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要工作环境安全管理

主要工作环境安全管理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医院专门负责部门人员进行处理。人员暴露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科主任或安全管理小组人员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与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要求一致。工作中一旦发现安全柜工作异常,应立即停止工作,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通知相关人员。孕期和哺乳期女性避免直接接触抗肿瘤药物,应暂时脱离接触化疗药物的环境。5.化疗药物外漏和人员暴露时的处理 立即标明污染的范围,避免他人接触。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

1.人员管理

(1)应成立生物安全小组,指导,规范实验室日常工作。

(2)生物安全小组指定针对安全操作和安全装备的检查方案,至少每年检查1次。

(3)生物安全小组建立安全清单,为回顾性检查提供资料并进行记录,形成《安全记录》。

(4)对危险品、危险区进行鉴定并加以标志。

(5)实验室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所有的事件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6)安全小组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对各种紧急情况下应急措施进行培训。

(7)若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生物安全小组人员。

2.标识管理

(1)应建立警告标记和标签管理制度。

(2)对不同危险程度的实验工作区进行标志。

(3)对高度危险性区域要张贴危险公告。

(4)装存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其内容应详细。

3.实验室管理

(1)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①在实验室工作区禁止吸烟。②禁止在实验室放置食物、饮料及类似的存在有潜在的从手到口的接触途径的其他物质;禁止用实验室的冰箱(柜)储存食物。③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应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他的眼睛和面部防护用品。④在实验室工作区,病区应穿白大衣或隔离衣,服装应符合实验室设备的要求。⑤应穿着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子。⑥在实验工作区头发不可下垂,避免与污染物质接触或影响实验操作,有此类危险的饰物应避免带入工作区;不可留长胡须。⑦由实验工作区进入非污染区要洗手,接触污染物后要立即洗手。⑧实验室禁止堆积过多的垃圾,至少应每天清理1次。⑨禁止在实验工作区存放个人物品。⑩在实验室指定清洁区和非清洁区,非本室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工作区。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每天至少消毒1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高压灭活。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容器内。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一定要分开装放。

(2)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①实验室入口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内部显著位置须贴上有关的生物危险信息,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②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或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③工作人员应接受必需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建立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④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血清留底,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测报告,如有问题及时处理。⑤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手册,由实验室负责人专门保管,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要阅读规范并按照规范要求操作。⑥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信息的培训,掌握预防职业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每年要接受1次最新的培训。⑦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⑧应用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折断,重新盖帽,从注射器取下,禁止用手直接操作。用过的针头、注射器必须直接分开放入防穿透的容器中,消毒浸泡。由医院专门负责部门人员进行处理。⑨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消毒。⑩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人员暴露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科主任或安全管理小组人员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与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要求一致。

(二)生物安全柜使用管理

(1)操作前应将本次操作所需的全部物品移入安全柜,避免双臂频繁穿过气幕破坏气流;并且在移入前用70%乙醇擦拭表面消毒,以去除污染。

(2)打开风机5~10分钟,待柜内空气净化并气流稳定后再进行实验操作。将双臂缓缓伸入安全柜内,至少静止1分钟,使柜内气流稳定后再进行操作。

(3)安全柜内不放与本次实验无关的物品。柜内物品摆放应做到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基本分开,操作过程中物品取用方便,且三区之间无交叉。物品应尽量靠后放置,但不得挡住气道口,以免干扰气流正常流动。

(4)操作时应按照从清洁区到污染区进行,以避免交叉污染。为防可能溅出的液滴,可在台面上铺一用消毒剂浸泡过的毛巾或纱布,但不能覆盖住安全柜格栅。

(5)柜内操作期间,严禁使用乙醇灯等明火,以避免产生的热量产生气流,干扰柜内气流稳定;且明火可能损坏HEPA滤器。

(6)工作时尽量减少背后人员走动以及快速开关房门,以防止安全柜内气流不稳定。

(7)在实验操作时,不可打开玻璃视窗,应保证操作者脸部在工作窗口之上。在柜内操作时动作应轻柔、舒缓,防止影响柜内气流。

(8)安全柜应定期进行检测与保养,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工作中一旦发现安全柜工作异常,应立即停止工作,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通知相关人员。

(9)工作完成后,关闭玻璃窗,保持风机继续运转10~15分钟,同时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

(10)安全柜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柜内台面污染物可在工作完成且紫外灯消毒后用2%的84消毒液擦拭。柜体外表面则应每天用1%的84消毒液擦拭。

(11)柜内使用的物品应在消毒后再取出,以防止将病原微生物带出而污染环境。

(三)化学制剂使用、防护与管理

【基本原则】

(1)医务人员要定期参加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强化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知识和防护操作技能。

(2)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化学制剂接触;如果不可避免接触,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呼吸道防护采用口罩,皮肤防护采用隔离衣、手套等。

(4)洗手是除去化学污染的有效措施。

(5)尽量减少化学制剂对工作环境的污染。房间及设备良好的通风是防止化学损伤的必备条件。

(6)化学制剂遗洒工作环境时,必须及时清除。

(7)使用化学制剂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就诊。对各种化学制剂过敏的人员不应进行相应工作。

(四)抗肿瘤化疗药物防护管理

1.工作人员管理 对接触抗肿瘤化疗药物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了解抗肿瘤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严格掌握化疗操作规程;增强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知识和防护操作技能。认真做好对科室工作人员、肿瘤病人及家属陪伴的宣传指导工作,普及防护知识。定期做好化疗操作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每隔6个月抽血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发现问题(如肝功能异常、白细胞比值下降、脱发等)及时调离岗位,并进行治疗。孕期和哺乳期女性避免直接接触抗肿瘤药物,应暂时脱离接触化疗药物的环境。

2.工作场所、设备与防护用品 配药必须有专用房间,应有独立的排风系统,安装空气消毒净化器(可除微粒型);配备必须使用专用的层流安全柜,有垂直气幕,防止柜内空气外流;并有吸附、排风系统。防护用品包括防渗透长袖防护服、口罩、帽子、聚乙烯手套、乳胶手套、眼罩或护眼镜、鞋套等。条件允许时,医院建立设备齐全、流程合理的化疗药物配制中心,定期监测工作场所药物分布与含量。

3.化疗药物配制与输液的操作方法 配药操作时应穿长袖防护服,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氯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在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必要时戴眼罩、护目镜,穿鞋套等。操作完毕防护用品做高温处理(如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一次性防护用品焚烧处理。操作完毕后用肥皂流动水彻底洗手。

4.配药操作要点 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透防护垫,操作完毕更换;打开安瓿瓶颈使药粉降至瓶底,垫无菌纱布;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安瓿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被完全浸湿后再搅动;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物时,应插入双针头,保持瓶内稳定的压力;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不超过针筒3/4,防止溢出;抽取药液后在瓶内排气、排液后再拔针,不得使药液排入空气中;抽取药液注射器放于垫有聚氯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完成操作后,用75%乙醇擦拭操作柜内部;每天配药工作结束后要清洁工作环境。

5.化疗药物外漏和人员暴露时的处理 立即标明污染的范围,避免他人接触。药液洒在桌面或地面,应用纱布吸附,再用肥皂水擦拭;若为药粉,则用湿纱布轻轻抹擦,以防药物粉尘飞扬污染空气。药液溅到工作服或口罩上,应立即更换。药液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6.化疗病房与病人的管理 化疗病房应注意排风系统的排风量,保证病房的有效通风。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采取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化疗病区及处理污染物。加强肿瘤化疗病人用药期间的管理,在用药过程中及化疗后10天内,应尽量集中在同一病房,与非化疗用药及化疗后10天以上的病人隔离。被药液沾湿的床单、衣物等,统一放入塑料袋内,与其他衣物分开并高温洗涤处理。

7.化疗病人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 化疗病人排泄物、呕吐物污染的病室,应提前给病人准备专用容器。排泄物、呕吐物弃入马桶后要冲洗2次。专用容器使用1g/L的含氯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处理,条件允许时使用热水充分冲洗,并做好标记。操作完毕彻底洗手。

8.化疗废弃物的处理 化疗的所有用品(药瓶、一次性防护用品等),均应放入专用的污物袋中并扎紧袋口,使之处于密封状态,置于加盖容器内,并注明“细胞毒性废物”,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化学消毒剂使用与防护

1.防护原则 消毒剂必须考虑同时消毒效果和对人、物品和环境的安全性。在达到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量。必须改变用量越大、浓度越高、使用次数越多效果越好的错误观念。了解所有使用的消毒剂的性质,正确选用;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生产商建议的方法使用。在对环境进行消毒时,除操作人员外,应保证环境中无其他人。消毒场所通风系统运行良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熟练操作,简化步骤,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减少接触时间,防止中毒与损伤。消毒后尽量去除残留,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等毒副作用。提倡使用性质稳定、对环境和人体损伤较小的环保型消毒剂。制定消毒剂泄漏与人员暴露的应急预案。

2.人员管理 进行化学消毒剂操作的各类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不同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环境中其他人员在不可避免接触消毒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3.储存、运输时防护要点 多数消毒剂应在常温下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部分消毒剂易燃易爆,保存时应远离火源,如过氧化氢、环氧乙烷和醇类消毒剂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性质不稳定的消毒剂,使用单位不宜过多储存。容易相互发生反应的消毒剂不能在同一房间储存。储存库房应通风良好,人员进入前应先通风一定时间。储存容器外表要有明显的标识。避免使用酒瓶、饮料瓶盛装消毒剂,以免误用。运输时液体、气体消毒剂应采用适当的容器,防止破裂泄漏;易燃易爆品防止剧烈震荡。在消毒剂库房操作及运输消毒过程中人员也应注意防护。

4.配制时防护要点 消毒剂的配制应专人负责。配制消毒剂时应注意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防护手套、口罩,必要时穿防腐蚀隔离衣或围裙、戴防护眼镜等。配制时动作轻柔,防止消毒液溅洒。配制容器应适当,应保证容积足够,耐消毒剂腐蚀,带密封盖,并有明显的标识。消毒剂浓度要配制准确,现配现用。不可随意将不同消毒剂或清洁剂混合配制使用。

5.常用防护方法

(1)浸泡消毒法:设有专用浸泡容器,应保证容器足够,耐消毒剂腐蚀,并带密封盖,并有明显的标识;将物品浸没时戴手套、口罩操作,动作轻柔,防止消毒液溅洒;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所消毒物品用清水冲净,晾干。

(2)擦拭消毒法:戴手套、口罩,必要时穿围裙,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将消毒物体擦净。

(3)普通喷雾和气溶胶喷雾消毒法:被消毒场所应处于无人状态,并将房间内不耐腐蚀物品、食品、餐(饮)具及衣被等物移出,或用塑料膜覆盖。消毒人员应戴口罩、帽子和防护眼镜,必要时戴防毒面具;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喷雾后作用至规定时间,打开门窗或排风系统充分通风。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

(4)熏蒸消毒法:准备合适的加热源(如乙醇炉、电炉、电磁炉等)和耐热耐腐蚀容器,并做好防火防漏电措施。消毒时被消毒场所应处于无人状态,并将房间内不耐腐蚀物品、食品、餐(饮)具及衣被等物移出,或用塑料膜覆盖;配制适量消毒液,掌握熏蒸时间;若有人员在消毒过程中进入房间,应戴防毒面具等高效过滤防护器具;熏蒸后作用至规定时间,打开门窗或排风系统充分通风。

6.消毒剂泄漏和人员暴露时处理 发生消毒剂泄漏和人员暴露时,有关单位和人员在现场初步处理后应及时报告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办公室。高浓度消毒剂大量泄漏的处理。严格限制无关人员接近污染区。处理人员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切勿直接接触泄漏物。如在室内,应引入新鲜空气,但注意防止高浓度挥发物扩散至其他环境。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移走所有热源,并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物蔓延、扩散,如使用沙土等惰性物围堵泄漏物,避免流入下水道或其他密闭空间;沙土等吸收泄漏物后,存放于有盖的合适容器内,移至指定地点进一步处理。彻底清洗残留物,清理现场。

7.不同途径化学消毒剂暴露的处理

(1)大量吸入:要迅速从有害环境中撤到空气清新处,更换被污染的衣物,洗手和其他暴露皮肤,如大量接触或有明显不适的要尽快到专科就诊。

(2)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用淡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要在冲洗后去专科就诊。

(3)眼睛沾染:立即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冲洗时睁开眼睛,边冲洗边向各方向转动眼球;冲洗时要小心,不要让含污染物的冲洗水流入未受污染的眼睛里。如果双眼沾染,也可把面部浸入盛有大量清水的盆里,睁开眼睛,转动眼球,摆动头部,以稀释和冲洗出残留眼里的化学物质。一般冲洗5~15分钟,如仍有严重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要尽快就诊检查治疗。

(4)误服:少量未吞下者,用清水漱口。吞下者,对成年人要立即口服不超过200ml的牛奶,可多次服用。也可服用生蛋清3~5个。一般不要催吐、洗胃。含碘消毒剂中毒可立即服用大量米汤、淀粉浆等。若误服量较大,或出现严重胃肠道症状者,初步处理后立即就诊。

8.废弃消毒剂的处理 使用消毒剂前计算好用量,按需储存和配制,防止过期失效,产生过多废弃消毒剂。未使用消毒剂如超过有效期时间较短,可在配制时相应增加用量,但必须进行浓度检测,达到规定浓度方可使用。使用后的废弃消毒剂适当稀释、中和或降解后排放。任何人不得将各种消毒剂随意弃置。

(六)实验室化学试剂的使用与防护管理

1.工作人员管理 开展实验操作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实验技能训练,熟练掌握各种化学试剂的使用规则、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2.工作场所、设备与防护用品 各实验室必须根据开展实验所使用的化学试剂性质配备必要的操作台、通风柜等设施,保证实验室通风良好。配备包括防渗透、防腐蚀隔离衣(或围裙)、口罩、帽子、橡胶手套、护目镜、胶靴、鞋套等必需的防护用品。

3.化学试剂使用规则

(1)易燃、易爆和腐蚀性药品:禁止把各种化学药品任意混合;使用和处理可燃性试剂时,必须在没有火源且通风的实验室中进行,试剂用毕要立即盖紧瓶塞;可燃性试剂均不能用明火加热,必须用水浴、油浴、沙浴或可调电压的电热套加热;配制各类溶液时,各种成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小心加入;取用酸、碱等腐蚀性试剂时,应特别小心,不要洒出。废酸应倒入废酸缸,但不要往废酸缸中倾倒碱液,以免因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而发生危险。浓氨水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和刺激性,在热天取用浓氨水时,最好先用冷水浸泡氨水瓶使其降温后再开盖取用;对某些强氧化剂(如KClO3、KNO3、KMnO4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将引起爆炸;银氨溶液不能留存,因其久置后会变成Ag3N而容易发生爆炸。

(2)有毒、有害药品:有毒药品(如铅盐、砷的化合物、汞的化合物、氰化物和K2Cr2O7)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也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金属汞易挥发,并通过呼吸道而进入人体内,会逐渐积累而造成慢性中毒,所以取用时要特别小心,不得把汞洒落在桌上或地上。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黄粉盖在洒落汞的地方,使汞转变成不挥发的HgS,然后清除;制备和使用具有刺激性、恶臭和有害的气体(如H2S、Cl2、COCl2、CO、SO2、Br2等)及加热蒸发浓HCl、HNO3、H2SO4等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对一些有机溶剂如苯、甲醇、硫酸二甲酯等,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因这些有机溶剂均为脂溶性液体,不仅对皮肤及黏膜有刺激作用,而且对神经系统也有损坏。生物碱大多具有强烈毒性,皮肤亦可吸收,少量即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均需穿上工作服、戴手套和口罩使用这些试剂。在使用这些药品时应特别注意防护,以免侵入人体。

4.实验室意外事故预防

(1)火灾:在操作易燃溶剂时,应远离火源,切勿将易燃溶剂放在敞口容器内用明火加热或放在密闭容器内加热;在进行易燃物质试验时,应先将乙醇等易燃物质搬开;蒸馏易燃物质时,装置不能漏气,接收器支管应与橡皮管相连,使余气通往水槽或室外;回流或蒸馏液体时应放沸石,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热烧瓶,而应根据液体沸点高低使用石棉网、油浴、沙浴或水浴、冷凝水要保持畅通;切勿将易燃溶剂倒入废液缸中,更不能用敞口容器放易燃液体。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最好在通风橱内进行;油浴加热时,应绝对避免水滴溅入热油中;乙醇灯用毕应立即盖火。避免使用灯颈已破损的乙醇灯。切忌斜持一只乙醇灯到另一只乙醇灯上去接火。

(2)爆炸:蒸馏装置必须安装正确,常压操作时,切勿造成密闭体系;减压蒸馏时,要用圆底烧瓶或吸滤瓶作接收器,不可用锥形瓶,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使用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时,要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严禁明火,应防止一切火星的发生。有机溶剂如乙醚汽油等的蒸汽与空气相混时极为危险,可能会由一个热的表面或者一个火花、电花而引起爆炸,应特别注意;使用乙醚时,必须检查有无过氧化物存在,如果发现有过氧化物,应立即用FeSO4除去过氧化物后才能使用;对于易爆炸的固体,或遇氧化剂会发生猛烈爆炸或燃烧的化合物,或可能生成有危险性的化合物的实验,都应事先了解其性质、特点及注意事项,操作时应特别小心;开启挥发性液体试剂瓶时,应先充分冷却,开启时瓶口必须指向无人处,以免由于液体喷溅而导致伤害。当瓶塞不易开启时,必须注意瓶内贮物的性质,切不可贸然用火加热或乱敲瓶塞等。

(3)中毒:实验中所用的剧毒物质应有专人负责收发,并向使用者指出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对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妥善有效的处理,不准乱丢;使用有毒物质时必须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切勿让有毒药品沾及五官或伤口;在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过程中,不要把头伸入橱内,使用后的器皿应及时清洗。

5.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

(1)火灾:要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蔓延(如采取切断电源、移去易燃药品等措施)。灭火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一般的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火势大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电器失火时切勿用水泼救,以免触电;若衣服着火,切勿惊慌乱跑,应赶快脱下衣服,或使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或立即就地卧倒打滚,或迅速以大量水扑灭。

(2)烫伤:不要用水冲洗烫伤处。烫伤不重时,可涂抹甘油、万花油,或者用蘸有乙醇的棉花包扎伤处;烫伤较重时,立即用蘸有饱和苦味酸溶液或饱和KMnO4溶液的棉花或纱布贴上,再进一步处理。

(3)酸或碱灼伤:酸灼伤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3%NaHCO3溶液或肥皂水处理;碱灼伤时,水洗后用1%HAC溶液或饱和H3BO3溶液洗。酸液溅入眼内时,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眼睛,再用3%NaHCO3溶液洗眼;碱液溅入眼内时,先用自来水冲洗眼睛,再用10%H3BO3溶液洗眼。最后均用蒸馏水将余酸或余碱洗净。

(4)皮肤被溴或苯酚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有机溶剂如乙醇或汽油洗去溴或苯酚,最后在受伤处涂抹甘油。

(5)吸入刺激性或有毒的气体:吸入Cl2或HCl气体时,可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的混合蒸汽使之解毒;吸入H2S或CO气体而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Cl2或Br2中毒时不可进行人工呼吸,CO中毒时不可使用兴奋药。

(6)毒物进入口内:把5~10ml 5%CuSO4溶液加到一杯温水中内服后,把手指深入咽喉部,促使呕吐,吐出毒物后,立即送急诊科处理。

6.废弃化学试剂的处理 一般试剂可适当稀释、中和或降解后排放。有毒、有害药品要经允许选择适当的销毁地点和销毁方法(如采取溶解法、化学分解法等无害化处理或上交等)派专人进行销毁处理。

(邢玉斌 苗 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李六亿,邵丽丽,刘玉村,等,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通[2009]4号.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张敏,李涛,缪剑影,等,2009.

[3]刘镇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

[4]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吴伟斌,周永红.试论医学职业暴露及其安全防护对策.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0):629-6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