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细菌的生长现象

细菌的生长现象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可表现为混浊、沉淀和菌膜。无鞭毛的细菌无动力,只能沿穿刺线生长,周围培养基仍澄清。不同细菌形成的菌落不同,根据菌落可初步鉴定细菌。细菌溶血现象分为α溶血、β溶血和γ溶血。水溶性色素使菌落及周围培养基染色;脂溶性色素仅使菌落本身产生颜色变化。

五、细菌的生长现象

将细菌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经35℃18~24 h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现象。

(一)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可表现为混浊、沉淀和菌膜。①混浊生长:细菌在液体培养基扩散生长,培养基呈混浊状态,如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②沉淀生长:少数成链状排列的细菌在液体培养基生长后沉淀于管底,如链球菌、炭疽杆菌。③形成菌膜:专性需氧菌在液体培养基生长时浮于液面,形成菌膜,如枯草芽胞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二)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有鞭毛的细菌具有动力,可做定向运动,除沿穿刺线生长,还可向四周扩散生长,使穿刺线模糊呈云雾状混浊。无鞭毛的细菌无动力,只能沿穿刺线生长,周围培养基仍澄清(彩图11)。

(三)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后形成菌落。菌落(colony)是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经分裂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当进行样品活菌计数时,以在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数间接确定活菌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表示。不同细菌形成的菌落不同,根据菌落可初步鉴定细菌。

1.菌落特征的观察观察菌落主要从其大小(直径以mm计)、形态(圆形、露滴状、菜花状、不规则状等)、突起或扁平或凹陷、边缘(光滑、波形、锯齿状、卷发状等)、颜色(红色、灰色、白色、黑色、绿色、黄色、无色等)、表面(光滑、粗糙等)、透明度(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等)、黏度等方面进行观察。

2.菌落的类型①光滑型菌落(smooth colony,S型菌落):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初次分离的细菌多为光滑型菌落。②粗糙型菌落(rough colony,R型菌落):菌落表面干燥、粗糙、边缘不整齐。R型菌落多由S型菌变异而成,但也有少数细菌新分离的菌株即为R型,如结核分枝杆菌、炭疽芽胞杆菌。③黏液型菌落(mucoid colony,M型菌落):菌落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菌落之间有融合倾向,多见于有厚荚膜或黏液层丰富的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

3.与鉴定细菌有关的菌落特征

(1)溶血:在含有血液的培养基中,不同的细菌破坏血细胞的程度不同。细菌溶血现象分为α溶血、β溶血和γ溶血。①α溶血:又称草绿色溶血,菌落周围出现草绿色溶血环。②β溶血:又称完全溶血,指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③γ溶血:既不溶血,菌落周围亦无变化,不形成溶血环(彩图21,彩图22,彩图23)。

(2)色素:细菌产生的色素分为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水溶性色素使菌落及周围培养基染色;脂溶性色素仅使菌落本身产生颜色变化。常见色素颜色有绿色、金黄色、白色、橙色、柠檬色等(彩图16,彩图17,彩图35)。

(3)气味:有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特殊气味,如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生姜味、厌氧菌产生腐败臭味、变形杆菌产生巧克力烧焦的臭味等。

(乌仁高娃)  

思考题

1.简述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

2.细菌生长曲线有何意义?

3.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

4.简述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方式。

5.细菌分离培养的目的是什么?可采用何种方法 达到细菌分离培养的目的?

6.如何观察细菌菌落?与细菌鉴定有关的菌落特征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