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杀手”世家

“杀手”世家

时间:2022-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细胞可以说是“一红细胞之下,万其他细胞之上”的“重要人物”。“T族猎人”主要出现在细胞免疫反应的“狩猎场”上,而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的“捕猎”。据说“杀手”杀死被感染细胞的手段极其残忍,首先它和被感染细胞的膜质结合,形成分子孔道,就像人类社会中出现的连体婴儿,皮肤连在一起,内部相通。另一条消灭“入侵者”的途径是抗原-抗体反应。

3.“杀手”世家

白细胞可以说是“一红细胞之下,万其他细胞之上”的“重要人物”。与其说它像一个维持血液“安全秩序”的警察,在整个血管网络的“免疫大战”中抵御外来物的入侵,不如说它是一个经验丰富、判断准确的猎人,专司捕杀“入侵”的细菌和病毒。

img21

兄弟姐妹众多的“白细胞大家族”

“和平时期”的白细胞长得都差不多,它和红细胞相比姿色相差甚远,其貌不扬,没有颜色,胖胖的呈圆球形。但它却不像红细胞一种“身材”终其一生,一旦它“虏获”了敌人——细菌、病毒或其他异物,并把“战俘”包裹在自己体内的时候,它就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因此这样说来,它的“戎马生涯”的确比“搬运工”红细胞更加灿烂辉煌。

白细胞的“人口”密度大约是4000~10000个/立方毫米,平均为7000个/立方毫米。这个数量水平很关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白细胞“人口”过剩,有时突然猛增到10万以上,这会引起令人类束手无策的白血病;另一方面,白细胞数量如果显著减少,以致降低到2000个/立方毫米以下,这时人体抵抗外界物质侵扰的能力就会非常薄弱,因此很可能会出现高热、乏力、感染,抵抗力会下降,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根据细胞质内有没有特殊的颗粒,白细胞可以分成两个大家族——粒细胞(颗粒白细胞)和无颗粒白细胞。粒细胞根据其染色换上的不同颜色的“制服”,又可以分成三个“小分队”: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而无颗粒细胞还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这些成员的名字不同,它们在防御保护过程中的职责也自然有所不同,当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入侵”的细菌病毒开战的时候,它们会“各司其职”,组成一道完美的防线。下面我就向大家讲述一下配合周密的“猎人们”对人体“入侵者”捕杀的详细过程。

你知道吗?

板蓝根”可能杀死白细胞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对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如流感、流脑、腮腺炎肺炎、肝炎等。虽然板蓝根的毒副作用很小,然而它并不是“安全药”。

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时,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板蓝根,就会引起蓄积中毒,造成白细胞减少、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等后果。

当“入侵者”在“目标星球”——人体细胞登陆后,就开始利用这个星球上的资源繁殖后代,随着“入侵者”及其毒害的增多,被感染细胞表现出现异常病状,在它的表面会呈现出“被侵犯”的特征。这个特征就像一个“无线通信塔”,它告诉外界“侵犯”其“领土”的“入侵者”的具体信息,这样它们就能被专门捕杀“入侵者”的“老猎人们”及时发现。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个大的“捕猎部落”,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1/4,它在免疫反应中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其实,在这个“部落”内部还有两种分工不同的细胞,分别是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我们暂且叫它们“T族”和“B族”。“T族猎人”主要出现在细胞免疫反应的“狩猎场”上,而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的“捕猎”。

被感染的细胞上发射特殊信息的“无线通信塔”,能被专门识别这种信息的“T族猎人”发现并将其捕获。这种“T族猎人”可是非常厉害。它直接破坏被感染细胞来杀死里面的“入侵者”,因此人们叫它“杀伤T细胞”,我送它绰号“杀伤猎手”,简称“杀手”。据说“杀手”杀死被感染细胞的手段极其残忍,首先它和被感染细胞的膜质结合,形成分子孔道,就像人类社会中出现的连体婴儿,皮肤连在一起,内部相通。然后,“杀手”向被感染细胞注入一种叫做“穿孔素”的“毒药”,它会破坏细胞调节自身稳定能力,这种毒药的最终结果就是使被感染细胞和“入侵者”同归于尽。

你知道吗?

哪些人的子女要警惕白血病

白血病多发于少年儿童。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揭示,儿童白血病的发生除了与本身服用氯霉素有密切联系外,与其父母的职业暴露也有关。

上海市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约占儿童恶性肿瘤总数的35%左右。父母的职业暴露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父母如果从事汽油、甲苯、煤油、农药等暴露性职业,可导致父母的生殖系统受损。孕期,母亲的职业暴露,可导致一些有害物质突破胎盘障碍而损害胎儿;哺乳期,父母的不洁工作服直接接触婴儿,也会造成伤害。

别以为“T族猎人”和 “B族猎人”各自为营,其实离开了谁,另一方都难逞英雄。“B族猎人”一旦遇到“猎物”,在自己的表面也会形成一个“发射塔”发射具体“猎物”的信号,不多久,另一类“T族猎人”——TH细胞就会及时赶到,它能就像一条导火线,一旦被激活,就会释放一种物质,促进专门捕杀这种“猎物”的T细胞和B细胞的迅速增殖。这些淋巴细胞不断增殖,一直持续到“猎物”的消失。

如果说“战斗”过后应该“论功行赏”,那血液可不算一支好的部队。猎物被全部消灭后,参加“战斗”、“英勇杀敌”的淋巴细胞完成了使命,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成分水平,它们大部分都会在之后的几天内毫无怨言地默默死去。然而,仍有一小部分“T族猎人”和“B族猎人”,还会继续留在血液里一丝不苟地“巡逻”,这就是“记忆细胞”, 他们是血液中的永久性“居民”,随时准备对付相应 “猎物”的再次出现。

img22

电子显微镜下神气的“B族猎人”——B细胞

img23

在红细胞面前,“能者多劳”的单核细胞的确显得“魁梧”很多。

另一条消灭“入侵者”的途径是抗原-抗体反应。“B族猎人”收到“无线通信塔”的特殊信息后就会立刻开始行动。它首先分泌大量的可溶性抗体——大约一个细胞1秒钟就能分泌2000个抗体,这些抗体找到“入侵者”——抗原后死死盯住并紧紧抓牢。这时,另外三族“猎人”——单核细胞、噬中性粒细胞和噬碱性粒细胞就要登场了,它们负责把抗体——“入侵者”的联合体——抗体-抗原复合物吃掉。

第一个要隆重介绍是“单核细胞”。按个头排,它可算是血液细胞中的“老大”了,它的数量虽然不算多,只占白细胞总数的5%左右,但它可是个能干的“多面手”,它对肿瘤细胞有独特的识别和杀伤能力,还负责清除受伤、衰老的细胞及其碎片。更重要的是,它在免疫反应中有出色的表现——它可以变成巨噬细胞。这是一个表面凹凸不平,满身棘突的“丑八怪”,单凭“巨噬细胞”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一切体内的“入侵者”闻风丧胆了,它可以吃掉一切形迹可疑的分子,包括抗原-抗体反应中被抗体“绑住”的“入侵者”。

img24

被称为“丑八怪”的巨噬细胞在捕食细菌

另外两个是噬中性粒细胞和噬碱性粒细胞。噬中性粒细胞可是白细胞中最大的一个“捕猎部落”,拥有占白细胞总数60%以上的“子民”,它可以直接对抗“入侵者”,尤其是急性化脓性细菌的“克星”。它经常穿越血管,前往“炎症战场”的第一线,把“入侵者”包围吞噬。因此,体内有炎症时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多,一旦其数量大幅度降低,相当于战争中的主力部队崩溃,细菌就可以毫无阻碍地“为所欲为”,人体因此发生感染的几率就会猛增,很多受外伤的人就是因此而丧命的。噬碱性粒细胞可以算是数量最少的白细胞成员了,只有不到总数的1%,但它同样会在抗原-抗体反应中“崭露头角”。

还有一种白细胞不能不提——嗜酸性粒细胞,虽然它的数量很少,只占白细胞总数约1%,但它却担负着一个不可忽视的职责。它可以对抗组织胺,减轻过敏反应的症状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组织胺是个令人类苦恼的物质,它是很多过敏反应的根源,如荨麻疹,湿疹,哮喘等都是它引起的;它还会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放行”一些物质到血管外,使血浆渗透到组织中而导致水肿,但人体细胞中却也不能缺少它。嗜酸性粒细胞就是这些患者的“贴心小护士”,它尽己所能的缓解组织胺带来的痛苦。

img25

位于红细胞中央的就是“噬中性粒细胞部落”中的一员

一分钟了解你身体中的白细胞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吞噬、消化及免疫反应,抵御外来微生物对机体的损害,实现对机体的保护。

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能力、敏锐的趋化性和很强的吞噬及消化致病微生物的能力,是吞噬微生物病原体的主要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吞噬消灭病毒、疟原虫和结核分支杆菌等致病物;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识别和消除衰老受损的红细胞、血小板;吞噬逸出的血红蛋白,并参与体内铁和胆色素的代谢。此外,巨噬细胞还能产生细胞团刺激因子,调节粒细胞等血细胞的造血过程。

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功能的主力军,又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种。T淋巴细胞主要执行细胞免疫功能。异物抗原经巨噬细胞吞噬处理后,将决定异物特异性的抗原物质传送到T淋巴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能破坏具有这种特异抗原的异物。B淋巴细胞主要执行体液免疫球蛋白功能,能识别、凝集、溶解异物或中和毒素。

所以说,白细胞是名副其实的人体“卫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