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脐疝修补术切口示意图

脐疝修补术切口示意图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第三位。腹部手术后,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但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0%;伤口哆开者甚至可高至30%。症状明显或疝囊较大者,应手术治疗。

第四节 其他腹外疝

一、脐疝

由脐环突出的疝称脐疝。大多数脐疝是婴儿的先天性疾患。发病原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即可发生脐疝。婴儿腹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有经常啼哭和便秘。婴儿脐疝多属易复性,偶然可以发生嵌顿。有时婴儿脐疝覆盖组织可以穿破,尤其是在受伤后。

(一)临床表现 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常于哭闹、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难时于脐部出现圆形肿块,安静、平卧时可消失,很少发生嵌顿,用手指可清楚地扪及脐环的边缘,并有咳嗽冲击感。成人脐疝多为难复性疝,疝内容物常为大网膜,易与疝囊壁发生粘连,且因疝环狭小,易发生嵌顿或绞窄。

(二)治疗

1.非手术疗法 2岁以内的患儿,可用胶粘法治疗:将疝内容物回纳后,压放一小块纱布垫于脐部,双手向中线推挤两侧的腹壁,取5cm宽的胶布条,从一侧腋中线至另一侧腋中线横贴腹部,使脐环闭拢,让其逐渐愈合。每隔1~2周更换胶布一次,持续半年至1年。

2.手术疗法 适用于非手术疗法1年后未见效或年龄在2岁以上、疝环超过1.5cm者。

脐疝手术修补的原则是切除疝囊,缝合疝环;必要时可重叠缝合疝环两旁的组织。手术时应注意保留脐眼,以免对病人(特别是小儿)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二、切口疝

切口疝(incisional hernia)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临床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第三位。腹部手术后,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但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0%;伤口哆开者甚至可高至30%。

(一)病因

1.腹部纵向切口 切口疝多见于腹部纵向切口的原因是因为腹壁各层肌肉及筋膜除腹直肌外均为横行或斜行走向,纵向切口势必将这些纤维切断,在缝合后因受横向牵引力的影响,缝线易在纤维间滑脱,则发生伤口哆裂。

2.手术操作因素 如手术操作粗暴、止血不彻底、无菌操作不严密导致组织损伤,血肿形成和切口感染所致的腹壁组织破坏,引起的切口疝可占全部病例的50%左右。

3.腹腔内留置引流物过久 如果腹腔内引流物留置时间过长,有引起切口疝的可能。

4.切口过长 切口过长以致切断的肋间神经过多,切口缝合不严密,缝合时腹壁张力过大而致组织撕裂等,均可导致切口疝的发生。

5.手术后诸原因 手术后的明显胀气,剧烈咳嗽,导致腹内压力增加亦可引起切口内层哆裂而发生切口疝。

(二)临床表现 有腹部手术病史,大多数切口有伤口感染长期换药或多次搔刮手术。

切口疝的主要表现是腹壁切口处逐渐隆起或出现肿块,在站立或腹部用力时明显,平卧休息时缩小或消失;肿块还纳后于切口疤痕处多能触及腹壁缺损。因疝环多较宽大,切口疝很少发生嵌顿。

(三)治疗

1.非手术治疗 疝囊较小,年老体弱者,可用腹带包扎。

2.手术治疗 切除疤痕,还纳内脏,修补疝环。

三、白线疝

白线疝(hernia ofwhite line)是通过白线部位的疝,因绝大部分在脐以上,故也称上腹疝。男性比女性多3倍。多见于20~50岁之间,约有20%是多发性的,80%发生于中线的左侧。

(一)病因 本病为上腹正中白线某处缺损,使腹膜前脂肪或小肠大网膜脱出皮下。

(二)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男子,因疝小,常无任何症状。如果疝块较大,腹膜或大网膜被牵拉,可腹部不适或疼痛、嗳气、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常因咳嗽或重体力劳动而加重,休息后好转。发生绞窄时,常有腹绞痛、呕吐等症状。

(三)治疗 疝块较小而又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治疗。症状明显或疝囊较大者,应手术治疗。切除脱出的脂肪及疝囊,分层缝合腹膜、白线及皮肤。

(侯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