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壮医药线点灸合中药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

壮医药线点灸合中药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选择经前1周开始治疗,每日1次,经至时停止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配合中药外敷,上药共研成末,加入凡士林中煮沸,搅拌调成膏状备用。可于经前3d开始治疗,月经干净后停用,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的重要因素是子宫内膜和血内前裂腺素含量增高引起。故药线点灸合中药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 卢英翔.壮医药线点灸合中药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37例.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23

【穴位选择】 气海、中极、承山、三阴交。伴呕吐加灸内关、足三里等穴。

【药物组成】 川芎、艾叶、乳香、没药、当归、赤药、香附、延胡索、白芍、细辛等。

【操作方法】 采用壮医药线2号线(一般直径为0.7mm)。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医者用右手拇指、示指持药线一端,露出线头1~2cm,在酒精灯上点燃线端,并迅速熄去火焰,将带火星的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1壮。一般每穴1壮,灸处可有轻微灼热感,灸后局部有灼热或痛感,勿搔抓。选择经前1周开始治疗,每日1次,经至时停止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配合中药外敷,上药共研成末,加入凡士林中煮沸,搅拌调成膏状备用。每次取100~200g加温后外敷于腹部,每日2次,每次3~4h以上。可于经前3d开始治疗,月经干净后停用,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功效主治】 活血化瘀,暖宫散寒。

【经验心得】 气海穴、中极穴为任脉要穴,气海穴更是任脉与三阴经交会穴。中医认为任脉起于胞中,主一身之阴,为妊养之本而主胞胎;任脉之气通,才能促使胞宫有行经、胎孕等生理功能。气海有理气、益气的作用,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调血行血,承山为治痛经经验穴。而药线点灸以局部的温热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使之归于平衡,具有止痛、活血化瘀、温煦经络等功效;合用以川芎、艾叶、乳香、没药、当归、赤芍、香附、延胡索、白芍、细辛等制成的药膏热敷下腹部,加强活血化瘀,暖宫散寒,调经止痛功效,使胞宫、冲任气血畅通,使经行腹痛消失。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的重要因素是子宫内膜和血内前裂腺素(PGT2A)含量增高引起。国内有学者认为,乳香、没药、延胡索等药所以能止痛,是有不同程度降低前列腺素的作用。针灸刺激三阴交能起到调整子宫内膜和血中前列腺素的作用。故药线点灸合中药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

【方剂出处】 卢英翔.壮医药线点灸合中药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37例.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4):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