、钱财,以致心神不安,也有的因此变得抑郁或悲伤,甚至自杀。

2.老年人应当注意的心理卫生问题

(1)提高心身健康水平、增强体质:随着衰老和体弱多病,名誉地位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现实意义了。有健康的身体,行动方便,能随心所欲地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活动,那才是老人最大的幸福。体弱多病,给老年人带来种种躯体不适,如疼痛、便秘、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和睡眠障碍等,可导致焦虑及朝不保夕的不安全感。由于患病、行动不方便,不但与社会交往减少,甚至料理个人生活也很困难。因久病引起某些儿孙的厌烦冷淡;医药费用的开支加重,致使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这些都可增加老人的孤独、寂寞、与世隔绝、悲观失望、自叹自怜和厌世之感。对老人的幸福来说,其健康的自我评价,比实际的健康状况更具重要意义。这种自我评价包括两个标准,即实际健康水平的高低和老人对疾病不适感的态度。自我健康评价高的老年人,其晚年幸福高于自我评价低者,而自我健康评价低的老年人,由于对疾病的过分担心、焦虑、病感增强、对死亡恐惧,整日忧心忡忡,十分不利于老人的心身健康。在老年人心身健康的实践指导中,应实事求是地指导老人正确评价自己的健康,对健康应持乐观态度。

健康的好坏还影响老人的认识活动,健康不良者多有日益衰老和死亡临近感,因之悲观、绝望甚至想早死了事。由于健康不良的影响,老人自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自暴自弃,称自己是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血管硬化,即将火化的“四化”干部,足见其悲观消极的态度。健康对老年人幸福的影响比经济水平的高低更重要。我们发现,虽然是低收入的老人,如其对自我健康评价高,则其晚年的幸福感也高,“乐天安命,怡然自得”。相反,富裕的老人,如对自我健康评价低,虽然钱多,却不一定感到幸福。因此,应加强老年医学的研究,特别是对老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研究,并改善老年人的卫生保健措施,以提高对老年病的防治水平。

(2)维持与社会接触:国内的调查表明,有1/3的老人不愿意退休,健康的退休老人中有50%希望继续工作。老人深感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友谊、精神寄托和生活的动力。老人希望通过新的社会角色身份发展自我实现,以补偿他们的社会活动范围的缩小。1/3的退休老人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活动,兼职兼差,充当顾问,或从事某些与公共利益有关的活动。46.2%的老人认为工作或劳动是为社会尽责,27.1%的老人认为工作会使他们愉快,24.6%的老人把工作视为获得经济补偿的途径。这些统计数字表明,老年人参加社会工作是人生价值观的体现,他们力图摆脱衰老的限制,回归社会,在继续学习、工作和与人交际中摆脱空虚感和孤独感,以求得精神上的充实与愉快;同时,社会对老年人成就的肯定,以及对老年人的尊重,都会增强老年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所以,为他们提供发挥余热的机会,使他们对社会有贡献、有作为,有精神充实的愉快,这是老人心理卫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3)独立支配的经济收入:有无经济收入和经济收入的多少,必然影响老人的晚年幸福和在家庭中的地位。我国目前尚有一大批无经济收入的居民和农民老人,他们依赖子女赡养而没有自己支配的经济权。收入低的老人也会因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影响生活水平。没有经济收入,或收入较低,再加上物价上涨及部分儿女的态度不端,都会造成老人对生活保障的担心,在忧愁中渡过残年;故在老人的心理卫生工作中,应重视改善老人的经济条件,使其能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以维持生活。

(4)家庭和睦:老人的生活有子女体贴照料,有病能及时诊治,经济上有保障,父慈子孝,就会使老人感到温暖,家庭成员间和睦,友爱互助,而使老人备享天伦之乐。有些家庭,尊老传统受到破坏,子女对老人的生活不闻不问,把老人选为勒索和役使对象,老人在精神上备受折磨,出现焦虑、抑郁,并有万念皆空、前景渺茫之感。在这种不愉快的逆境中,假如老伴尚存在,尚可相依为命,互相照应体贴。一旦老伴去世,孤单一人,实难适应这种悲惨凄凉的晚景,所以,帮助丧偶老人在自愿的前提下,重组家庭,对于孤寡老人的心理卫生也是一个主要环节。

(5)生活富于艺术:为了更好地安排晚年生活,提高生活情趣,应持如下原则:①生命在于运动,老人不能太清闲,只要不过分劳累和紧张,生活安排得弛张有度,对心身健康有好处;②爱劳动,从家务劳动做起,也可做些力所能及的社会义务劳动,并体会其中乐趣;③培养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的文化、爱好和条件,自由选择。琴、棋、书、画或栽花、养鸟、钓鱼、体育锻炼等,都可以培养老人对生活的热爱,既可体会人生的乐趣,又可陶情冶志,养生益寿;④多交朋友,在人与人交往中,可以交流思想、抒发感情、互相安慰鼓励、学习交流生活的经验,减少孤独空虚和消沉之感,体会到人间有友谊,无处不温暖;⑤活到老,学到老,要关心国家大事,读书、看报,不断更新知识,有造诣的知识分子,尚可在晚年著书立说,总结一生经验;⑥不可沉溺于某种爱好,通宵达旦地打牌、下棋,或久看电视,自不量力地过劳旅游,都是应当禁忌的。

(6)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老年是许多危机和应激因素集中于一起的时期。老年人和青年人相互比较,会在短时期内丧失更多功能东西,如退休引起的原社会角色的丧失、收入减少、离开热爱的工作和熟悉的朋友、晚年丧偶、同龄亲友相继死亡、体弱多病等,都会给老人带来心情不安,在这些因素的威胁下,会破坏老人的幸福晚年。因此,政府、社会、单位、邻里、家庭及亲友等都应对老人给予关心、安慰、同情和支持,为老人建立起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网,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舆论,满足老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发展老人服务事业,提供老龄食品和服装,改善居住条件,建立老人公寓、老人病院、老人门诊,极大地方便老人的生活和保健需要,以克服衰老所造成的生活不便。不断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老人开辟娱乐场所,在报刊、电视、电台的节目中增添老人所喜爱的内容,指导老人过好晚年生活。此外,还应加强老人的社会保险和法律保护,为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享受天伦之乐,欢度晚年提供社会保证。

(7)从战略观点预测和规划老龄问题:我国人口居世界第一,老年人的绝对数相当于整个欧洲老年人的总数;而且,我国老龄化的进程快,60%的老人分布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文化、精神生活缺乏,社会福利事业还不完善。因此,应从战略的观点进行预测和规划,以解决好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现代社会已形成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等方面紧密联系的动态大系统,越来越要求有关各科专业协同工作,以促进社会发展整体最优化。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从政治、人口学、社会学、生态学、医学和经济学诸学科对老年人的心理卫生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以提出相应决策和措施。

归纳与小结

1.乳儿从6个月起到1周岁,是心理活动急剧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能让孩子多和母亲接触,孩子容易培养良好的情绪。

2.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是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要让孩子摆正在家庭中的地位,让孩子多多感受和睦家庭的温暖。

3.童年期的心理特征是具有进取精神及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发展勤奋的个性及克服自卑感,做好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

4.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二:一是积极面明显突出,但却伴随着消极面;二是自我意识存在明显矛盾。

5.中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都处于成熟阶段,比较稳定,但由于处在社会的中坚地位,并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较大责任,心理冲突和困扰的发生较重、较频,故心理卫生问题更为突出。

6.老年期要注意提高心身健康水平、增强体质,维持与社会接触。

知识拓展

一、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大概包括三类:一种是真空巢,即没有子女,老两口相依为命,或者鳏寡独守空房;第二种是形式上的空巢,目前此类型的老人数量巨大,主要表现为子女在外地求学或工作,或者子女虽在同一城镇,但分开住;第三种是“无形”的空巢,尽管与儿女住在同一屋檐下,但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或者与其存在矛盾,而缺乏沟通。孤独感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危机。这是一种孤独寂寞与思念、自怜和无助交错着的复杂的情感体验,这些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平日里极少与人交往,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单调生活,有人患上抑郁症。究其原因,一是对离退休后的生活变化不适应,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感到冷清、寂寞;二是对子女情感依赖性强,儿女却不在身边,不由得产生了自卑、自怜等消极情绪;三是心境抑郁,行为退缩,这些老人可能本身性格内向,业余兴趣不多,缺乏独立自主、振奋精神、重新设计晚年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二、网瘾

国外心理学家提出的8项自我诊断网瘾综合征的标准如下。

(1)是否觉得上网已经占据了你的身心?

(2)是否觉得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3)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4)如果因事不能上网,是否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5)是否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方法?

(6)是否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上网的程度?

(7)是否因为迷恋上网而面临失学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8)是否在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依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如果你有4项或4项以上表现,并已持续一年以上,那就表明你已患上了网瘾综合征。

三、早恋

(一)青少年早恋行为特点

1.朦胧性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变异性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4.差异性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则关系发展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儿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儿采取主动。男孩儿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儿,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

(二)早恋的类型

1.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2.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3.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4.从众型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处的同年龄群体。

5.愉悦型即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密切交往,往往会给双方带来愉快的体验,这种愉快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密切交往,逐渐转变为早恋。

6.补偿性即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7.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

8.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在当代社会,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体早熟,身体外观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变态心理,这些都会诱发青少年的早恋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