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康教育及其护理伦理

健康教育及其护理伦理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和10项具体标准,使人们对健康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它要求人们不仅从生理意义上认识健康,更要从心理、社会、道德层面认识健康;实现健康的手段不仅在于治疗,更在于预防和卫生保健;为了达到健康的目的,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第三节 健康教育及其护理伦理

健康是人类幸福的载体,是人类最根本的利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健康不仅涉及自然科学,而且还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在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应该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

一、健康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一)健康教育的含义

1.健康的含义

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中国传统医学对健康的认识是:“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他们用阴阳、正邪来解释人体健康问题,强调人体内部、机体与心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创立了“四体液学说”,认为人体存在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当四体液比例适当可处于平衡状态时,“则健康存焉,反之健康则损”。

生物学健康观产生于19世纪中叶“细胞学说”确立之后。该健康观认为:“健康就是生物学上的适应,机体处于内稳定状态”。1989年版《辞海》中健康的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对于健康的概念,最有影响的是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章程中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这是一个整体论的健康概念,虽也有不少人提出不同看法,但总的来说,已为多数人所熟知和肯定。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4个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道德健康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把道德纳入健康范畴是有科学依据的。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精神过敏症。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胸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于身心健康。相反,有违于社会道德规范,胡作非为,则会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态,这类人很容易发生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会减弱,最终会在恶劣心态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出现早衰或者早亡。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也确定了健康的10项具体标准: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繁重的工作;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能抵抗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和10项具体标准,使人们对健康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它要求人们不仅从生理意义上认识健康,更要从心理、社会、道德层面认识健康;实现健康的手段不仅在于治疗,更在于预防和卫生保健;为了达到健康的目的,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2.健康教育的含义

健康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人群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术,帮助个人和群体改变卫生观念,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疾病的性质与康复方法的宣教,让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病因、疾病的治疗及康复方法和预后,树立治疗信心。

(2)对诊查、医疗处理及其护理措施的宣教,即向病人宣传应做的诊查、医疗处理及护理措施的目的、内容及方法,以解除其恐惧与疑虑。

(3)对传染疾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消毒及预防的宣教,使病人、家属及社区人群得到预防知识,动员起来,共同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包括积极接受免疫接种等。

(4)对孕产妇、妇幼、中老年保健的宣教,通过宣教使不同对象明确预防、保健、增强体质、健康长寿的措施,并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5)对不卫生的生活习惯、个人行为、社会环境与疾病关系的宣教,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建立起良好的卫生习惯,纠正不卫生行为,改善社会环境。

(6)对机关、工厂、学校、饮食行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卫生防病保健的宣教,以提高社会的健康水平。

(二)健康教育的特点

健康教育的对象是社会各类人群。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1.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1)建立和促进个人和社会对预防疾病与维护健康的自我责任感。

(2)促进个体和社会采用明智的决策和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以促进某种危害健康行为的改变,如吸烟、吸毒。

(3)有效地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健康和疾病的预防问题。政府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应特别发挥政府在维持、促进和改善健康中的作用。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既是健康的受益者,又是参与者;达到人人健康的目标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护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不够发达,国家不可能在卫生事业上大量投资,因此,健康教育对于我国人民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上,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是护士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1)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尤其是社区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2)护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种宣传手段,也是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

(3)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健康教育的护理伦理规范

1.坚持人人健康、人人参与的原则,自觉履行健康责任

护理人员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大卫生观”,把护理服务从医院扩大到人群、社会,由对病人的护理扩大到健康人的卫生保健服务,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多种形式,开展有利于社会成员身心健康、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把增进人类健康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和目标。要正确认识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平等权利、普遍权利,要以所有人的健康作为己任,自觉履行自己的健康道德义务,逐步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安全等层次的健康护理的需要,尊重和满足人类的共同健康利益。同时,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协作,调动所有的人都来关心健康、维护健康,推进人类的健康水平。

2.坚持科学的态度,完善知识结构,积极开展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是指由人们传授健康长寿的知识,使人们自觉地预防和排除致病因素的侵袭,保持和维护身心健康,更好地适应社会活动和社会需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护士必须进行自我完善。首先,树立新的健康观,要把人的健康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因素联系起来。其次,要扩大知识面,护士懂得生物医学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加强横向知识的学习和渗透,特别是加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护士在健康教育中,还要以科学观点、运用新理论和新知识解释客观现象,不能杜撰或道听途说一些不具备科学性的材料向群众做宣传,坚决同迷信、巫医和一切不科学的宣传作斗争。切忌为了追求经济收入而夸大某些药物、疗法、仪器的实际效用,以免使健康教育走上歧途。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服务对象,牢固树立服务思想

健康是每个人的平等权利,是不分宗教、信仰、国籍、党派、肤色、贵贱、男女老少的,是所有人类个体都必须具有的,是人人都应享有的,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所有的服务对象,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工作中不能厚此薄彼,要使每个人的健康权利都能得到保障。护理人员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工作要耐心细致。如在计划免疫工作中,预防接种就需要护理人员多做解释工作,有时还要主动上门服务,积极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接种率,有效地预防、控制乃至最后消灭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4.坚持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关心农民,努力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按照199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和基层,健康教育也应如此。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卫生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农民的卫生知识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落后、卫生条件差。如果没有广大农民卫生水平的提高,在我国要实现人人享有保健的战略目标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广大农村和基层,向农民和基层群众普及卫生保健知识,让群众自己起来保护自身健康,这是广大护士的光荣职责。广大护士要积极参加农村、基层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并把健康教育作为其重要内容。

总之,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护理管理体系,与护理工作融为一体进行有效的管理。护士应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及智能的状况,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时间,选择适合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因人施教,采用适合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使每个公民自觉地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而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