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终患者心理变化与护理

临终患者心理变化与护理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是临终患者护理的重点。少数患者可引起心理突变而采取自杀行动。对临终患者的这种“愤怒”,应该看成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是一种求生无望的表现。切不可以“愤怒”回击“愤怒”。患者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注意安全,及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注意心理疏导和合理的死亡教育,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掌握患者千变万化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

美国精神病学家库布勒·罗斯博士(Dr.Elisabeth Kubler-Ross)将患者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期的心理反应分为5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及接受期。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是临终患者护理的重点。其心理发展大致经历以下5个阶段,见图16-1。

图16-1 库布勒·罗斯晚期患者心理发展的5个阶段

(一)否认期(denial)与护理措施

当患者间接或直接获知患不治之症时,他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没有接受自己疾病严重性的思想准备,认为是误诊,企图逃避现实。有的患者直至死亡仍处于否认期,但大部分患者几乎很快都能渡过。少数患者可引起心理突变而采取自杀行动。

对此期患者,护士不可将病情全部揭穿,也不要对其撒谎。应与患者耐心交谈,认真倾听,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对病情的询问,在交谈中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逐步面对现实。经常陪伴在患者的身边,注意非语言交流技巧的使用,尽量满足患者生理方面的需求,而时刻感受到护理人员给予的温暖和关怀。同时也要防备少数患者心理失衡,以扭曲方式对抗此期的负重感。

(二)愤怒期(anger)与护理措施

当患者经过短暂的否认而确定无望时,一种愤怒、妒忌、怨恨的情绪油然而起“为什么是我?这太不公平了”“我为何这么倒霉”,于是把不满情绪发泄在接近他的医护人员及亲属身上,以发泄他们的苦闷与无奈。

对临终患者的这种“愤怒”,应该看成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是一种求生无望的表现。作为医护人员要谅解、宽容、安抚、疏导患者,允许患者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内心的不快,但应注意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切不可以“愤怒”回击“愤怒”。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给予其宽容、关爱和理解等心理支持。

(三)协议期(bargaining)与护理措施

患者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他们常常会表示:“假如你给我一年的时间,我会……”为了延长生命,患者会提出种种“协议性”的要求,希望能发生奇迹。有些患者认为许愿或做善事能扭转死亡的命运;有些患者则对所做过的错事表示悔恨。此期患者变得和善、宽容,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努力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士应看到这种情绪对患者是有益的,他能提供合作,延缓死亡的日期。因此,要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要,即使难以实现,也要做出积极努力的姿态。但患者的协议行为可能是私下进行的,护理人员不一定能观察到,在交谈中,应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尊重患者的信仰,积极引导,减轻压力

(四)忧郁期(depression)与护理措施

尽管采取多方努力,但病情日益恶化。患者产生很强的失落感,表现为:“好吧,那就是我!”极度悲伤,抑郁寡欢。此时患者可能很关心死后家人的生活,同时急于交待后事,要求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由他喜爱的人陪伴照顾。

对这期患者,允许其哀伤、痛苦和诉说他的哀情,并耐心倾听,不断鼓励与支持患者增加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给予精神支持,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安排亲朋好友见面、相聚,并尽量让家属陪伴身旁。注意安全,及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注意心理疏导和合理的死亡教育,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若患者因心情忧郁忽视个人清洁卫生,护理人员应协助和鼓励患者保持自我形象和尊严。

(五)接受期(acceptance)与护理措施

“好吧,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对吧”经历一段忧郁后,患者的心情得到了抒发,面临死亡已有准备,患者表现极度疲劳衰弱,表情淡漠、安详,少言,情感减退,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常处于嗜睡状态,静等死亡的到来。

护士应尊重患者的信仰,延长护理时间,让患者在平和、安逸的心境中走完人生之旅。

临终患者心理活动的5个发展阶段,并非前后相随,而是时而重合、时而提前或推后。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掌握患者千变万化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