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觉小孩身体发热测体温正常

感觉小孩身体发热测体温正常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以皮肤、皮下脂肪变硬,兼有水肿为特点的一组症候群,又称新生儿硬肿症。多于生后1周内发病。1.治疗 治疗原则为正确复温,防止复温后休克及肺出血;合理供给液量及热卡;积极去除病因;加强监护,维持脏器功能,防止脏器功能衰竭。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②有肺出血时应及早气管内插管,进行正压通气治疗。③及时处理肾功能障碍和DIC。

第五节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概述】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以皮肤、皮下脂肪变硬,兼有水肿为特点的一组症候群,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1.病因 主要由寒冷、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严重者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大,易于散热,体内储存热量少;新生儿寒冷时缺乏寒战反应,主要靠棕色脂肪代偿产热,但代偿能力有限,在早产、低体重、小于胎龄儿更明显;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成人3倍),熔点高,低体温时易于凝固出现皮肤硬肿;严重感染、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热卡摄入不足,加之缺氧又使能源物质的氧化产能发生障碍,故产热能力不足,即使在正常散热的条件下,也可出现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严重的颅脑疾病也可抑制尚未成熟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散热大于产热,出现低体温甚至皮肤硬肿。低体温及皮肤硬肿,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淤滞,引起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如低体温持续存在和(或)硬肿面积扩大,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加重,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

2.临床特征 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环境温度过低,保温不当;严重感染史;窒息史;产伤,畸形;摄入不足或能量供给低下等。多于生后1周内发病。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本病的主要表现。

(1)低体温 新生儿低体温指体温<35℃。轻度为30~35℃;重度<30℃,可出现四肢甚或全身冰冷。低体温分产热良好与产热衰竭两种不同的情况。产热良好者腋温>肛温;产热衰竭者,腋温<肛温。

(2)皮肤硬肿 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似橡皮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分布,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动,胸部受累可致呼吸困难。

(3)多器官功能损害 轻者器官功能低下。表现为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减慢,也可出现呼吸暂停等;重症可出现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4)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规、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肌酐、DIC筛查试验。必要时可做心电图(ECG)及X射线胸片等。

3.诊断标准及分度 有保温不足或可诱发本病的疾病;有体温降低和皮肤硬肿即可诊断(表2-3)。

表2-3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病情分度

img3

注:总分0分属轻度,1~3分为中度,4分以上为重度。硬肿面积可按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计算。

【防治】

1.治疗 治疗原则为正确复温,防止复温后休克及肺出血;合理供给液量及热卡;积极去除病因;加强监护,维持脏器功能,防止脏器功能衰竭。

(1)复温 对低体温患儿是治疗关键。通过提高环境温度(减少失热或外加热),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

1)若肛温>30℃,腋温-肛温(TA-R)≥0,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h内可恢复正常体温。

2)当肛温<30℃时,多数患儿TA-R<0,提示棕色脂肪耗尽,少数患儿TA-R≥0,但体温过低,靠棕色脂肪自身产热难以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但只要肛温<30℃,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h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TA-R<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故此时也应采用外加温使体温回升。

若无上述条件,也可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火炕、电热毯或母亲将患儿抱在怀中等加热方法。

(2)热量和液体供给 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10kJ/kg(50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kcal/kg)。喂养困难者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体量按0.24ml/kJ(1ml/kcal)计算。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体温低时静脉注射葡萄糖的速度宜慢,一般为每分钟6~8mg/kg;体温恢复后可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加快输注速率。

(3)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①有微循环障碍、休克者应进行纠酸、扩容治疗。早期心率低者可给血管活性药多巴胺,每分钟5~10μg/kg静脉输注或和酚妥拉明每次0.3~0.5mg/kg每4h一次,山莨菪碱(654-2)每次0.5~1mg/kg,15~20min重复一次。②有肺出血时应及早气管内插管,进行正压通气治疗。③及时处理肾功能障碍和DIC。

(4)其他治疗 根据并发症选用适当抗生素防止感染;给予其他对症处理。

2.预防

(1)避免早产、产伤和窒息等,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各种疾病。

(2)尽早开始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

(3)注意保暖:产房温度不宜低于24℃,生后应立即擦干皮肤,用预热的被毯包裹,有条件者放置暖箱中数小时,待体温稳定后再放入婴儿床中,若室温低于24℃,应增加包被;小早产儿生后应置于暖箱中,箱温为中性温度,待体重>1 800g在室温下体温稳定时,可放置于婴儿床中;在转院过程中应注意保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