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瘀水同源”与“瘀水互患”的理论基础

“瘀水同源”与“瘀水互患”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瘀水同源”理论可溯源于《内经》。生理上血和津液互生互化,病理上亦互为影响。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症并治第十四》中更是提出“血不利则为水”的病机分析,进一步阐发瘀水互患的结果。因气、血、津液的相互影响,后世各派医家更是对于瘀水同患的病机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的阐发。提示痰与瘀相兼为病。对于瘀水皆有各个角度的论述。明确了瘀水的互变互生。“瘀血化水,亦发水肿。”

3.1 “瘀水同源”与“瘀水互患”的理论基础

“瘀水同源”理论可溯源于《内经》。津液是血液在血脉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皆属阴,皆以滋润、营养为用,形态上皆表现为液态。血与津液均来源于水谷精微。《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决气》:何谓液?岐伯曰:谷人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中焦所出的营气,像雨露一样灌溉身体的四肢百骸,经过气化而变成红色的血液。同时血亦可化津,血液中的成分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生理上血和津液互生互化,病理上亦互为影响。《灵枢·百病始生》云:“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凝血蕴蓄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瘀可致水,水可致瘀,故而当瘀水同治。《素问·汤液酪醴论》提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痤”的瘀水同治之法。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症并治第十四》中更是提出“血不利则为水”的病机分析,进一步阐发瘀水互患的结果。

气、血、津液都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三者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影响。气属阳,血属阴,气血皆为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所生,气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同时气也要依靠血液不断的提供养分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而气行则血行,气缓则血滞。血滞则更加重气机不利。若津液输布失常,为水、为湿、为痰、为饮,则积水为饮,饮凝为痰。痰饮停滞脉中影响气机推动血行,则可致瘀生。此外津血的生成和转化,离不开气化功能。因气、血、津液的相互影响,后世各派医家更是对于瘀水同患的病机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诸病源候论·妊娠胎间水气子满体肿候》:“妊娠之人,经血壅闭,以养于胎,若挟有水气,则血水相搏。”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更是记载了多个瘀水同治的方剂,将化痰与化瘀之药并用。《丹溪心法》中“肺胀而咳,或左或右,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痰挟瘀血,遂成巢囊。”提示痰与瘀相兼为病。并治以化痰祛瘀之法。张子和《儒门事亲》提出“气血以流通为贵”,认为其可“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坚泄气”的作用,可以“陈痤去而肠胃洁,瘀证尽而营卫昌”。故而运用吐下之法,攻痰逐水,以治痰瘀互患之证。对于因坠马、坠井、跌打损伤、烫火伤、肿发灼痛,日夜号泣不止者,用通经散、导水丸。徐灵胎《医砭·肿胀》:“气、血、水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气滞而后血结者,有先病血结而后气滞者,有先病水肿而血随败者,有先病血结而水随者。”指出可由先病水肿而致血病,亦可先由血结而致水病。李延《医学入门》:“痰乃津血所成。”张介宾《景岳全书·痰饮》:“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王伦《明医杂著·化痰九法》:“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气血顺清,津液流通,何痰之有?唯夫气血浊逆,则津液不清,熏蒸成聚而变为痰焉。”《不居上集·痰证扼要经旨》:“惟不善调摄,脏腑不和平,阴阳多乖错,则气血凝滞为痰为饮。”罗赤诚《医宗粹言》:“先因伤血,血逆则气滞,气滞则生痰,痰与血相聚,名曰瘀血挟痰……治宜导痰消血。若素有瘀痰所积,后因伤血,故血遂蓄滞,与痰相聚,名曰痰挟淤血,治宜破血消痰。”虞抟《苍生司命》:“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有痰裹污血,以致营卫不从,逆于肉里。”徐春甫《古今医统》:“凡食少有碍,觉屈曲而下,微作痛,此必有死血有痰然也。”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食痰,饮气不消,或挟瘀血,遂成巢囊,以致痞满不通。”张璐《张氏医通》:“痰挟瘀血,随气攻注,流走刺痛。”李用粹《证治汇补·血证》:“内滞痰污,则癓瘕积块。”《证治汇补·内因门》:“人之气道,贵乎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暑、燥、湿之侵,内为惊、怒、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荣卫不清,气血败浊,熏蒸津液,痰乃生焉。”吴澄《不居集·痰证扼要经旨》:“惟不善调摄,脏、腑不和平,阴阳多乖错,则气血凝滞为痰为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内证杂治法》:“伤损淤血泛注之证,乃跌仆血滞所致。盖气流而注,血注而凝,或注于四肢关节,或流于胸腹腰臀,或漫肿,或结块。”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病久而屡发,亦多凝痰聚瘀。”张璐《张氏医通》:“痰挟淤血,随气攻注,流走刺痛”。曹仁伯《继志堂医案》载有:“胸痛彻背,是胸痹……此病不惟痰浊,且有淤血交阻膈间”的案例。对于瘀水皆有各个角度的论述。唐容川《血证论》:“夫水火气血,固是对子,然亦相互维系,故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气分之水阴不足,则阳气乘阴而平血。阴分之血液不足,则津液不下而病气,故汗出过多则伤血,下后之津液则伤血,热结膀胱则下血,是水病而累血也。吐血咳血,必兼痰饮,血虚则精竭水结,痰凝不散。失血家往往水肿,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明确了瘀水的互变互生。《血证论》:“血病不离乎水,水病不离乎血。”“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脓者,血之变也,血不阻气,气不战血,则血气调和,疮疖不生,血滞气则凝结为痛,气蒸血则腐化成脓。”“凡跌打未破皮者,其血坏损,伤其肌肉则肿痛。”“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瘀血化水,亦发水肿。”“失血家往往水肿,淤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透彻的阐发了血与津液,瘀与水的变化。凡此种种之“水”或代指“津液”或代指“痰饮”。故此水能生瘀,瘀可化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