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王朝的大费后裔

商王朝的大费后裔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年代的前后,我们先从在商朝的大费子孙说起。  秦人先祖大费善于训鸟兽,他的子孙后来费昌善于驾驶马车,这里在传统上来说又很大的继承性。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在《山海经》中有两次提到鹦鹉,一次是在《西山经》中的《首经》的末尾部分,一次是在《西山经》中的《二经》的开头部分,涉及的地区都是甘肃陇山一带。在《汉语大辞典》中认为鹩哥是“因产于秦中,故名”。夏后之末世,民始食卵。
商王朝的大费后裔_甘肃民间传说与陇右文化

  大费的功绩主要是在夏朝,大费子孙多集中在商朝或者是周朝。依据年代的前后,我们先从在商朝的大费子孙说起。

  在《史记·秦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

  原文中说的“鸟俗氏”,是根据先祖以鸟为图腾而所起的名字;但是大费的二儿子若木既然称“费氏”, 那么“费”由祖名成氏, 可以承袭,“费”字最初得来是由于柏翳大费,而现在为二儿子若木所承袭,下文接着谈到的“费昌”也应该是出自二儿子若木费氏一系。当到了费昌时代,大费的子孙后代就变得很多了,有的在中国,遗留着古老的生活习惯,有的则生活在夷狄一带。

  在一些古代文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

  秦人先祖大费善于训鸟兽,他的子孙后来费昌善于驾驶马车,这里在传统上来说又很大的继承性。在秦人中有很多善于畜养之道与善御的人,但善于畜则是从大费开始的,而善于驾驶马车则是从费昌开始的。虽然善于驾驶马车似乎每个人都会,但是能为商汤作御者,可想而知这个人驾驶马车的技术是多么高超的。何况再加上“去夏归商”而熟悉夏的道路等,从而御汤败桀,从而在战争中商汤胜了夏桀,可见费昌也有突出的贡献。

  在费昌之后,他的子孙十分繁盛,这一点与费昌当年在商汤时期发迹有很大的关联。

  大费二儿子若木费氏的子孙如此有作为,那么大费大儿子大廉鸟俗氏的子孙又怎么样呢?

  大廉玄孙曰孟戏、仲衍,鸟身人言。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赢姓多显,遂为诸侯。

  原文中说到的“鸟身人言”,或许是指的鹦鹉之类。如果孟戏弟兄二人以鹦鹉为图腾,如果从他们的先祖少吴鸟图腾来看,则孟戏弟兄二人的图腾属于是遗俗。我国北方地区的鹦鹉,最为著名的要数西北陇山所产,在古诗文中每每都能发现关于此次鹦鹉的描写。在《山海经》中有两次提到鹦鹉,一次是在《西山经》中的《首经》的末尾部分,一次是在《西山经》中的《二经》的开头部分,涉及的地区都是甘肃陇山一带。晋朝人卢谌在其所作的《鹦鹉赋》中就提到了这一带地名:

  有退方之奇乌,产瓜州之旧壤。

  此外晋朝人傅咸的《鹦鹉赋》中也指出了这一点:

  有金商之奇鸟,处陇坻之高松。

  至于“瓜州”,在《左传·襄公十四年》与《昭公九年》中都提到了这个地名,在旧注与今辞书都说瓜州就是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不过对瓜州这一地名的考证,有人说并不是今天的敦煌市,因为秦人逐姜戎离开瓜州后,当时秦人的势力并没有到达敦煌一带。至于傅咸的《鹦鹉赋》,更是称鹦鹉为“金商之奇鸟”:五行中的“金”与五音的“商”配方位都在西方;下文更是点明鹦鹉产于“陇坻之高松”,“陇坻”指的就是陇山,而鹦鹉又有一个叫做“陇客”的雅称。

  鹦鹉的方言也叫鹦哥,这就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同样能学说人言的八哥与鹩哥,鹩哥也叫“了哥”“秦吉了”等。在《汉语大辞典》中认为鹩哥是“因产于秦中,故名”。何光岳先生在《秦越源流史》中也说:“秦仍以鸟为图腾,如九官鸟,又叫了哥,即秦吉了”。然而关于“秦吉了”的叫法出现的一定很晚,因为秦人从非子以后才有“秦”的称呼,这儿我们说的只是为了说明鹦鹉产于陇山这一事实。

  著名唐代诗人杜甫流寓秦州的时候,曾经写诗咏及小陇山南段麦积山石窟寺: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据历史上有关记载,称为“陇禽”“陇鸟”“陇客”的绿鹦鹉,在明、清时期在这里的山林间还有分布,然而现在却很难看见了,据说是向南迁徙而去了。

  说孟戏、仲衍兄弟二人的“鸟身人言”,是指以鹦鹉为图腾并且居住在陇山地区,除了上述的佐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佐证:在《路史》中说“太廉、若木为伯益子者,都成记(纪)”,成纪,指的就是今天甘肃宁县南境。这就说明早在大廉、若木的时代,秦的祖先就已经生活在陇右了。

  由此来说秦人的来源,学术界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东夷西迁;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西戎土著。但是在众多学者中,大多都认为第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从大费开始善于驯鸟兽,一直到后来子孙造父、大骆、非子的善御畜马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秦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以畜牧营生的民族;此外,秦人的祭祀用马也一直与中原各国所用的马不一样;我们从上面所说的大廉、若木“都成纪”以及孟戏、仲衍以鹦鹉为图腾上看出,秦人的来源其实是属于第二种说法的,也就是来源于西方土著。

  关于孟戏,在《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括地图》中海油这样一段神话传说记载:

  孟鼢人首鸟身,其先为虞氏驯百禽。夏后之末世,民始食卵。孟鼢去之,凤凰随焉。

  上文中的“孟鼢”就是指孟戏,“其先”指的是大费柏翳。关于上文种的神话传说在《博物志》中也出现过,文中将“孟鼢”也叫“孟舒”:孟舒国民,人首鸟身,其先主为霅氏训百禽,夏后之世始食卵。孟舒去之,凤凰随焉。

  “霅”是“虞”的形误。前文说“夏后之末世,民始食卵”,而后者却说“夏后之世始食卵”,或许而这种有一个是错误的也未可知。但是以孟戏时代来看,相当于商中叶的大戊之世,这么说来,看来是“夏后末世”句是为正确的。只是文中所说的食卵是什么意思?而孟戏有为什么要远去呢?据今人的猜测,这里“始食卵”或许是指图腾禁忌的松弛:由于这个民族以鸟为自己的图腾,因此除了氏族的首领可以食鸟卵外,人民是禁止食用的。但是这一法令到了夏之末世得到了松弛。那么孟戏有为什么要离去呢?从《秦本纪》的口气来看,孟戏、仲衍,已是到了商中叶的帝大戊时代;又大戊“卜之使御”而终驾车者,应该是仲衍而不是孟戏,文中说孟戏离去,或许是指两弟兄氏族的分离。我们知道少昊族的图腾物是凤凰,因此凤凰也代表少昊族人,文中孟戏去而凤凰随,应该是指少吴族人。

  上文中的“帝太戊使孟戏、仲衍为御”等句,足可以看出大费大儿子的大廉的子孙也如若木的子孙一样能干,都具有相同的为帝王驾车之技术。而且从这之后,“仲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赢姓多显,遂为诸侯”,可见,这一支赢姓后来发展为望族,成了殷之诸侯。

  (仲衍) 其玄孙日中涌,在西戎,保西陲。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

  由于仲衍这一支已是殷商的诸侯,而且是因为“为王善御”起家,这样看来,一定是王的亲信无疑。难怪历史上有殷王派遣仲衍的玄孙中潏就近驻守在陇山西戎的地方,为王捍戎,确保西部边陲的安全了。这样一直到了中满的儿子与中满的孙子恶来,也就是在商朝的末期。据说蜚廉能急步奔跑,恶来生下时就力大无穷,而且父子两对于商纣王忠心耿耿,捍卫边防。只是奈何纣王昏庸无道,虽然有忠臣,但是也难以挽回成汤的江山了。

  在《水经注·汾水》中有一段引文:

  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使?) 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

  “石”就是“使”,文中说的霍太山就是太岳山,“上有飞廉墓”,中的“飞廉”就是指“蜚廉”。这段引文的大致意思是说:当飞廉出使返回国家的时候,纣王已经死了,商朝也亡了,飞廉失去了为国家为纣王捐躯报效的机会,只好在太岳山为纣设祭坛早晚时分进行祭奠。这件事传说感动了殷的上帝,于是飞廉得到了一具上帝赐给的石棺,石棺上写着:“上帝嘉奖处父的不参与殷乱,赐你石棺来光华你的氏族。”于是,之后飞廉以处士(隐士) 之身隐死在太岳山上,以上帝赐的石棺埋葬了飞廉,并留下墓碑供后世的人瞻仰。

  关于太岳山,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是来源于“四岳”族名,而这姜戎的四岳族,是因为居住在吴岳陇山一带而因此得名,这一带与秦岭西段的戎一起称为九州之戎,后来四岳族随着九州之戎迁徙到山西一带,由于篆文中的“大”“四”字极为相似很容易混淆,后世讹称大岳山、太岳山。

  飞廉,也是秦人的先祖之一,传说中飞廉有风神之名。相传飞廉是长毛、有翼,鸟头鹿身。但是在《墨子·耕柱》说“夏后启臣亦有飞廉,为启采金以铸鼎”。如果计算起来启在位的时代,那么这里说到的飞廉应该是大费伯益。传说中的飞廉是风神而鸟头鹿身,这一体貌特征其实是秦先世来源于少昊鸟与羌戎鹿二图腾的综合的图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