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受分析的第一类方法:

感受分析的第一类方法: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凌乱感,他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感受识别,意味着暂时把注意力从评价、行动等我们常用的应对方式转到引起思考和行为的感受上。当面对一间凌乱的屋子时,去发现内心那种不舒服的感受,这就是感受识别。如果他说“我感觉很乱, ”这就有感受的成分了。接近感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的感受往往是多种感受的组合,感受分解,是在感受识别和比较的基础上,分

感受分析的第一类方法: 感受解析

1.感受识别

感受识别,就是发现念头背后的感受。

一位来访者走进一间凌乱的咨询室,对咨询师说: “我感觉这间屋子很乱。 ”这种凌乱的感觉或许会让他进而说: “你怎么可以在这么乱的屋子做咨询呢?”然后他也许拔腿离开咨询室。如果让他回忆一下他在这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他会说,他看到了一间凌乱的咨询室,觉得咨询师不应该如此漫不经心,就拔腿离开了。

这位来访者能回忆的心理活动,是他的注意力投注的地方。他看到了一间凌乱的屋子,产生了一个念头(咨询师怎么可以如此漫不经心?) ,然后做出了行为(走出屋子) 。他所能回忆的,基本上就是这件事让他产生的强情绪感受(生气,或者愤怒,或者挫折感) 。

但是在每个念头背后还有更为丰富的东西,他之所以会对咨询师产生消极评价,乃因这间屋子唤起了他的“凌乱感” 。他虽然说“我感觉这间屋子很乱” ,但他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评价性的念头上,然后做出行动,离开屋子。对于凌乱感,他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它在身体的什么位置呢?

感受识别,意味着暂时把注意力从评价、行动等我们常用的应对方式转到引起思考和行为的感受上。当面对一间凌乱的屋子时,去发现内心那种不舒服的感受,这就是感受识别。

在咨询中,当一个人说: “这间屋子太乱。 ”这只是一个想法、念头。如果他说“我感觉很乱, ”这就有感受的成分了。如果咨询师问: “乱是什么感觉?在你身体的什么部位?”很多来访者就会感到莫名其妙。接近感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治疗中,来访者能够说出“我感觉很乱”而不是“这间屋子太乱” ,就是一个进步,如果来访者能进一步说出“乱”的躯体感受(例如,在头部,有麻胀的感觉) ,就是更大的进步。这个过程是后面进行内感体察练习的基础。

2.感受比较

感受比较,是对比不同的感受,比较感受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这是一种把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结合运用的方法。

上文提到的那个试图离开“凌乱的”咨询室的来访者,在生活中,自己屋子的凌乱程度比咨询室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面对一间有点凌乱的咨询室,却为何不能忍受?咨询师问: “你在凌乱的家里和凌乱的咨询室里,两种感觉对比起来如何呢?”这位来访者说,面对凌乱的咨询室,会比在家面对凌乱的场面有更为强烈的感受。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咨询师用如下方式提问,通过在不同的感受之间进行比较以获知来访者的更为准确的感受。

咨询师: 如果你去别的公司谈一个项目,而对方在一个类似眼下的咨询室这样的凌乱程度的办公室里接待你,你对它的凌乱有什么感受?

来访者: 虽然不像家里的凌乱那么容易被我忽略,但是还好,毕竟我关注的是生意能否做成。

咨询师: 那么你来咨询室也是为了咨询,为何它凌乱与否对你那么重要?

来访者: 我去过的咨询室都是很整洁的,就像宾馆一样。

咨询师: 像宾馆一样,而不是像办公室一样,为什么咨询室要像宾馆呢?

来访者: 我忽然想起了“宾至如归”这句话,整洁的宾馆有一种放松的、家的感觉。

咨询师: 可你自己的家不像宾馆;而且,如果你在宾馆里有个房间,你会总是保持整洁吗?

来访者: 嗯——哦,我不会,但我第一天住进去的时候,要的是那种“没被别人动过的”的感觉。被自己弄乱的房间,毕竟还是自己的。

通过以上在感受层面的比较,我们能发现,来访者希望这间咨询室是属于他个人的,至少在他接受咨询的时段内如此。凌乱的咨询室让他(无意识地)感到他人——在他之前的来访者或咨询师自身的私人属性——的存在。这让他难以体验“宾至如归”的感受,也就不容易敞开自己。换言之,在咨询室里,来访者试图展开自己,此时他的自我延伸到了整个咨询室(当然也包括咨询师) ,咨询室的凌乱扰动了来访者的自体。而来访者去他人的公司里谈工作,即使对方办公室场面凌乱,那毕竟是“别人的办公室” 。

通过感受比较,我们能够理解驱使来访者离开咨询室的并不是客观的凌乱性,而是一个试图敞开自己的敏感的个体的不安全感。从这里我们也就触摸到了来访者人格的一部分基本特征。

通过感受比较,咨询师可以明确感受的内容,感来访者所感,来访者也能够通过这个过程对自己的感受有所把握。此外,感受比较也可用在面质中。下面是一个基于感受比较的面质的例子。

这位来访者是一位无微不至的父亲,自他儿子出生起,他就决定做一位“慈父” 。不论孩子做什么,他几乎从不批评。来访者为孩子考虑得非常周到,从衣食住行、行为举止到理想前途,他都点点滴滴为儿子考虑、安排。这个孩子的母亲忙于自己的事业,对孩子严厉苛刻,动辄批评。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对父亲非常依恋,言听计从,按照父亲的要求努力读书,一直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但是到了高三这一年,孩子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离开了父亲给他安排的学校,离家出走了一段时间,回来后坚决不去上学了。这个父亲觉得自己十几年的培养毁于一旦,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孩子的母亲身上,认为是她的教育方式毁了孩子。

孩子的母亲不能说没有责任,但这位父亲其实也难辞其咎。咨询师与来访者有如下一段对话: 

来访者: 我从来都不批评他,骂他,都是耐心说服,都是为他好,要换成别的父亲,早一个巴掌打过去了!我都是替他着想……我小时候,我爸可不这样……我反驳一句,他伸手就给我一个耳光……

咨询师: 其实您对待儿子的方式跟您父亲也差不太多。

来访者: 我不一样,我不会不由分说一个巴掌就打过去。

咨询师: 表面上,是挺不一样的,一个巴掌打过去和耐心劝说,好像是不一样。但是——我经常听到有的孩子说“他还不如打我一顿呢! ”

来访者: 嗯——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对孩子耐心一点。

咨询师: 您的孩子上次来咨询的时候,跟我说过这么一件事:你对孩子说,你就得考上× ×大学;他说他想去× × ×大学学中文。你对他说,学中文的有几个找到工作的?然后你很耐心地劝他考× ×大学,去学英文或者一个小语种专业,劝了一次又一次。如果是你父亲,他会怎么做?

来访者: 他会说,老子就这么定了!再啰嗦我揍你。

咨询师: 呵呵。

来访者: 我对儿子可从来没这样,他居然还不知足。

咨询师: 呵呵,可你儿子对我说“他还不如打我一顿呢” 。

来访者: 他怎么这么不知好歹。

咨询师: 你觉得打他一耳光和苦口婆心劝他听你的,对他来说,在感受上有本质区别吗?

来访者: 嗯——你是说——

咨询师: 如果我是您孩子,我就觉得被你的苦口婆心驱赶,和被鞭子巴掌驱赶,最本质的感觉是一样的。

来访者: 那也总比一巴掌打过去强吧。

咨询师: 那可不一定。一巴掌打过去——我不是说您应该这样——他或许反叛,或许仇恨,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反叛有时候是有力量的。而被苦口婆心的糖衣炮弹驱赶,恐怕连自己的主张都未必敢有。

在咨询师向来访者表明一种合理的做法时,通过理性的说服未必能达到效果,比如上述这位来访者,咨询师如果说“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不能让孩子一切都听从父母的” ,来访者可能就会回答说“你说的都对……但是……”他会就此提出诸如此类的理由: 我是为孩子好;孩子不了解社会;专业对孩子将来的前途和幸福很重要等等。采用感受比较的方法,可以激发来访者从感受上去反思: 是不是自己似乎在给予爱方面很慷慨,但在给予理解方面却相当吝啬,不愿意理解孩子对自主性的渴求?是不是只知道帮着孩子获得幸福、避免痛苦,却不愿让孩子通过经历痛苦而获得自信感和自尊感?[1]在这个案例中,是咨询师在比较被暴力驱使的孩子和被“苦口婆心”所驾驭的孩子在强迫性上的相似感受,并试图把这种感受转达给一位虽慈爱却缺乏共情能力的父亲。而这位父亲是否能因此发生改变,最终还要看他自己能否体验和比较这两种感受。

3.感受分解

我们的感受往往是多种感受的组合,感受分解,是在感受识别和比较的基础上,分解和区分感受。把感受分解成更为细小的感受单元,有助于咨询与治疗的进一步实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用模糊的词汇表述感受。比如,一位来访者说,他对自己8岁的孩子“非常失望” 。但让他把这种失望感与他平时遭遇的典型的失望感(例如,期望增加薪水未果)相比较时,来访者却报告说这两种感受很不一样。的确,这个孩子虽没有像他期望的那样名列前茅,令他不免感到失望,但实际上最困扰他的是他对儿子前途的担心。他觉得,如果儿子再这样下去,他只会有一个失败的人生。这个来访者对孩子既有失望,又有担忧,而担忧其实是更为主要的感受(这个孩子毕竟才刚刚开始上学,还未让他完全失去希望) 。

针对担忧,我们仍然能够帮助来访者分解出更为细微的感受: 他除了担心孩子的将来,其实也担心自己将来会丢面子(“我这么优秀,我儿子却那么不成器” )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这个来访者周围有几个同事的孩子考上了一流大学。来访者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像这些同事的孩子那样优秀。而当咨询师与来访者谈论这种担心时,还发现他对优秀的成绩并不真正抱有认同的态度。来访者自己的求学经历给他留下了相当负面的记忆,他讨厌那种填鸭式的教学。现在这个父亲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他既不能全心全意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又不能不担心孩子成绩平平的后果。

所以,当来访者说自己对孩子“非常失望”时,他的感受绝非失望那么简单,而是,用一个更合适的词来概括的话,是“困扰” ,它是一大群各种感受的组合: 对应试教育的反感,对丢面子的担心,对孩子将来的生活的担心等等。

进行感受分解,我们能够了解到来访者感受的真实情况,从各个感受分别入手进行心理咨询。如果运用下文介绍的内感体察法,感受分解还要引导来访者找到每种感受在躯体层面上的表现。比如,当来访者想到孩子“成绩平平”的时候,身体上的感觉是什么(对这位来访者来说,是头脑中隐隐的灰暗、压抑的感觉,是心脏上隐隐作痛的感觉。 ) 。

在许多感受分解的例子中,感受的分解其实就是对叠加起来的动机的分解。上面这个例子,每一种感受都对应着动机。

4.感受激活

感受激活,是采用一些临床技巧和工具,激活来访者的与咨询主题有关的感受。感受激活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分析感受,体察感受,或实现感受的转化做准备。

有些来访者是带着不适的感受来咨询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咨询师和咨询室所营造的环境是安全的、包容性的,来访者便能够敞开自己,谈论这种感受,并不需要特定的感受激活技术。

但来访者虽有求助动机,却找不到感受的情况也所在多有。例如,一些强迫性人格者因为人际冲突或者工作效率问题来寻求咨询帮助,却意识不到这些问题背后的感受——正是这些感受驱使着他们“强迫地”生活。帮助强迫性人格者意识到自己的感受(例如,对工作惨遭失败的担心,对被人抛弃的恐惧) ,往往需要一些临床技巧和工具。借助它们,相关感受的激活会变得更有可能。内省觉察,行动和面对事实,运用沙盘和空椅子技术,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心理剧等一系列技术都可以在感受分析咨询与治疗中使用。

感受激活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关键而又微妙的技术,它要求咨询师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例如,如果能够恰当共情和把握时机,咨询师有时只需重复来访者的话,或者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就能激活来访者的感受。比如,当一个来访者说: “我的孩子现在成绩平平,老师老找我去学校。”咨询师问: “老师老找你去学校,那么你对老师说‘我不去’ ,你会有什么感觉?”这句话就足以唤起来访者的感受了。

有些情绪感受,来访者在咨询师指导下放松身体时,自然而然就涌现出来了。在咨询中营造的内省的氛围,有助于来访者发现自己的心理感受。本篇第三章将详细地介绍感受激活的一些方法。

5.感受超越

被感受驱使的行为,表达了这样的观念: “如果我不这样做,我就会更难受。 ”从一种感觉里摆脱出来意味着放弃被感受驱使的行为,即使这么做会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忧郁的人宁愿选择忧郁,也不愿选择暂时的幸福——这让他很不习惯。焦虑的人宁可选择不安,也不愿选择直面死亡的可能性(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 。感受超越,就是敢于活在另一个状态。这就意味着抑郁的人敢于选择内心中残存的幸福的感觉,焦虑的人选择一息尚存的安全感,过分顺从的人选择那微弱的自主意识。这些选择最初都会让人感到担心,不习惯,而战胜这种担心和不习惯需要勇气。在感受超越这个方法上,没有什么比勇气更为重要。

6.由感受向念头的逆向回溯

某些感受(例如梦醒后体验到的情绪)首先被感受到,而产生感受的原因却不清楚。把注意力放在感受上,与感受相连的想法、念头就有可能自己浮现出来。

与感受相关的想法有时奇怪荒谬。有时会有许多念头浮现,不知哪一个是确切有关的念头。回溯者不要过早下结论,而是需要对自己耐心观察,当与这个感受最密切的念头跳出来,我们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释梦工作中,使用感受向念头的逆向回溯也有助于梦者发现梦的隐意。

7.感受释梦

梦有两种成分,梦境和梦感。梦境是梦的感官信息,比如形状、色彩、声音,而梦感是内心的情绪感受。当我们由梦中醒来,我们能够说出一部分梦境,比如那是一条什么形状的河,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也能说出一部分梦感,比如那个人让我害怕,那条河让我觉得很诡异。

我们清醒时碰到的事件,在我们的记忆里,往往是感受和情境共存。多年以后,你还能记得起小时候父母发怒时让你产生的恐惧,同时也还模模糊糊记得他们的表情。但是梦呢?只要过上几个小时,梦感就迅速消失,梦者往往只记得梦中的情境片段了。

梦的记忆和清醒记忆的这种差异,增加了释梦的难度。来访者经常是带着关于梦境的记忆要求咨询师释梦,而与梦境相关的情绪感受,在记忆中已模糊不清。从来访者陈述的梦境片段中,我们经常只能对他的处境给出一些大致的猜测。当来访者说自己梦见一个朋友死了,我们能大约猜测这是一个焦虑的梦。但是此人焦虑的内容是什么,梦者在梦境中的感受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经过数天、数月之后留在记忆中的梦,难以保留这种信息。或许这个人还能记得,梦见这个朋友死了,自己感到悲痛。然而梦中的悲痛可能是梦者在梦中(作为观察者)看到朋友死亡的场景而产生的情绪,也有可能是梦中的“我”先体验到悲痛欲绝的情绪,然后才发现是朋友死了。这种微妙的差别,只有在梦醒时很短的时间里能够区分,久之就模糊莫辩了。而这种差别意味着梦蕴含的内容的本质差别。前一个梦的核心是死亡,而后一个梦的核心可能是悲痛。再者,梦中那些更为细微的感受则更容易被遗忘。例如,看到朋友死亡,除了悲痛,有没有其他情绪呢?比如一个来访者梦见在一场战斗中战友死了,除了悲痛,其实还有一种幸运感——自己躲过了死亡。这种幸运感则与那个梦的核心含义更接近一些。

梦境虽然相对于梦感来说遗忘得较为缓慢一些,但是正如清醒状态下的记忆的损失,梦境的细节也一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大量丢失,而这些细节往往才是揭开梦的主题的钥匙。

这就是为什么笔者主张咨询师应该教会来访者释梦的技术,由来访者自己去分析自己的梦,而不是越俎代庖。笔者建议,当梦者由梦中醒来,不但要记下梦境,更重要地是记下梦中的各种感受;最好能在梦醒之后就释梦,而不是留待以后。

感受释梦的价值在于,通过释梦,我们能够了解来访者一段时间以来的动机主题以及这个人一贯的人格特点。这些主题和特点往往是和来访者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有联系的。本篇第五章将详细描述感受释梦法的操作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