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以物伤性

不以物伤性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不以物伤性”。然而如今社会中的有些人并不是如此,以网络游戏的玩家为例,若只是“使物”达到纾解一下压力的目的,自然无可厚非,然而不少人则会选择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最终沦为游戏的附庸,乖乖付钱买装备,蹉跎自己的似水年华。只有当我们做到不以物伤性,或许就是智慧的时代,我们只会直登天堂,而非直下地狱。

不以物伤性

文/徐 珵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说的是人们在物质世界中应当掌握控制事物的主动权,不应该被一个东西牵着鼻子跑。再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不以物伤性”。

关于人之本性是善是恶之争,从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开始延续至今。今天我们暂且不去评判对错,但是我们发现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外在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何为外在环境?这就是指我们生活的这个物质世界。我们应当运用我们的大脑,放开眼光更好地驾驭事物。居善渊,则学会近朱者赤;处淤泥,则要学会处其中而不染。莲就是如此,成为了花中君子;人若是如此,想必也能成为人杰。

然而如今社会中的有些人并不是如此,以网络游戏的玩家为例,若只是“使物”达到纾解一下压力的目的,自然无可厚非,然而不少人则会选择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最终沦为游戏的附庸,乖乖付钱买装备,蹉跎自己的似水年华。原想“使物”,却最终为“物”所使,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的自我放逐。不仅有虚拟的网络游戏奴役当代人们的身心,名利心也是如今许多人不能摆脱的桎梏。为了利,钱江三桥的建设者、管理者们造出了屡修屡坏的豆腐渣工程;为了名,肖传国雇凶袭击“打假斗士”方舟子追求名声和财富本身无可厚非,可“君子爱财”也应“取之有道”。人成为金钱、名望的“奴隶”,他们都是为“物”所使的典型。究竟是什么使如今的我们频频在物质中迷失自我呢?在我看来,精神生活的空虚和精神文化的贫乏是导致我们“为物使”的根源。因为无所事事,因为无法在现实的世界中获得认可,所以许多人沉湎于网络,以此消磨时间,享受冲过一关又一关的成就感,填补精神的空虚。因为精神财富的缺乏,转而追求更为实际的现实物质财富,最后不可自拔。我觉得这就很能够解释如今的人们“使物”更变成“为物使”的原因。

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必须要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通过阅读一些经典,丰富自己的文化学识,提升个人的品格。多参加一些有益于健康的体育锻炼,通过运动同样可以收获满足感与成就感。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曾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来形容法国大革命背景下的时代。我想这句话在如今也依然能引起共鸣,我们生活在物质充沛的时代,相对于物质匮乏时期,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当我们沉迷于物质之中,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只有当我们做到不以物伤性,或许就是智慧的时代,我们只会直登天堂,而非直下地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