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实施现场检伤分类

正确实施现场检伤分类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规触摸桡动脉,如未触及则应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在快速完成现场危重病情评估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脊柱及四肢进行全身系统或有针对性重点检查伤病情。在检伤与分类中必须采取检伤、分类、抢救同时并举的原则。一般在成批患者出现时,应进行现场分类,有利于对各类患者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

任务一 正确实施现场检伤分类

院外急救首先是迅速对周围环境和伤患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急危重患者情况多种多样,难以制定统一的评估程序,但评估的共同目的是要迅速找出在短时间内可危及患者生命的问题。

一、现场评估

为确保工作及时、准确、有效,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为患者进行初步病情评估。

(一)环境评估

1.快速评估造成事故、伤害及突发病的原因。

2.评估对救护者、患者或旁观者造成伤害的危险环境,如对触电现场,应及时做好保护措施,确保安全。

(二)危重病情快速评估

1.意识 判断伤者神志是否清醒。对伤者呼唤、轻拍面颊、推动肩部时,伤者会有睁眼或肢体运动等反应;而婴儿在抽打足跟或掐捏其上臂会出现哭泣。如上述刺激无反应,则表明患者意识丧失,已处于危重状态。

2.气道 保持气道畅通是呼吸的必要条件。若患者有反应但不能说话、咳嗽,出现呼吸困难,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必须立即检查原因并予去除。

3.呼吸 检查者将自己面颊部靠近患者的口鼻处,通过“一看”(看胸廓有无起伏)、“二听”(听有无呼吸音)、“三感觉”(感觉有无气流感)的方法来判断患者自主呼吸是否存在。呼吸存在的患者则评估呼吸活动情况,即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改变,有无呼吸困难、发绀及三凹征。若出现呼吸变快、变慢、变浅乃至不规则,呈叹息样则提示病情危重,如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循环 测量患者脉率及脉律。常规触摸桡动脉,如未触及则应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缺氧、失血、疼痛、心力衰竭、休克时脉率加快、变弱;心律失常则出现脉搏不规则,桡动脉触摸不清,说明收缩压≤10.6kPa(80mmHg);也可观察皮肤有无发绀、花纹出现,了解末梢循环来判断血液循环情况。

(三)现场评估

在快速完成现场危重病情评估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脊柱及四肢进行全身系统或有针对性重点检查伤病情。

1.头部检查

(1)口 检查口唇有无发绀、破损,有无因误服腐蚀性液体致口唇烧伤或色泽改变。口腔内有无呕吐物、血液、食物或脱落牙齿,若发现牙齿松脱或安装有义齿者要及时清除。

(2)鼻 观察鼻腔是否通畅,鼻骨是否完整或变形,有无血液或脑脊液自鼻孔流出。

(3)耳 观察耳郭有无变形,耳道内有无异物,有无液体流出。如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出,则提示有颅底骨折

(4)眼 观察眼球表面及晶状体有无出血或充血,视物是否清楚。

(5)面部 观察面色是否苍白或潮红,额部有无大量出汗。

(6)头颅 注意头颅大小、外形,有无头皮外伤。

2.颈部检查 观察颈部有无损伤、出血、血肿,有无颈项强直,颈后部有无压痛。触摸颈动脉的强弱和脉率,注意有无颈椎损伤,观察气管是否居中。

3.脊柱检查 主要是针对创伤患者,在未确定是否存在脊髓损伤的情况下,切不可盲目搬动患者。检查时,用手平伸向患者后背,自上向下触摸,检查有无肿胀或形状异常。

4.胸部检查 检查锁骨有无异常隆起或变形,在锁骨上稍施压力,观察有无压痛,以确定有无骨折并定位。检查胸部有无创伤、出血或畸形,吸气时胸廓起伏是否对称。另外,通过双手轻轻在胸部两侧施加压力,检查有无肋骨骨折。

5.腹部检查 观察腹部外形有无膨隆、凹陷,腹式呼吸运动情况,以及有无创伤、出血,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或肌紧张,确定可能损伤的脏器及其范围。

6.骨盆检查 可以通过双手分别放在患者髋部两侧,轻轻施加压力,检查有无疼痛或骨折存在,另外观察外生殖器有无损伤。

7.四肢检查

(1)上肢 检查上臂、前臂及手部有无形态异常、肿胀或压痛。如患者神志清醒,能配合体检者,可以让患者自己活动手指及前臂,检查推力和皮肤感觉,并注意肢端、甲床血液循环。

(2)下肢 用双手在患者双下肢同时进行检查,两侧相互对照,看有无变形或肿胀。注意不能随意抬起患者双脚,以免加重创伤。

现场评估应迅速而准确,要求评估者有丰富的救护经验及扎实的基本功,评估伤情时特别强调边评估边救治的原则。

(四)现场评估注意事项

1.护士不仅需要在刚到现场时进行初步评估、计划,还需要不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持续的观察,必要时可重新评估、分类、更改就诊次序。

2.病情危急,现场评估应快捷、迅速。若现场建立静脉通道5~6min仍未成功,不应勉为其难,以免延误转运,要尽快送到高水平的急救中心。

3.对灾害事故的处理,关键是早期对受灾程度、受灾人数及须急诊处理人数进行正确的评估。

4.尽量维持抢救现场的秩序,便于抢救工作顺利开展。

二、现场救护

在灾害事故现场,往往出现患者多、伤情复杂,而人力、物力、时间有限的场面。如何使不同程度伤情的病员都能尽快地得到救治,做好快速正确的分类工作是极其重要的,这将使急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抢救存活率。在检伤与分类中必须采取检伤、分类、抢救同时并举的原则。

(一)现场分检

分检又称治疗类选,是根据紧迫性和救活的可能性来决定哪些人优先治疗的方法,最早用于战场上伤兵的检伤分类。可分为院前(现场)分检及急诊室分检(预诊分诊)两部分。

一般在成批患者出现时,应进行现场分类,有利于对各类患者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现场救护时,按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采用彩色笔或胶布在患者前额标记数字以示病情和数量,也可用彩色标牌置于患者颈部、前胸、手腕等易见处。

临床用红、黄、绿、黑不同颜色的伤情标记。

1.轻度 标记为绿色。此类患者病情较轻,意识清醒,对检查能积极配合,反应也灵敏,基本生命体征正常,一般采取对症处理即可。

2.中度 标记为黄色。此类患者病情介于轻伤与重伤之间,只要短时间内得到及时处理,一般不危及生命,否则伤情会很快恶化。

3.重度 标记为红色。此类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如窒息、大出血、严重中毒、休克、心室颤动等。

4.死亡 标记为黑色。此类患者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心搏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二)急救区的划分

在现场有大批患者时,为了抢救工作有条不紊,一般将急救现场划分为4个区。

1.收容区 患者集中区,在此区给患者挂上分类标牌,并提供必要的紧急复苏等抢救工作。

2.急救区 用来接受红色和黄色标志的危重患者,并在此做进一步的抢救工作。

3.后送区 用来接受能自己步行或病情较轻的患者。

4.太平区 停放已死亡者。

(三)现场常用救护技术

在进行现场初步体检后,护士遵医嘱,配合医生对伤者实施救护措施。

1.协助伤者采取正确的体位 一般重症患者取仰卧位。意识丧失者,取仰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或呕吐物误吸。需要心肺复苏者,取去枕仰卧位,身体下垫硬板或躺卧于坚实的平面上。胸部外伤合并呼吸困难者可取半卧位。

2.维持呼吸功能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给予氧气吸入。

3.维持循环功能 心搏呼吸骤停者,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4.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以静脉留置针为宜,能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保证抢救药物及时进入体内。

5.外伤处理 对于各种外伤,针对性的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

6.对症处理 对于各种急症,可采取相应的降温、止痛、止咳、止喘、止血、引流、解痉、解毒等救护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