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调与三调合一概述

三调与三调合一概述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形形色色的气功功法均由此三调所组成,其区别只是三调的组成搭配不同,但三调缺一不可。这也是为了使肢体更加舒展和舒适,如果双臂紧夹在一起,气血的周流必然会受到影响。其作用主要是将腰部的脊柱伸直。双脚的脚型有内八字、外八字和平行式三种。外八字即脚尖外展式站立,这种姿势的灵活性强。盘坐及跪坐双下肢均有压迫,练功后应轻轻拍打按摩之,使气血周流顺畅。

一、三调操作

三调是气功操作的基本技能,包括调身、调息、调心。形形色色的气功功法均由此三调所组成,其区别只是三调的组成搭配不同,但三调缺一不可。三调实际上包括了人可以自主调节自身的全部内容。

1.调身 是调控身体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操作活动。

调身的意义在于使身体的状态与练功所要求的境界相应。例如练静功时身体须保持某一固定的姿势,这与进入静定的气功境界相应;而练动功则多与疏通经络、调动内气运行的气功境界相应。另外,一些特定的姿势、动作本身也具有不同程度的保健及治疗作用。

调身的内容包括外在操作和内在操作两大部分。前者是肢体外在间架、位置的操作;后者是肢体内在感觉、关系的操作。

内在操作比肢体外在的间架、位置操作要细微,且通常从外在的动作上不一定看得出来,故较容易被忽视。但内在操作很重要,因为在练功过程中练功者并不能直接看到自己的整体外部动作,而只能通过对运动中肢体内在感觉、关系变化的把握去调控它们。因此,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以下简述主要用于静功的内在操作,这些操作一般在开始练功时按从头到脚的顺序进行,其中的一些原则要领也适用于动功。

(1)头颈:头正颈松是基本要领,还包括收视返听、舌抵上腭等。

头部要正直。一些功法中常提到“头如悬”或“悬顶”,即是说头顶正中好像被一根线向上牵着,这样头部自然就正直了。但头如悬所包含的意义还不仅于此,它还含有颈部舒松的意思。因为头被线牵起来了,便减轻了颈部的压力,颈椎可以松开,有利于督脉的畅通。然而头部的正直又不是绝对的,实际上有些微微前倾,操作时只须把下颏稍稍向内收些即可。因为头部完全竖直时,颈椎是压缩的,不能伸展,唯有头部略前倾,颈椎才能充分展开。另外,下颏微收和头部微前倾与含胸拔背的操作也有密切关系,这在谈到胸背操作时还要提及。

收视返听是将视觉与听觉从向外转归于自身,对外界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目为练功之要窍,目不乱则神可收。收回视觉,既断幻觉,又阻外界光亮,可以专心练功。目应闭而不紧,紧闭则光黑过暗而昏;不闭则神露过明而弛。故练静功大都要求双眼轻闭,初练功容易困倦或意念散乱时,可露一线微光。目光一般要求平视或略微下视,例如目视鼻准。这里视线的要求与睁眼或闭眼无关,但与意守有密切联系。例如,意守丹田和内视丹田的操作有类似之处。一般说来,站式多要求平视,有些功法还要求目光略高于平视。坐式的目光可稍下视,当然平视也可。返听是收回听觉,有多种方法。例如可以听自己的呼吸,即所谓“听息法”,由于练静功时呼吸并不发出声音,因此“听息”是听无声,而不是听有声。如果听到了无声,听觉即回归于自身,此乃练功之佳境。这正是练功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口要轻轻闭合,舌应自然置放。许多功法,尤其是道家气功,要求舌抵上腭。舌抵上腭又称“舌柱上腭”“柱舌”等,是舌自然的轻轻抵于上腭,应抵在上腭与牙齿的交接处,轻触即止,并无抵抗之意,使任督两脉交通。练功达到一定程度,舌抵上腭之力自然加大,那是功夫进展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不应故意追求

头部的形体操作还须注意舒展眉头和放松面部肌肉。这不仅仅是形体操作问题,还直接与情绪操作有关。许多静功功法都要求面带微笑,其微笑即表示轻松愉快的情绪。而愉快的情绪在形体操作中的体现就是眉舒面和。微笑并不要求真笑出来,而是要有一点笑意,嘴角不那么紧绷,面部表情安详舒缓,自然愉悦。

(2)上肢:松肩坠肘是基本要领。

首先是肩一定要放松,要自然垂下来,绝对不要耸肩。耸肩不但使肌肉紧张,而且直接影响气机下沉,有碍于腹式呼吸的形成。耸肩在站式练功双臂抬起时比较容易发生,尤其是抬臂过高的时候。因此站桩时无论抱球还是托球,手臂的位置一般都要求放在膻中与下丹田之间。

坠肘是指两肘下垂,不可用力挺紧,它是松肩的延续。松肩不仅是肩膀的放松,而且要顺势松到肘。整个肩臂放松了,坠肘就可以自然形成。无论是站式还是坐式,肘部都常常是肩臂下垂之力的一个支撑点和转折点。坠肘的操作,就是勿使这个点上移。

另外,在站桩时,大都还有虚腋的要求,即双臂不要贴在两胁上,应该分开。这也是为了使肢体更加舒展和舒适,如果双臂紧夹在一起,气血的周流必然会受到影响。

(3)胸背:含胸拔背是基本要领。

含胸是使胸三角(天突与两乳头连线组成的三角)放松,使呼吸顺畅,有利于气机下沉,形成腹式呼吸。拔背有利于脊柱伸展,使督脉更为通畅。含胸的操作与下颏内收和松肩有直接关联,收下颏时胸部自然就会往里收一些。练功所要求的含胸,胸部内收的程度很小,只要不故意挺胸,再加上下颏微收与松肩就足够了。

含胸与拔背的操作是同时的,含胸的程度决定了拔背的程度。含胸过度就不是拔背而是驼背了。拔的意思是挺拔而不弯曲,故含胸拔背操作正确时,脊柱基本上竖直。脊柱在腰背部存在生理弯曲,含胸拔背的结果是部分抵消这个生理弯曲,因此这时脊柱的竖直程度比日常要更大一些。且由于下颏微收,脊柱在颈部的生理弯曲也被抵消了一部分。故练功中脊柱从上到下都能充分伸展。

(4)腰胯:伸腰沉胯是基本要领。

无论是站式还是坐式,伸腰沉胯的操作都十分重要。伸腰是腰部要伸展开,挺直,不能塌腰。其作用主要是将腰部的脊柱伸直。注意伸腰不是挺肚子,腹部还是要略向内收。沉胯是胯部要向下坐,坐式练功要求臀部略向后突出,就是为了更好地沉胯。站式练功要求臀部如坐高凳,用意也在于此。伸腰沉胯除有利于伸展脊柱外,还使身体的重心能够落在下腹,即使是站式,也可将身体的重心下移,这就非常有利于气沉下丹田。

(5)下肢:轻松安稳是基本要领。

站式时,在能够保持直立的前提下,两腿要尽量放松,双膝应微曲,曲的角度以不超出足尖为限。双脚的距离一般要求与肩同宽,五趾微微抓地。双脚的脚型有内八字、外八字和平行式三种。内八字即脚尖内扣式站立,这种姿势站立稳固。外八字即脚尖外展式站立,这种姿势的灵活性强。两脚平行式站立又称马步桩,比较符合人体生理的自然姿势,较少人为造作。

另外,站式练功时下肢(连带整个身体)并非完全挺直不动。一般情况下,会有些微微的晃动,这不是站立不稳,而是站立的更稳。而且,微有晃动的站立比完全静止的站立要省许多气力,比较轻松。坐式时下肢可以比站式时放松。平坐时双脚脚型的安排同站式。盘坐及跪坐双下肢均有压迫,练功后应轻轻拍打按摩之,使气血周流顺畅。

2.调息 是调控呼吸的操作活动,也称炼气,又称呼吸、吐纳等。

调息的意义在于通过调控呼吸而孕育和引导内气,这是进入气功境界的重要操作环节。呼吸与内气直接相关,通常练功过程中随着日常呼吸的逐渐减弱,内气的活动逐渐加强。一吸一呼为一息,其中尤以呼气与内气密切相关,内气多随呼气而生发运行。

调息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呼吸形式的操作,包括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胎息,即按入静的需要将自然呼吸逐渐过渡到胎息。二是出入气息的操作,即将呼吸之气息“调柔入细,引短令长”,使之绵绵不已,若存若亡。这两个方面互相关联、相互作用,呼吸形式的改变可以引导气息出入的变化,反之亦然。

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呼吸形式可以做适当调整,而出现一些特殊呼吸形式,如停闭呼吸、提肛呼吸、发音呼吸等。停闭呼吸是指吸气、呼气之间或一次呼吸之后停顿片刻再继续呼吸的方式,例如吸—停—呼、呼—停—吸、吸—停—吸—呼等。提肛呼吸指吸气时有意识地使会阴部肌肉收缩,呼气时放松会阴。而发音呼吸则是指呼气或吸气时配合吐字发音。

对于呼吸气息,古人认为有四种形态,《大安般守意经》中说:“息有四事,一为风,二为喘,三为气,四为息。有声为风,无音为气,出入为息,气出不尽为喘也。”《童蒙止观》一书还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相也。云何为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为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云何为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

呼吸气息操作的风相、喘相、气相和息相在练功中各有所用,未必有高下之分。气相是人们自然呼吸时的气息出入之相,其特点是出入无声,但呼与吸之间的转折分明且有少许停顿。风相是需要加大呼吸气息量时的气息出入特征,此时呼吸气息的出或入均带出如风吹过隙之声,故以风名之。喘相在练功中的运用是指有意操作的张口抬肩、气息出入粗旷有力的呼吸气息之相,例如某些武术气功中发力之前的呼吸。

出入气息的息相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就是深、长、柔、细,微煦而绵绵不绝的呼吸。这里绵绵不绝的意思是吸气与呼气之间的转折没有痕迹,如同高手拉提琴换弓时琴音不间断一样。这个转折如果有痕迹,呼和吸之间就必然会有间断,气息就不可能绵绵不绝了。古人检测这种形态的气息出入时,将一根羽毛放在鼻孔前,以“鸿毛可以不动”为准。按现代研究,已知平常人每分钟呼吸是16~20次,而练静功时可以减到每分钟l~2次,甚至数分钟一次,此时的呼吸次数减少但并不闭气,即每次呼吸之间没有停顿,仅是呼和吸的时间均已大大延长。

练静功所要求的呼吸气息形态大都是最后一种,即息相,前三种一般应避免。因为“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只有“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息相,才有益于进入高层次气功境界。日常人们的呼吸气息大约在风相和气相之间,要想把日常的呼吸调为息相,需要有一个锻炼过程。在此调息操作过程中,要以“勿忘勿助”为原则,既要主动去调整呼吸,使其向深、长、柔、细,绵绵不绝的方向变化,又不可故意憋气,勉强去做,须用意不用力。练功过程中出现的胸闷、头晕、劳累等不适,多与呼吸气息的操作不当有关。

待调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气息的控制过程就有可能由有意识变为下意识。此时意识对呼吸已并不专门予以注意,只是跟随即可。有的书称有意识控制呼吸的过程为“调息”,而对无意识非主动控制的呼吸,则称为“息调”。

3.调心 是调控心理状态的操作活动,也称炼神、炼己等。

调心的意义在于改变日常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进入气功境界所需要的意识状态。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活动属外向性,练气功则需要将意识活动转为内向,从而导致了意识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变化。调心通常又是三调中的主导因素,调息和调身往往需要在调心的指导下进行,直至进入三调融为一体的气功境界。

调心的内容包括意念性操作和境界性操作两个方面。前者是有意的、主动性操作,后者是无意的、伴随性操作。二者的相互关系是:稳定的意念性操作有助于形成境界,而特定的境界往往会产生与其相应的意念。

(1)意念性操作:指练功中引导和形成特定意识内容的操作。这类操作中最普遍的是意守、存想和入静。

①意守:是在主观感觉上将意识移置于某一现实事物的心理操作活动。所谓“移置”,是迁移、放置之意,即将意识从头脑中移出,自然安放于意守的事物。古人所谓将心神“轻轻地放在那里”即是此意。

意守过程中放置意识的具体事物被称为意守的对象。意守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上或身体内的,一类在身体以外。前者可以是身体的某一部位或者某种行为,例如丹田穴、百会穴或者呼吸活动、气感动态等。后者通常是外界的景物,例如远山或者松树。意守的目的在于排除杂念和诱导感受。排除杂念是以一念代万念,即固定一个念头以截断纷坛的思绪;诱导感受是以意守对象的部位、性质为起因,引发相应的感性经验。排除杂念、以一念代万念的心理操作活动可以安定情绪,去除妄想,稳定意识状态;而由意守对象的部位、性质等特征所引导的感性经验更有直接影响人体气机运行的作用。气功理论认为,意到气到。例如,意守丹田可以使气机下降,而意守百会则效果相反。又如意守远山时视野辽阔,可使人心怀坦荡、气机宣畅;而意守松树给人以挺拔、肃穆的影响,使气机凝重、下沉。这些由意守对象的部位、性质所引发的身心效应,使意守过程从心理操作活动转化为心身操作活动,这正是意守得以影响和调节心身状态的机制所在。

从心理操作活动的特征上考虑,意守与心理学中的注意有性质上的区别。注意是意识活动的指向与集中,其指向性使意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表明反映的对象和范围;其集中性使意识对被反映的对象产生明晰、深刻的认识,表明反应的程度;故注意是意识反映事物的活动。意守则既无须指向又无须集中,因为意守的操作并不反映事物,而只是变换意识本身存在的位置。例如,意守丹田并不是去认识丹田,而是让意识从存在于头脑转变为存在于丹田。因此,意守是意识自身的移位活动。在气功锻炼中,意守不要求对所意守事物产生认识,而只要求将意识“轻轻地放在那里”,即所谓“似守非守”,因为意守的目的不在于认识意守对象的本质,而在于借助意守对象的单一性和感性特征以排除杂念和诱导感受。例如,意守丹田并不是要认识丹田的形象或本质,而是要借以驱逐其他念头和诱导丹田的气感。因此,注意注重理性而意守注重感性是二者的又一区别。

但意守的操作需要由注意引导,以确定意守对象的位置,并帮助意识移置于该处,然注意一旦完成了其引导之功,就须隐退,让意识自然地存在于那里。学练气功时,应认清意守与注意的区别与联系,有不少练功者进步缓慢的原因就是将意守操作为注意,引起“着相”(意识胶着于固定的形象)的偏差,也诱导不出应获得的感性经验。

②存想:是意守想象中事物的心理操作活动,亦称观想。

存想与意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存想的对象与意守的对象有质的不同,存想的对象是想象的,而意守的对象是实有的。其联系在于二者都是将意识安放在意守对象上,但存想是想象加安放,意守仅仅是安放。存想的对象大都是练功者所熟悉的情景、事物,或者是所崇敬的偶像。由于摆脱了实有事物的束缚,存想的对象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例如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景物。因此,存想对象的范围要远远大于意守,凡可以想象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存想的对象。《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介绍了存想五脏光色以治病的方法;武术气功中意想增加力量的意念,如推山、托天门、拉九牛等;日常气功锻炼中抚球、按气、贯气、排病气、气热如火、气寒如冰、气利如剑、气柔如绵等意念,也属于存想的范围。

存想的目的与意守相同,即排除杂念和诱导感受,但存想更强调后者。由于不受实有事物的局限,存想对象的设计和选择能够更加充分地考虑到诱导特定感受的需要,从而增进了诱导感受的针对性,也提高了诱导的强度。

存想影响和调节心身的作用从机理上与意守相似,但由于诱导感受的能力有所加强,存想的这些作用要大于意守。此外,当存想的对象是存想者所崇敬的事物时,存想者对于该事物的影响更处于不加分析判断、完全接受的心理状态,这又会大大加速诱导感觉的过程,加深诱导感觉的强度,从而更快地进入所需要的意识状态。

③入静:是逐渐消除一切思维活动的心理过程。

应注意消除思维活动并不等于消除意识活动,意识活动中除思维活动外尚有其他内容。入静所要达到的恬淡虚无的气功境界,即是没有思维活动的意识空白状态。意识的空白并不是意识的消失,意识仍然存在,只是没有任何意象,空白的意识境界仍然是孕育着潜在活力和生机的境界。气功古籍中常说入静的境界不是“顽空”,不是“死寂”,而是“如如不动”“寂而常照“, 这里的“如如”和“照”就是对生机与活力的描述。

由于思维活动须借助于各种意象进行,消除思维活动就意味着消除意识中的各种意象。对初学者来说,如果一下子忘却所有的意象有困难,入静的操作可以从意守开始。但此时的意守应注重发挥其以一念代万念的作用,而不去利用其诱导心身感受;待意象单一的境界已经形成并且稳定之后,再忘却这唯一的意象,便可以入静。另外,入静过程是思维活动逐渐中止的过程,就这一过程的心理操作强度而言,呈逐渐减弱的趋势,这与意守、存想都不相同。如果在入静的过程中感到需要刻意地操作才能维持其状态,那就不对头了。

入静的成功与否和情绪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情绪激动时必然浮想联翩,而浮想联翩意昧着各种意象纷至沓来,要排除它们显然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点,入静也可以从安定情绪人手,情绪平静下来,思绪也伴随着平静;而当情绪平静至极点时,入静的境界便已随之到来。

入静影响和调节心身状态的机理与意守、存想不同,它不借助于设置特定的意象来诱导心身体验,而是立足于排除一切意象和意识活动所引起的直接的或潜在的心理、生理影响,使心身回归于完全自然的状态。而心身一旦达到完全自然的状态,其障碍或不适就可能得到自然的调节而趋于康复。故练功入静的过程就是排除非心身自然影响因素的过程,只要操作得当,入静对心身必会产生良性效应。

(2)境界性操作:是练功中对整体意识状态即意识境界的把握过程。这类操作是伴随性的,它不是主动引导的过程,而是顺其自然的过程,如水到渠成。

无论练功时采用意守、存想还是入静的操作,在练功的全过程中,意识境界的逐渐深化会显示出不同的阶段和层次,依意念性操作的不同目的和方法,意识境界的演进变化也不尽相同。

①意守、存想的意识境界:意守和存想意识境界的演化可以有两个方向,一是作为入静的准备性操作,发挥“一念代万念”的作用,然后逐渐淡化意守或存想的对象,转入入静过程。二是在练功过程中不断强化意守或观想的对象,诱导出特殊的心理生理效应。例如站桩功的“意念假借”,藏密气功中的观想上师等。

意守、存想意识境界演化的后一个方向也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现以站桩抱球为例做简要说明。一是“取象”,即将意守或存想的对象清晰地构建在主观意识之中。就站桩抱球而言,是诱导出抱球的感觉,可想象抱住一纸球,纸很薄,用力球会破,不用力球会飘走,在用力与不用力之间将球抱住。二是“净象”,即将主观意识中构建的对象洁净化、单纯化。站桩抱球的此阶段,是去除球上的杂质,例如纸上的任何污点,使之纯净,意念亦随之纯净。三是“运象”,即让主观意识中的构建对象活动起来。例如可使所抱的球放大或缩小,但清晰与纯净的程度不变;也可使球的质地变化,将纸球变为木球、铁球等,感觉亦随之变化,如抱铁球比抱木球重。四是“用象”,即运用主观意识中的构建对象解决问题。如已经有了抱住铁球的感觉,全身的力量就已经增长,此时出拳的力量会远远大于抱纸球时。

②入静的意识境界:依据不同的标准和需要,练功入静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层次。按练功入静的一般进程,这四个阶段依次为松静阶段、动触阶段、快感阶段、虚无阶段。

松静阶段是入静的浅层,主要体验身体及精神的放松与安静。真正做好松静并不容易。就放松而言,肢体的放松比较容易,而内脏的放松就不那么容易,然而内脏放松比肢体放松更为重要。肢体放松的某些环节也相当容易被忽视,例如眉眼部分的放松。比肢体和内脏放松深一步的是精神上放松的,其关键是不再有意识地去想什么,杂念还有,可能还很多,但应该不主动起念。真正的放松是身心内外的彻底放松,如此方能为安静打下基础。放松和安静的联系极为密切,它们互相促进,而且融为一体。肢体肌肉放松了血脉才能静,松本身就是静的开始。故愈松愈静,愈静愈松,深度的松即是深度的静,即松即静而进入宁静舒适的境界。

动触阶段发生于松静阶段的基础上,其表现可以归纳为“十六触”,即动、痒、凉、暖、轻、重、涩、滑、掉、猗、冷、热、浮、沉、坚、软。十六触所包含的内容,多属肌肤或内脏的各种感觉,也有本体感的变化。动触的发作大都只发一触或几触,但也可以多于十六触。典型的动触发作往往先从身体的某一局部开始,然后渐渐遍及整体,一般是缓缓开始,而后随着范围的扩大渐渐增强,充分发作之后,再逐渐减弱,最后慢慢消失。动触阶段的后期,所有的机体感觉均趋消失,身心如释重负,自觉轻捷安稳,周身的气血已经通畅,身心健康已达到新的水平,有病的患者此时多已康复。

快感阶段多比较短暂,然而又十分鲜明,常出现于动触阶段基本消失之后。其快感的体验难以用语言形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快感,似乎又包括了所有这些快感。这种快感既是身体的又是精神的,深邃而透彻,仿佛发自于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此快感强烈而持久,然又与宁静相统一。在此快感之中,身心的体验是宁静而淡泊,从淡泊之中透发出无限的、持久的舒适和愉快。入静至快感阶段,标志着练功已经有了相当的进步。这一步是从寻常步入超越的分水岭。

虚无阶段会忘却自我,沉浸于宇宙自然之永恒。一旦自我意识消失,境界便豁然开朗,自觉从有限走向无限,从瞬时走向永恒。此时意识与其所感知的对象已渐渐无所区别,意识既是其自身又是其对象,反之,意识之对象既是其自身也是意识本体。于是混沌境界便到来了,而混沌也就是虚无。虚无并不是没有生机,虚无的境界孕育和净化着无限的、可以创造一切的活力,是一个生生不己的境界。

在练功入静四阶段的划分中,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各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不仅表现在先后次序上,也表现在各自的内容上。练功入静的自然进程大体依松静、动触、快感、虚无四阶段顺序发展,但不排除各阶段之间的互相易位与融合。第二,由于练功者的身心条件各不相同,每个练功者每一阶段的出现时机也不一样。天赋极佳者可能一开始练功就进入层次较高的阶段,而身心健康条件差或入静操作方法不当者,则可能修习了很长时间仍未进入快感和虚无阶段。懂得入静阶段的相对性和入静进程的因人而宜,将有助于练功者扬长避短,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修习实践。

二、三调合一

三调是学练气功的基本操作内容,三调合一则构成气功境界。故学练气功仅仅学习三调操作还不够,还必须懂得和把握三调合一。练功过程中从三调分离到三调合一,有三种基本的方法,现分别介绍。

(一)合并法

合并法是将三调内容先分别操作至熟练,然后再逐步合而为一。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或长或短,或难或易。其基本模式是首先确定姿势、动作、呼吸以及意念应该操作的内容,然后逐渐将这些操作同步化、协调化,最后进入合一状态,即一般要经历三调分离、三调协同、三调合一三个过程。三调合一的状态是一种境界,在三调协同基础上升华而成,因此在合并法中,三调协同是进入三调合一状态的一个重要过程。

1.三调分离 无论学练何种功法,都必须学习其三调操作的内容。如前所述,所有的气功功法均由三调所组成,不同功法的区别只在于三调的不同组成搭配。学练之初,正确的方法是首先逐一学习三调操作的内容,将每一调的操作内容分别掌握熟练,这就是三调分离。一般主张先学习调身,把姿势、动作学好;再学习调息,掌握所要求的呼吸形式,调匀气息;然后学习调心,把握特定的意念和境界。这个学习顺序是从外到内、逐渐深化的训练过程,符合顺其自然的练功原则。但由于不同的功法对三调的应用有不同的侧重,例如有以调身为主的功法,也有以调息或调心为主的功法,故三调分别练习的时间和精力也应有相应的侧重。

在练功的这一阶段,三调分别练习是必要的,有助于细致、准确地掌握功法的基础性操作内容,从而为以后练功境界的深化、融合打下基础。如果在此阶段不注意三调的区别,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学习方法往往效果不佳,因为操作头绪太多,要领不易掌握。

2.三调协同 三调操作分别掌握之后,也就是完成了三调分立过程,下一步就需要三调合练,使功法成形,这就是三调协同。

在练功的这一阶段,起初可能顾此失彼,注意了动作就忘记了呼吸,注意了呼吸又忘记了动作,至于意念、境界还根本顾不上。故首先要使三调操作相互配合起来,动作做到哪里应吸气,哪里应呼气,意念又应落到哪里,均须一一对应。然后,在此对应的基础上,使三调操作之间逐渐产生有机的联系,即使之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彼此呼应。而一旦三调之间的呼应成为自然,就可以进一步促进三调操作的协调化和同步化,即形成三调配合有序的节律性操作。三调操作节律的形成是三调协同的标志,因为这意味着三调之间的联系已经稳定,已经不必刻意地去操作。从三调操作的一一对应到彼此呼应,再到形成节律,这是三调协同阶段的三个渐进的、连续的练功进程。

在总体上,三调协同阶段意味着三调仍属彼此分离的状态,但在许多细小的、片断的操作单元上已经开始融合,故这是三调合一的量变阶段。

3.三调合一 在本质上,气功锻炼中的三调本来就不曾分离,调心、调息、调身是练功过程中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三种角度。三调中的每一调都与其他两调相联系,每一调都并非完全独立存在。

调心与调息的联系显而易见。一方面,很难设想一个气喘吁吁的人能心静如水;另一方面,心平方能气和,宁静的心态可导致平缓的呼吸。所以调心与调息实际上具有内在的同步性,不能截然分开。调心与调身也互相关联。调身可以影响调心。练功时身体的静止状态或和缓而有节律的运动与意念活动的单一和情绪的平静相应,而剧烈的运动状态则往往伴随精神紧张。故即使是动功,其运动也力求寓静于动。调心也可以影响调身。如果意识完全静定,身体也动不起来,因为身体的任何动作总需要意识或潜意识的参与。调息与调身,联系更为密切。剧烈的运动必然呼吸急迫,而平缓的呼吸也必然导致动作的缓慢和身体的松弛。

因此,随着三调协同的操作不断深入和熟练,三调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而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会日益显现,最终它们之间的自然的有机联系会完全取代有意识地操作,而成为练功境界发展的主导力量,三调合一便会自然到来。

在三调合一的境界呈现之时,身心的主动性操作已经完全停止,其境界中无论是动功还是静功,均由三调之自然联系的张弛力量所调控;练功仍在继续,但其操作为自然发生,而非人为实现。

4.操作方式 三调操作内容的确定方式有两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上指的是三调协同状态;下则指的是三调分离状态。

自上而下,即按照给定的一种三调协同状态中三调各自的操作内容,按照标准进行严格操作,逐渐向标准接近,最终完全成为标准。如果把三调合一比作一个美满的家庭,三调操作的内容当作是自己三个顽皮的孩子,自上而下就是严格规定三个孩子各自的角色、职责,然后一丝不苟的执行。这种方式的好处,有确定的成功模式可以参照,不会额外生出疑问,只要认真操作,就能进入这种状态。其不足在于给定的操作标准其实只是若干三调合一状态下的一种模式,对于某类人来说,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因而境界进展很快。而对于另外的人来说,并不是很合适或者完全不合适,因而会走一些弯路。

自下而上,即在三调分离的操作过程中,给出一个大概的三调操作标准,然后不断寻找三调操作内容彼此之间最适合的操作方式,最终形成并进入到三调合一的境界。按照前文的比喻,就是告诉三个孩子要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然后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自由,让他们自己完成相互适应,相互协作,并最终形成和谐共处的合一状态。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给予习练者充分的操作空间,能够很快寻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三调操作模式。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因为三调操作内容取舍的判断完全依靠习练者自身的体会与实践,因此三调合一境界的形成也会因人的素质而有差异。

(二)引申法

引申法,顾名思义,是一种由点到面的操作方式。是将三调中的任何一调操作至极致而引导出三调合一境界的方法。按照前文的比喻,其实就是人为确定其中一个孩子的主导和权威地位,由他来完成和其他两个孩子之间的互动协调过程。

由于三调之间有本质的内在联系,进入三调合一的气功境界可以从其中的任何一调入手,将其操作至极致,就会自然地吸引、吸收其他两调,从而达到一调中包含三调,三调融合为一调的气功境界。

三调之间的本质联系意味着它们有共同的出发点和归宿之处。将任何一调操作至极致即是将其操作至其出发点和归宿之处。由于三调的出发点和归宿之处是共同的,故回到任何一调的出发点和归宿之处便意味着回到了三调共同的出发点和归宿之处,而那里也就是三调合一的境界。

这种操作模式也是有其存在的依据的。事实上三调操作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某种协同,如恐惧会屏住呼吸,这是调心与调息的协同;出拳一般都是呼气,这是调身与调息的协同;高兴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这是调心与调身的协同。引申法就是借用这种天然存在的协同,而逐渐过渡到三调合一境界的。

尽管可以将三调之中的任何一调操作至极致,但古人多推崇从调息入手步入三调合一的气功境界。这有一定道理。因为调息居于调心与调身之间,本身具有联络和沟通二者的桥梁作用。从调息入手步入气功境界,比较容易使三调融合为一。例如,练静功时,调息至体呼吸阶段,最初可以丹田为呼吸支点。此时全身的其它部位似乎已不存在,身内身外的界限也已经模糊不清,意识中只有丹田这一点存在,随呼吸而微微开合。除此之外,一切都渺渺茫茫,恍恍惚惚。体呼吸进一步发展,意识中丹田这一点也将逐渐消失,只觉得内外浑然一体,已连成一片。身心息均此一片,无有彼此,都已融为一体,这便是三调合一的气功境界。

(三)直接法

直接法,区别于合并法与引申法,其本身不需要任何操作,直接进入三调合一境界。佛教中的“参话头”“顿悟”即是其代表。

三调合一本身是一种境界,是练功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一种状态,因此从任何的操作进入三调合一,其实质是一种质变的过程,并非渐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以三调为操作内容,也可以进入这种境界。如同登山,如果合并法和引申法是一步一步攀至顶峰,直接法就好比坐飞机直接到达顶峰。它们之间并没有优劣的分别,只是方法路径的差异。

(四)三调合一境界的特征

三调合一境界有如下特点。

1.在三调合一的境界之中,三调同时存在,也同时消失。同时存在,是因为在形式上,在此境界中,仍然存在着姿势、动作、呼吸、心理状态的动态调整;同时消失,是因为在从本质上,在此境界中,每一调的独立性不复存在,它们已经合为了新的境界。在此境界之中,三调操作浑然一体,无法分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点细微的改变,便是整个境界的改变。

2.三调合一的境界也有层次。例如,初进入三调合一境界时,三调已经融为一体,但对三调融合的认知尚存在,即“知道”自己处于三调合一状态,这实际上意味着意识上还有一定程度的主客观界限,还不是完全的“一”的境界。以后,经过更为深入的练习,意识中的“知道”也会逐渐融入三调合一之中,成为三调合一本身的属性,这时完整的“一”的境界才可能形成。或可将此三调合一境界的前一层次称为身心合一,相当于整体观念中“人是一个统一体”;而将其后一层次的境界称为天人合一,相当于整体观念中“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体”。

3.三调合一的深层次境界只能自然到达,不是主动操作的结果。三调合一是一个能够自然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是“活”的,不需要任何人为主观地干涉。三调合一的境界一旦被孕育成熟,就获得了自如发展变化的能力。在此境界中,三调会根据当下情况自发调整协调。因此,三调合一的境界是一个生生不已、发展前进的境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毫无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