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报告,如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多次感染,每次均需报告,对疑难感染病例可扩大会诊。发现问题及时与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沟通,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一)监测目的

1.通过日常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的监测,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谱、抗菌药物的应用等,促进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与改进。

2.在掌握了全面综合性监测资料的基础上,为开展目标性监测打下基础。

3.根据医院收住患者的情况,开展前瞻性调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4.评价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价,包括消毒、灭菌、隔离措施效果,一次性医疗用品等的质量评价。

5.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提供医院感染的资料,为加强和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监测类型

1.全面综合性监测 对医院内所有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环境、各种侵袭性操作等)进行全面系统监测,以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现状、管理现状。

2.目标性监测 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等,以及按感染的重要性、造成经济损失的多少采取的从优监测,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迫切需要解决的医院感染的难点、热点问题上,以达到更有成效的控制和预防感染的目的。

3.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利用普查或抽查的方式,收集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一时点或时段),调查病例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数量,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三)监测及报告

1.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医生落实相关职责,必须对住院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2.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主管医师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初步诊断,以及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报告,如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多次感染,每次均需报告,对疑难感染病例可扩大会诊。

3.对于发现散发病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及时组织主管医师、护士明确诊断,查找感染原因,共同进行病例分析,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明确诊断后应及时由主管医师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表2-1),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按照本院传染病报告制度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告疾控科。

6.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师报告科主任,会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必要时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院内专家参与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做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诊断的按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报告。

7.病房主治医师督促本科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病原学统计、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培养情况进行登记。

8.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沟通,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9.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登记、汇总、分析、上报,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各临床科室,通过《医院感染管理通讯》书面汇报和反馈。

10.相关率的计算如下。

表2-1 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