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医大和谐精神八十载薪火相传

上医大和谐精神八十载薪火相传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0年来,上海医科大学一直薪火相传的一种精神,我个人归结起来就是“严谨、和谐”。近年来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而上海医科大学80年历史就一直是“和谐、发展”的历史,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上海医科大学成为我国最负盛名的医学学府之一的重要原因。华山医院作为上海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她对学术精神的执著追求也是与上海医科大学精神一脉相承的。1994年7月获上海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博士学位。

上医大和谐精神八十载薪火相传

张学军

细说起来,我与上医很有缘分。一方面是作为上海医科大学校友,我从1991年成为上海医科大学一名博士研究生开始,我不仅真切领略到上海医科大学的光辉历程,更是真实见证了上海医科大学近十几年来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作为安徽医科大学校长,我校前身是1926年创办的上海东南医学院,去年建校80周年时,我从历史档案中惊喜地发现,在我校建校8周年时,上医创始人颜福庆先生亲笔题写了“八载经营宏兹作育,人才蔚起国利民福”。解放初期东南医学院内迁至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两所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很深的历史渊源,特别是近10年上医为我校培养和输送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为我校发展注入活力。

这两种缘分紧密贯穿、交织在一起,使我对上海医科大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也常常令我非常感动和自豪。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上海医科大学创立之初就确立的立校之魂。80年来,上海医科大学一直薪火相传的一种精神,我个人归结起来就是“严谨、和谐”。近年来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而上海医科大学80年历史就一直是“和谐、发展”的历史,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上海医科大学成为我国最负盛名的医学学府之一的重要原因。

80年来,上海医科大学学风、校风严谨,崇尚学术,是一个真正能够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人才的学府。她不仅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也就是“做人能力”,而后一点我认为对于人才培养而言更为重要。80年来,上海医科大学涌现了众多德医双馨的医学家和教育家,他们不仅是上海医科大学悠久历史和成功教育模式的结晶,也为后来的莘莘学子树立了永久的标尺和榜样,成为上海医科大学历史上最宝贵的财富

在上海医科大学学习实践的三年,是我人生中收获最为丰富的三年。上海医科大学的老师来自五湖四海,风格不同的文化在这里融合和交叉,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有裨益。在我就读博士生期间,印象最深的有两次报告,一次是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顾玉东院士给我们作《如何做好一个医生》,还有一次是在毕业典礼上,时任研究生院院长的彭裕文教授告诉我们,“从上医大毕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用于谋生的基本能力,但是一个真正的“上医大毕业生”更要有创业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汤钊猷校长的科学追求精神,姚泰校长的为人谦和态度对我离开母校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且已经贯穿到我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学术生涯中。此外,研究生院刁承湘等一批老师对学生学习严格要求和生活上慈母般的关怀更是印象深刻。当时研究生院每年都组织研究生进行“博士团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每次都要求我参加,就连毕业的那年,刁老师还邀请我参加到江苏三泰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在校研究生起传帮带作用,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患者服务。这种良好的“以人为本”、“服务人群”的大学文化氛围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医学情操和职业道德。

华山医院作为上海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她对学术精神的执著追求也是与上海医科大学精神一脉相承的。我就读的华山医院皮肤性病科,由我国皮肤性病学泰斗杨国亮教授创建,当时就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皮肤性病学医疗中心之一,时任科主任的王侠生教授秉承学科多年的业务学习制度,每周两次早上七点多钟开始组织全科室医生以及进修生、研究生进行业务学习。虽然有很多医生的家离医院很远,每天必须很早起床,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因为他们追求的就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益求精精神。除了学术气氛浓郁以外,学科的人文氛围也非常好,包括我的博士生导师康克非教授、施守义教授和翁孟武教授在内的一大批知名教授都是典型“遇事严谨、与人为善”的儒雅学者风度,大家凝心聚力、积极向上,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最大可能的动力。在如此优越条件和宽松环境下,我不仅得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思想,更学到了华山医院皮肤性病科的这种诚恳低调的为人风格、不争不抢的平和心态、互敬互通的处世艺术,同时还提高了对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认识。

上海医科大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进一步完善,这些对我后来各个领域的发展历程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上医精益求精、严谨的作风与安医人“奉献、仁爱”的优良传统,造就了我一回到安医大就埋头苦干的创业历程。1994年,我放弃了国外和国内条件优越单位的邀请,毅然回到培养我多年的母校安徽医科大学。当时,安医条件落后,很多方面一穷二白,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利用10余年的时间,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皮肤遗传学研究思路,取得了多项国际原创性成果;科研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学科的发展,皮肤性病学科也发展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也先后担任国际皮肤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J Invest Dermatol杂志编委等。在学校管理领域,从上医大博士毕业至今,我先后担任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副校长、校长,提出“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风学风,着重抓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培养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学校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强强联合,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学校近年来的加速发展已经为世人所瞩目,作为一名时刻关心母校发展的校友,我对母校的和谐明天更加充满信心!过去的80年里,母校虽历经风雨,仍为我国健康事业树立了不朽的丰碑;相信在未来母校更能历久弥新,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和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作者张学军,安徽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安徽医科大学校长。1994年7月获上海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博士学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