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明病的类型与治疗

阳明病的类型与治疗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阳明病是里热里实病,有的偏重于里实,有的偏重于里热。所以经证和腑证是阳明病的两大主要类型。1.太阳阳明的证治 太阳阳明形成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津液素亏,感邪后未经治疗,自身津液调节受到限制,导致肠道更加干燥。正因为脾津穷约或脾受胃制约,故太阳阳明又称脾约证。2.少阳阳明的证治 少阳阳明又称微阳阳明,并不是专指由少阳病转属的阳明病。

阳明病是里热里实病,有的偏重于里实,有的偏重于里热。里实是宿食粪便留滞于肠胃之中,叫作腑证;里热是无形之热亢盛于躯壳之里,叫作经证。所以经证和腑证是阳明病的两大主要类型。

经证和腑证都是已经定型的阳明病,而阳明病在未定型之前,又往往有一段转化的过程,这段过程与经证、腑证都有所不同,论中的阳明中风就是指的此过程。

(一)阳明腑证

阳明胃与大肠为传化之腑,在正常情况下,食入之后,胃中充实而肠中空虚,食下之后,肠中充实而胃中空虚,这样迭相虚实,才能起到受纳、消化、传导的作用,正如《灵枢·平人绝谷》篇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如果传导失职,宿食粪便留滞,使胃和大肠但满不虚,便成为阳明病。

胃家之所以实,有患病之前津液即亏,感受外邪后未经任何治疗,即脾阴不足,胃家干燥,大便不行的,叫作太阳阳明;有病在太阳或少阳,由于治疗不当,津液消耗,人为地造成肠胃干燥而实的,叫作少阳阳明,有的由于阳气素旺,外邪入里化热与肠胃中的宿食粪便相结而成实的,叫作正阳阳明,这是最典型的胃家实。前二者为津亏里实,后者为热盛里实。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太阳阳明的证治 太阳阳明形成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津液素亏,感邪后未经治疗,自身津液调节受到限制,导致肠道更加干燥。反映在脉象上,寸口脉浮而芤,浮为阳有余,芤为阴不足,以有余之阳,消烁其不足之阴,津液内竭,大便即硬。此属脾无津液输布而穷约。另一种情况是胃气素强,胃强则化湿有权,小便必利。同时脾受胃强制约,不能摄持津液以滋润大肠,任其下趋膀胱,致大便硬而不行。反映在脉象上,趺阳脉浮而涩,浮为胃气强,涩即表示津液丧失。此属脾受胃制约,有津液也不能输布。

正因为脾津穷约或脾受胃制约,故太阳阳明又称脾约证。脾约证有一特点,即其人无热邪内结,所以即使多日不大便,也没有什么痛苦,故曰“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当用麻子仁丸治疗,方中麻仁、杏仁、芍药润脾滋阴,以治脾约;枳实、厚朴、大黄泻胃通便,以治胃强;白蜜为丸取其缓缓润下之意。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2.少阳阳明的证治 少阳阳明又称微阳阳明,并不是专指由少阳病转属的阳明病。凡是病在太阳或少阳,由于发汗或利小便等法治疗后,津液耗伤,肠道干燥,因而出现里实、内烦、大便难等症的都叫少阳阳明。其兼见内烦(如谵语、心烦等)的,治法同正阳阳明。这里所介绍的只是内无烦热,仅仅是排便困难的,当用导法,促其排便。

少阳阳明之内无烦热仅仅是大便难的,它和脾约一样,病理都是由于津液不足。但是两者的病机不同。脾约是津液素亏,少阳阳明大便难是津液由耗伤而亏。津液素亏的脉象或芤或涩;津液被耗的是一时性津液不继,脉不但不芤不涩,而且也不浮。在症状上二者虽然都无不适感,但脾约证津液自行恢复的可能比较少,必须用润肠药,而少阳阳明大便难则能有自欲大便的时候,当欲大便而难出时用蜜煎,或土瓜根、大猪胆汁等导而通之。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3.正阳阳明的证治 正阳阳明是宿食、燥粪与邪热相结,或不因外邪而宿食自结。与脾约、大便难相比,本证不是无所苦,而是兼有腹满、腹痛、潮热、心烦、谵语等症状,比脾约、大便难为重,也可以说是最典型的胃家实。

正阳阳明不仅仅是内实,也是内热。所以单纯用润法或导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通便之中兼泻热,故当采用下法。但因里热里实的程度不同,所以治疗就有缓下、峻下之区别,随宜选用三承气汤。下面把三方的作用和适应证分别介绍一下。

(1)调胃承气汤的运用:调胃承气汤适应于里热而不甚实,虽有结滞而未至大便坚硬的患者。用大黄去滞泻热,芒硝涤热,甘草和胃,其具体运用如下。

1)发汗后蒸蒸发热者:如第248条,太阳病仅仅三日,发汗不解,病人反蒸蒸发热。这不是表热而是里已化热,热自内达外,故蒸蒸发热,近之即热。因患病时间尚短,还不至形成硬便或燥屎,所以不用枳、朴,而用调胃承气汤。

2)里热谵语大便不硬者:论中105条曾举了一例病例:病伤寒已过两经,出现了谵语,又不时兼有轻微的腹泻,泻下黏溏不爽,手足不厥冷,脉调和。

应当这样分析:伤寒两经之后,出现了谵语,这是热邪已入阳明之府。但阳明病小便当数,大便当硬,决不应当腹泻,而今腹泻与谵语并见,泻下又黏秽不爽,这是辨证的关键。

如果本证的腹泻属于内脏虚寒,那么泻下物应当清澈鸭溏,而且脉搏当微,手足当厥。而今患者脉搏不微,手足不厥,可知并非内脏虚寒的自利,谵语是阳明里热里实,里热里实的腹泻只有在服用巴豆霜一类的热性丸药后才有可能出现。因为这类烈性丸药只能通便不能涤热,所以虽然腹泻,谵语亦仍然不止。这就说明本证虽然腹泻,仍是里热,所以仍然当用调胃承气汤荡涤肠胃之热。

3)胃中实热心烦者:因为胃络上通于心,故实热在胃能导致心烦。病在胃的心烦是自觉吐出才好,却又吐不出,能泻下才好却又泻不下,烦热郁聚,心中不宁,当用调胃承气汤微和胃气。

4)吐后伤津,胃中燥、腹胀满者:胃气以降为顺,若过用吐法,胃中转燥,腑气不降,腹部胀满。此非大满大实,故用调胃承气汤。

总之,调胃承气汤的应用,有时以涤热为目的,有时以去滞为目的,但去滞时,以病灶在胃而未至大便硬的最为相宜。

(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小承气汤的运用:小承气汤适用于里热不甚而大便已硬的患者。因小承气汤比调胃承气汤多枳、朴,少芒硝,涤热之力次于调胃承气汤和大承气汤,通便之力优于调胃承气汤,加大剂量则接近于大承气汤,具体运用如下。

1)谵语或心烦,大便已硬者:如250条太阳病经过汗、吐、下后津液耗伤,病人小便又数,津液不能还入肠中而致肠中乏津大便成硬,又热上扰心则微烦,这就是大便硬兼内热。又如213条因汗出多、胃中燥致使大便硬,又兼谵语是热上扰心。这两条大便都已成硬,都兼里热。调胃承气汤无枳、朴,不能行气开泄大便硬,心烦、谵语表示里已有热,又不是润法或导法所能奏效,故皆用小承气汤。

2)里热未潮,腹大满不通者:阳明病到了腹大满不通的程度必须攻下,如果热而不潮,就不能使用大承气汤,以防大泄大下造成下利不止,这时只可用小承气汤微和胃气,以为权宜之计。如208条就是这样。

3)虽已潮热,但脉证有弱点不任峻攻者:如214条,患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病由身热变为潮热,且出现谵语,这是邪热悉聚胃腑,可用大承气汤攻下。但大承气汤是峻下剂,必须脉沉实或沉迟有力才可使用。本证脉滑而快速急疾,突起突落,是假有余而真不足,是正气不足之脉,此时不攻不可,欲攻又不敢放手,才改用小承气汤。但此时小承气汤的用量,由六合改为一升,是和中寓攻的意思。

本条服小承气汤后有三种转归:①腹中转矢气的,是里有燥屎,可再服小承气汤一升以下其燥屎;②若不转矢气的,是里无燥屎,大便尚在初硬后溏阶段,即使小承气汤也不可再服;③服后微泻,第二日又不大便,滑疾之脉变为微涩之脉,是虚象暴露。这是因为与以小承气汤一升后,枳、朴用量虽较大承气汤为少,但也能伤其不足的正气,去其假而露其真,故脉变微涩,这已近于无水舟停,此时欲下不能,不下不可,故为“难治”。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大承气汤不能用,即使改用小承气汤也属孤注一掷。现今多用《温病学》增水行舟法,如增液承气汤等。学习本条要认识到滑而疾是大承气汤的禁忌脉,而不是小承气汤的主脉。

4)试探有无燥屎:燥屎结于肠中,顽固难下,所以病人潮热,又六七日不大便,就应考虑有燥屎。但有时难以诊断燥屎的有无,可用少量的小承气汤作试探(不足六合)。如果有燥屎形成,那么屎块相互积叠的空隙处,必有气体存在,服汤后就有矢气下出,这时可给予大承气汤。反之,若无矢气下出,那就是大便尚在初硬后溏阶段,即禁用大承气汤。如果误用大承气汤的话,就会伤残脾胃,致成胀满不能食或饮水则哕等变证。

5)服大承气汤后余邪未尽者:有的阳明病在服大承气汤症状消失后,不几天又发热,这是余热未尽,大便复硬。但已峻下过一次,虽硬量必少,亦不可再用大承气汤,只可予以小承气汤清除未尽之邪。

6)硬满在心下者:这是宿食在胃,不是燥屎在肠,不可用大承气汤,只可用小承气汤和之。如何分别使用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以及如何诊断燥屎,试以251条为例说明。

患者既无太阳表证又无半表半里的柴胡证,得病仅二三日即心下硬满,烦躁不安,可见是宿食结滞在胃脘。宿食内停,逐渐煎熬而成燥屎要有一段过程,一般需经五六日、六七日的时间。燥屎的形成也与小便有关,就是说小便利,屎已燥结,如果小便少,虽六七日不大便,也只能初硬后溏。除此以外,燥屎形成之后还有另一些特点,就是矢气上熏胃口,患者必厌食,甚则恶闻食臭,脉搏也必沉实有力。这样即可用大承气汤攻之,如仅仅二三日,燥屎的形成不可能那样快,而且硬满在心下,不在腹中,脉搏又非沉实有力,可见尚非燥屎,仍是宿食,因此只可微和,不任峻攻。故虽食欲尚可,亦只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令其小安。必待六日后,估计宿食渐成燥屎,再与小承气汤一升攻下燥屎。

硬满在心下是实在胃而不在大肠,故不能用大承气汤。实在胃,本当用调胃承气汤,但满而硬,又非调胃承气汤所能胜任,因此,也是小承气汤所主。学习本条,要注意领会以下几个问题:①燥屎是宿食逐渐煎熬积存而形成的;②燥屎的形成要有一段过程,条文中的二三日、四五日、至六日、六七日,虽不要看得过死,但都是诊断燥屎的参考日期;③心下和腹中,是宿食和燥屎结聚的不同部位;④小便利与不利,受食不受食,是燥屎和一般大便硬的区别。

总之,小承气汤的应用必须具备大便硬的条件。少用可以和胃,加大剂量可代大承气汤攻下燥屎。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矢转气者,慎不可攻也。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08下)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3)大承气汤的运用:大承气汤适用于里热甚而又大满大实。大承气汤是小承气汤加重枳、朴用量,又加芒硝。其煎法又是后入大黄,取其气锐行速,增强其泻下的力量。其具体运用如下。

1)通便泻热:凡用大承气汤下硬便,必须是在表证消失兼潮热、谵语、手足汗出,且无脉弱、脉滑而疾及阴津欲竭等弱点的情况下才可用之。其主证是大便硬且发潮热,二者缺一便不能用大承气汤。

2)攻下燥屎:燥屎是由宿食逐渐煎熬积存而成的异常干硬粪块,常滞留于肠道曲折处,大小多少不等,极顽固难下,有时虽腹泻,燥屎亦不下行。凡燥屎皆坚硬难下,不必兼潮热即当用大承气汤攻之。

燥屎形成可根据以下情况做出诊断:

①在谵语潮热的同时,患者厌食,甚则恶闻食臭,是燥屎阻滞,腑气不通,浊气上熏胃口,胃气不降所致,这与一般大便硬之尚能少进食者不同。

②谵语同时又周身汗出为有燥屎。因为谵语虽然也可见于一般的大便硬者,但大便硬者肠中必燥,肠中既燥必周身无汗,甚则皮肤干涩。如果身汗、谵语同时并见,这说明胃中有燥屎,肤表有风邪。本证虽也应当攻下,但是不可过早,必须过经(六天)之后,乃可攻之。因为过经之后,在表的风邪逐渐消失,在里的燥屎逐渐结实,才可攻之,否则就会导致风邪内陷,言语错乱。

③阳明腑证下后若患者心中懊而烦,腹部仍满或兼见其他燥屎特征,便是燥屎未尽,仍当用大承气汤。如果下后腹只是微满,其懊而烦,就是热邪内陷胸膈,其大便必初硬后溏,为栀子厚朴汤证,不可用大承气汤攻之。

④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为有燥屎。病人脐周攻逐疼痛,是肠欲传导而燥屎不动,由于燥屎内阻,上扰神明则烦躁,因传导不畅,燥屎时动时伏,故发作有时,燥屎内阻而致五六日病人不大便。

⑤大下后六七日又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为有燥屎。虽经大下,但宿食未净,余热未尽,六七日所进的食物由于传导不畅而滞留肠中,又与下后未尽之余热结为燥屎。

⑥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为有燥屎。病人小便不利,津液能还入肠中,不当大便难,若大便时难时易,这是结者自结,未结者旁流时出,再兼不定时的微热、喘冒、不能卧等症状时,就可诊断为燥屎无疑了。

⑦有的伤寒患者在六七日无明显的表证和里证,只是想大便却便不出来,身微热而目睛转动不灵活,视物不清,这是燥屎内结,热邪在里,消烁真阴的缘故。因为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目睛不和则是真阴将竭之势,这是燥屎的急下证。

⑧发热不休,汗多且急,汗随拭随出有不尽不止之势,是燥屎内结,里热炽盛迫津外越,津液将迅速涸竭,也是急下证。

⑨发汗后腹满腹痛更重,说明发汗后津液外出,燥屎内结更甚,已有无水舟停之势,稍一延缓,就可能下亦不通,也是急下证。

总之,大承气汤的应用必须具备潮热,大便硬或有燥屎方可用之。

(208上)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17)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4)禁攻下证:阳明腑证虽以下法为正治,但必须是邪热悉归于里,正气已无向外的趋势,且脉证俱实时,才可下之。再者,调胃承气汤和小承气汤缓下为和,大承气汤峻下为攻。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不禁用调胃承气汤和小承气汤,却禁用大承气汤。如果审证不确或方剂误投便能伤正或邪陷,甚至造成死亡。有以下情况者,都禁攻下:

1)胃阳素虚,食欲不振者:阳明病不能食有两种情况:一是内有燥屎,浊气上熏胃口,这属于实证的厌食。凡能形成燥屎的患者多是胃阳素盛,未病时本来能食,随着燥屎的逐渐形成而逐渐不能食,这样,攻下燥屎后即能食。一是胃阳素虚,胃纳不佳,这属于食欲不振的虚证,患者多未病之前即食欲不强,论中称“其人本虚”。这样的患者,即使有阳明证,亦当慎攻,若不顾平素体质,过用寒凉攻伐,则往往会导致胃败而发生哕的变证。

2)呕多者禁攻下:伤寒呕多是病机向上向外,也常是少阳未罢之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兼有一些阳明症状也禁用大承气汤。

3)心下硬满者禁攻下:心下硬满是宿食在胃,尚未形成燥屎,只可用小承气汤和之,不可用大承气汤峻攻。如果误攻则病轻药重,重伤脏气,导致“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下不禁”,为死证,但是也有素质壮实,峻攻后利止而愈者,此属侥幸,临床不可取法。

4)满面赤色者,禁攻下:阳明病若兼满面赤色,这是阳气怫郁在表,表证将解尚未全解,当先用熏法或小发汗法解外,然后攻下。若不先解外,迳用攻下,虽不至于出现严重的病变,但也往往损伤脾胃之气,因脾虚不能输津而致小便不利,内湿停留,内陷之热再与湿相合,就必湿郁热蒸,出现发热、色黄的变证。

总之,大承气汤是峻下剂,应用时要审证确切,万万不可妄投。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205)阳明病,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二)阳明经证

阳明腑证是有形之里实,经证是无形之里热。腑实可直指为肠胃实,而经证则不但不能说是肠胃实,也不能说是肠胃热,只能泛指为里热。由于里热外蒸,表里俱热,所以在《伤寒论》中原称三阳合病。由于表热来自里热,阳明为里,又为盛阳,因此,后世医家改称为阳明经证。其治疗原则是腑证当下,经证当清。

阳明经证既然是里热炽盛,表里俱热,所以表现为脉洪大有力或浮而滑大、身大热、自汗出等症。当用清热重剂白虎汤主治,以知母之苦寒滑润,合石膏之辛寒,泻热润燥,使里热消散。甘草、粳米调中,使清热而不伤脾胃。若误用汗、吐、下之后伤津化燥,出现口干舌燥、大烦渴欲饮水数升者,这不仅是热炽津伤而且也是壮火食气,当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再加人参益气生津。

口干舌燥、烦渴引饮,是热结在里,津液被伤的特征。在伤寒过程中若见到这一症状时,即使身无大热,也是大热入里,虽未经误治也是热盛津伤,即当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汤是清热重剂,必须在里热已盛,又无表邪时方可使用。如果仅仅脉浮尚未洪大,或身虽热而汗不出,便是里热还不太盛,表邪将解尚未全解,便禁用白虎汤。若用之过早,恐石膏、知母不但不能使邪热外透,反直趋大肠,可能造成寒中致泻之弊。

论中提到白虎汤的禁忌是“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但是脉浮、发热、无汗这几个症状不能割裂开来。譬如:脉仅仅是浮,尚未洪滑,其发热、无汗就属表证未解,这显然不是白虎汤证。只有脉浮大变为洪大,身热、自汗等症才属于白虎汤的典型症状。但再进一步发展,当热炽津伤之极,出现口干舌燥时、就会身虽热而汗则少,甚至周身干涩无汗,甚者热结于里还能身无大热,四肢厥冷或通体皆厥,脉也必沉滑或沉伏。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舌赤、苔黄、尿赤等症,就要毫不犹豫地使用白虎汤清里热。要知道,用四大(大热、大渴、汗大出、脉洪大)作为用白虎汤的依据,这只是为初学者作典型示范,若被四大限制住,那就错了。

热结于里,有的也可出现时时恶风或背恶寒等症,这需要和表未解相鉴别。如果有口干舌燥、渴欲饮水数升、心烦等症就是里热已盛,此时即使恶风寒,也不可误认为是表证。由于热结在里,阳不外达,故有时恶风有时不恶。其恶寒也只限于背部,程度皆很轻微,与表证未解的经常恶风,通体恶寒者是不同的。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三)阳明中风

阳明中风是指阳明经证或腑证尚未定型之前,化热化燥的一段过程,在这段过程中所出现的症状和治则与经、腑证都有所不同,而且也不一定是所有的经证和腑证所必须经过的。所以阳明中风证也在腑证、经证之后专门提出来讨论。

阳明病化热化燥的迟速和最后达到里热里实的程度,取决于患者胃阳的盛衰。胃阳素盛,化热化燥迅速,即为阳明中风;胃阳不足,化热迟缓,化燥费力则为阳明中寒。阳明中寒,下面再作专题介绍。

1. 阳明中风的证治 风为阳邪,阳明又为盛阳。阳明中风是从病的开始就以风热的形式由表及里,化热化燥向里发展。由于这一过程是由表证向里证发展的中间过程,所以必具有阳明里证的初步症状,如口苦、咽干、腹满、微喘等和表证残留的症状如发热、恶寒、脉浮而紧等。

既已出现了口苦、咽干,说明阳明已在化热化燥,把198条和221条结合起来,可以看出阳明中风的发展是由口苦咽干、发热恶寒,进一步变为口干咽燥、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等。这就证明阳明中风从一开始就以化热化燥的趋势发展着。阳明中风切忌发汗,若误发其汗,津液被动,热势更炽,则出现躁动不安,心中闷乱以至神昏谵语的症状。更忌温针,恐助热伤神,导致怵惕、烦躁不得眠等症。

阳明中风虽已形成了腹满。但脉浮紧,说明热势弥漫于内外,热而未实,故不可用下法,误下则弥漫之邪不会消尽而腹满也不会消除,同时重伤津液可能出现小便难或身热不去、心中懊、饥不能食、手足温、但头汗出等热陷胸膈的症状。

阳明中风从一开始就以化热化燥的趋势发展着,这就和能明显分出表里阶段的并病不同,不能采取先汗后下法,也与一经为主,同时波及它经的合病不同,不能分清哪些症状为主,哪些症状为次。这就需清里透表,表里兼顾,以栀子豉汤为主方(今可采用三黄石膏汤等)。也有里已大满,邪热壅闭于三阳经络的,栀子豉汤又无能为力,可采用针刺法辅助治疗。现以231条为例,说明如下。

病人脉弦浮大而短气,全腹膨满,胁下疼痛连及心下,若久按则觉气息不通、鼻干、无汗、小便难、嗜卧、两目及全身发黄、日晡潮热、时时哕、耳前后皆肿。

分析:弦为少阳之脉,浮为太阳之脉,大为阳明之脉,说明风热已波及表、里、半表半里。手足少阳经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风热波及少阳,故耳前后肿;足少阳胆经布胁肋,是动则病心胁痛,故胁下及心痛;三焦不利则小便难;表未解则全身无汗,无汗使热不外越,小便难使湿无出路,湿热郁蒸故发黄;足阳明经脉起于鼻,下循腹里,热在阳明经络,故鼻干;热在肌肉,故身重、嗜卧;里气壅实,故腹满;腹满使气不能下达,故短气,按之则气更不畅,故久按之气不通;热入阳明之腑,故潮热,里热不得下泄而上冲,故时时哕。

综上所述,本病是阳明中风,病机是经络闭塞,表邪未尽,湿热不能宣泄所致。本证的腹满是主证,小便不利是关键,若用汗法则对严重的腹满不宜,用下法则对表邪不宜,故拟采用刺法,针刺利小便的穴位,使小便通利,腹满减轻,再酌情用药。针刺后可能有两种转归:一是刺后小便渐利,腹满减轻而外证未解,可再继续观察治疗外证。刺后十余日少阳脉证未解的,可与柴胡汤枢转少阳,使邪从外解。若少阳证已消失,仅仅脉浮,可与麻黄汤以解肤表之邪。另一方面,若刺后小便不但不通利,反而不尿;腹满不但不减,而且加重;时时哕变为连续不断地哕。这就是胃气已绝的不治之证。

阳明中风除上述表里合邪者外,又有风热独中于阳明经络的,特点是不恶寒,食欲可,头眩晕而不痛。有兼咳而咽痛的,也有不咳、咽亦不痛的。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症状。不恶寒是邪不在表,能食是邪不在里,足阳明胃脉至额颅,寒主痛,风主眩,风热袭于阳明经络故头眩而不痛,又因足阳明之脉上膈挟咽,风热循经上壅,犯肺则咳,其人必咽痛。风热不上壅,其人不咳,咽亦不痛,据证分析应疏风散热,宣解气分为宜,可用辛凉轻清之剂。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2. 中风的转归 阳明中风,除非里气过于壅实,气机阻塞过甚,未及定型即归于死亡者(231条)外,其发展变化的结果不是入腑成实,就是入经化热。其入经入腑,201条提出脉证,作出诊断。

如果脉浮而紧,紧是敛束之脉,说明热势由外向肠胃内迫,必将出现日晡潮热的腑证热型,其腹满亦必逐渐加重,由微喘变为喘,以至短气。定型为腑证之后,脉亦必由浮紧变为沉实。

如果脉但浮不紧,是热势由里外蒸,必由无汗而盗汗(仅在夜间卫气行阴之时,表不固而汗出),由盗汗而自汗;口苦咽干亦必进而为口干咽燥,以至渴欲饮水。定型为经证之后,脉亦必由浮变为洪大。

阳明中风既已定型为经证、腑证,治法即采用清、下二法。

(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四)阳明中寒

前面提到,阳明病化热化燥的迟速和最后达到里热里实的程度,取决于患者胃阳本身的盛衰。胃阳素盛者化热化燥迅速,其所出现的症状,就是前面所讲的阳明中风。若胃阳不足的患者,就必然化热迟缓,化燥费力,其结果就会出现一些极不典型的症状,这些就叫阳明中寒。

阳明病之所以形成中风、中寒,其关键取决于患者胃阳的盛衰。观察胃阳盛衰最可靠的方法是根据患者平素食欲的强弱做出诊断。阳明中风的患者,胃阳素盛则食欲正常,初病时仍然比较能食;而阳明中寒的患者,其人平素即食欲不振,受邪后则食欲更差,甚至不能消水,以至水阻气逆,饮水则哕。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阳明中寒有许多类型,现列举如下。

1.大便不能成硬,却溏硬混杂而成“固瘕” “固瘕”即溏、硬混杂的大便。阳明病本当大便硬,但胃阳不足的患者,阳衰不能泌别水谷,必小便不利,因小便不利,水湿留滞肠中,不能化燥,就会使大便初硬后溏或溏硬混杂成为固瘕。这种患者也能手足濈然汗出,但与阳明腑实大便硬的手足濈然汗出的病机迥然不同。阳明腑实大便硬的手足汗出,是由于肠中已燥,没有足够津液供给全身作汗,仅有少量津液蒸发于胃所主的四肢之掌心和足心;而阳明中寒的手足汗出是由于胃阳不足,没有足够的阳气蒸发于全身,仅能蒸发于胃所主之四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见症,如大便硬的小便当数,周身必干涩无汗且兼潮热、舌苔黄燥等;而阳明中寒者不发潮热,小便不利,皮肤不干涩,舌淡苔白。二者根本不同。

2.蒸不出汗来却身痒如虫行皮中状 阳明外证,本当身热汗自出,但有的患者阳气虽向外蒸发,却蒸发不透,不见汗出却觉得周身发痒,好像虫在皮下爬行似的,这是阳气久虚的缘故。

3.虽已腹满却燥气不足,湿气有余,热与湿合,欲作谷疸 阳明病本当腹满,但阳明中寒的腹满不是由于里实,而是由于里阳不足,化湿无权,以致小便不利,内湿停留所致。这种腹满,只能使热与湿合,形成发黄的谷疸病,不可能形成大便硬。既然不是大便硬,所以即使下之也腹满如故。谷疸将成,临床也有其前驱症状: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和小便难等。因为脉迟为中阳不足,脾脏虚寒,脾虚不能化谷,所以不能饱食。饱食之后郁聚胃中,由胃络影响于心,就要发烦。小便不利,内湿停留就能发黄。由于食谷即眩,故这种发黄叫作谷疸。

4.胃寒生浊,食谷欲呕 三阳病都有呕逆症出现,但病机不同。太阳病的呕逆是表邪外束,胃气不舒,临床上除了有发热、恶寒、体痛等表证症状外,其呕吐的症状比较急迫;少阳的喜呕,是半里之邪犯胃,除发热外还兼口苦,两者皆与进食关系不大。而阳明中寒之呕,是不食不吐,只有进食后才泛泛欲吐,这就可确诊其病位在胃,与太阳、少阳无关,所以说:“属阳明也”。这是胃寒生浊,进食之后,寒浊得热欲散,所以患者每于进食之后即泛泛恶心。当用吴茱萸汤主治,以吴茱萸温胃降浊,生姜和胃止呕,人参、大枣扶正安中,共奏温胃散寒降逆之功。

但用吴茱萸汤治这样的阳明病要注意服药后的反应。若邪在中焦,服吴茱萸汤后,寒浊必散而下行,症状即可好转。若邪在胃之上口,就可能溃而向上,这样必呕吐更剧。但吐后寒浊消失,症状好转得更快,这和服栀子豉汤“得吐者,止后服”的道理相同,必须预告病家,以免发生恐慌和疑虑。旧注有的说“得汤反剧”,是用药的错误,这是不对的,也有人说“属上焦也”就不是“属阳明”,这也是不对的,因阳明本身就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焦。如《难经·三十一难》之“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属上焦也”,即属胃上口的意思。因此,不能把上焦和阳明对立起来。

5.水邪随胃阳的时盛时衰而时上时下 有的阳明中寒的患者由于中气虚寒不能化热,蒸发无力,周身无汗,无汗则水湿下趋,小便即利,阳气既虚则水气易泛滥,二三日即犯胃则呕,犯肺则咳,同时发生头痛,阳不外达则手足厥冷。但有时阳气振作,寒邪潜伏,又能不呕不咳。这样,头也不痛,手足也不厥。本证的正邪胜负,应从呕上来认识。因为,如果不呕,就是胃阳充实,咳、厥、头痛也都不至于出现。反之,胃阳不振则呕、咳、厥、头痛即随之而来,病情的变化始终以胃为主。故知是胃阳不足,属于阳明中寒。

6.阳气渐盛,驱邪外出,狂汗而解 阳明中寒虽然能出现小便不利和有水气的症状,但水气还不至于下趋大肠,这样大便虽然不能成硬,也不至于下利,这就说明阳气不足仅仅是相对的。不仅如此,如果阳气渐积渐盛,谷气充实,还能迫使水气向外透达而作汗。谷气夹水气向外透达时,必翕翕如有热状;迫及关节,骨节必觉疼痛,脉象必紧实有力。蓄极得通,患者即可出现发狂般的战汗症状,汗出之后,阳气得通,寒邪即随之而解。以上诸证都是中阳素虚,燥气不足,有的已接近于太阴病,只是尚未出现吐利等太阴病症状,故仍归属于阳明病(这些病实际已属于杂病的范畴)。治疗时慎用清、下二法,应助阳化湿,温胃散寒。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