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志愿助老模式

创新“++”志愿助老模式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入调研,摸清底数,为创新志愿养老模式奠定基础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天津早已于2002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区情、创新政策,构建“1+1+1”志愿养老模式2007年,在一次全面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河西区友谊路街谊景村社区党委为每位社区老人建立了家庭档案,将他们的家庭组成、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经济情况以及在生活和精神文化上的各种需求全部详细登记。
创新“++”志愿助老模式_中国民情报告

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的话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让老年人幸福快乐地生活,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努力的目标。老龄化社会的今天,社区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生活区域。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道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志愿者通过开展“1+1+1”志愿服务活动,即“1个好邻居+1个社区志愿者+1个帮扶对象”的模式,为社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生活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应急救助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关注老年人生活需要,关注老年人心理需求,提升了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效助推和谐社区建设。

深入调研,摸清底数,为创新志愿养老模式奠定基础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天津早已于2002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凸显,老年人心理需求能否满足,不仅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直接影响着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河西区现有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9.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3%,其中50%是空巢老人和生活困难的老人。这几个比例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天津市平均水平。在老龄化加速的情况下,地区人口整体呈现“两高两多”的特点,即老龄化程度高、高龄老人比例高、空巢老人多、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多。

从调查摸底情况看,老年人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针对各个类型的服务短缺及强烈的社会需求,天津市政府积极开展“志愿助老服务”,重视创新和策划服务体制,关注服务对象,高举旗号扩大志愿助老服务队伍,为天津市提升老年人晚年幸福指数做着巨大的努力。

结合区情、创新政策,构建“1+1+1”志愿养老模式

2007年,在一次全面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河西区友谊路街谊景村社区党委为每位社区老人建立了家庭档案,将他们的家庭组成、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经济情况以及在生活和精神文化上的各种需求全部详细登记。深入分析调研情况后,社区党委反复论证形成共识,照顾好老年人,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和谐,事关整个社区的稳定有序,必须充分调动各种社区资源,做好助老服务,让老年人衣食无忧,让老年人精神愉悦,让老年人的生活充满关爱,“1+1+1”社区志愿者助老服务模式应时而生。同时,街道建立了以志愿服务分会、老年人协会、慈善分会为主,街有关部门参加的助老服务工作机构,各社区也相继建立了组织,形成了全街上下齐参与的工作格局。所谓“1+1+1”志愿助老服务,就是“1名困难老人+1名志愿者+1名好邻居”的模式,具体操作办法是以社区党委为主导,发挥社区老年人协会和志愿者队伍的优势和作用,组建“1个好邻居、1个社区志愿者和1个帮扶对象”的助老帮扶对子,帮生活有困难的老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事和烦事,切实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制定措施,完善体系,保障志愿养老模式扎实有效推进

为推动社区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该街区在“1+1+1”的机制上明确出5项具体帮扶措施:

一是左邻右舍的好邻居坚持每天问候一次老人或同老人见一次面,了解其生活情况,遇事及时妥善处理;二是当老人身体不适需要照顾时,志愿者及时通知其子女及居委会,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送往医院;三是当老人生活发生困难时,志愿者及时和居委会取得联系并给予救助,特殊情况时向街慈善协会申请救助;四是每逢年节假日,好邻居和志愿者一同到被帮扶的老人家中,帮助打扫卫生,与孤寡独居老人聊天,带他们出去散步,介绍社区发展变化情况,充实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排解他们的孤独感;五是对行动不便和高龄老人负责粮油、蔬菜及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

深刻思考,贴近需求,推动志愿助老服务全面升华

截至2010年6月,街道参与助老服务的志愿者已有1500余人,与527名困难老人签订了“1+1+1助老协议”,有困难的老人在家中就能得到“多助一”的服务。“1+1+1”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在友谊路街各社区蓬勃开展,数以千计的好邻居、志愿者把为老人服务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为孤寡、独居、空巢老人送去关爱和温暖,使社区老人的日子过得更加滋润。在志愿助老事业长足发展的同时,各社区也在规划着如何让志愿助老服务更贴近老年人需求,如何能更大程度上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如何将志愿助老升华到更高层次。为此区政府及各街道社区一起出谋划策为志愿助老服务规划了四条方针路线

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开展“1+1+1”志愿者助老服务中,注重让老年人接受新的思想,消除因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新生事物带来的“隔阂”;利用党员学习的机会,播放学习光盘,使老年朋友思想常新、活力常在;组织电脑班、读书班等,让老年人了解和畅谈国际、国内形势。在社区设立了14块宣传展牌,对新形势下的新思想、新事物、新政策进行宣传展示,逐步引导群众认识到,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现在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让关爱老年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助老服务中。

二是重视精神抚慰。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很多老年人非常孤单、寂寞,思想上空虚,容易产生失落情绪,老年人的心理疏导成为重中之重。实践中,社区党委把为老年人赶走寂寞、送去欢乐作为助老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丰富文化活动。谊景村社区坚持10多年组织春节大团拜活动,开展“关爱残疾人,关注老年人健康咨询”、庆“七一”《观津城美景,话天津发展》天津滨海新区一日游等活动,先后成立 “关爱协会”“志愿者协会”,开展“我为社区做贡献”义务劳动,吸引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用双手美化社区,在奉献中提升境界。

四是维护老年人权益。为改善老年人活动场地,河西区政府、友谊路街道办事处先后对社区综合活动用房进行提升改造,建成了近1000平方米的“居民之家”,设有综合活动室、书法室、电脑室、图书室、日间照料室及卫生服务站,配备投影机、电脑、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开辟了5处健身场地,确保老年人有地方参加活动。

河西志愿助老服务有力地推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一是老年人的幸福感明显增强。在开展“1+1+1”志愿者助老服务活动中,社区党委为6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建立一份健康档案,组织医务人员志愿者定期为重病老人上门服务,为有需求老年人提供家政、上门理发、日间照料等服务,让老人感受家庭般的温暖。老年朋友在倍加呵护、倍加关怀的环境中生活,性格更加开朗、身心更加健康。社区的老年朋友纷纷感慨地说,“1+1+1”志愿者助老服务活动为他们带来了实惠。二是党委的凝聚力显著提高。在“1+1+1”志愿者的带动下,在社区诸多活动的吸引下,老年人、老干部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每逢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老年人都提前到社区询问活动时间。有的老年人腿脚不便,还特意让子女请假,推着自己来参加社区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广大老年人紧跟形势,精神面貌健康向上,积极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余热。“1+1+1 ”助老服务活动,用微笑融化了许多陌生,用行动换来了切切真情,用服务赢得了赞扬与信任,用爱心和真诚焕发了老年朋友火热的激情,在社区营造了互帮互助、邻里友爱、尊老助老的和谐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