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物治疗目的

药物治疗目的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高血压病进行药物治疗,目的是控制并存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降低总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为后者是高血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心血管病危险与血压之间的相关呈连续性,在正常血压范围并无最低阈。经过降压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总体病死率有所降低,主要是降低了卒中的病死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危险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治疗血压病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这就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疾病。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若还兼有临床疾病,主要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就更高,治疗这些危险因素的力度应越大。

对高血压病进行药物治疗,目的是控制并存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降低总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为后者是高血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药物降压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防止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高血压病监测和随访计划表明,即使是轻型高血压,进行系统、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是十分有益的,能显著降低病死率。而且,随着药物的发展,不良反应越来越小,对于轻度高血压(如舒张压在90~100mmHg)积极用药物治疗也广为临床接受,但治疗对血压水平较高者更有益。

心血管病危险与血压之间的相关呈连续性,在正常血压范围并无最低阈。大量研究说明,经降压治疗后,血压降得越低,危险亦降低得越多。

JNC-6报告指出:降压治疗肯定减少心血管病死致残率,对防止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病的进展、发展成更严重的高血压及降低病死率都有显著效果,对降低老年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尤为显著。

过去40年大量降压药物涌现,使千百万高血压病患者得到治疗,疗效也已得到公认。经过降压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总体病死率有所降低,主要是降低了卒中的病死率。根据我国四项临床实验的综合分析,收缩压每降低9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4mmHg,卒中减少36%,冠心病减少3%,人群总的心血管事件减少34%。根据西方大量随机化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收缩压每降低10~14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5~6mmHg,卒中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人群总的心血管事件减少1/3。因此,治疗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高血压监测和随访计划(HDFP)和澳大利亚轻型高血压治疗试验(ATTMH)表明:严格阶梯治疗能显著降低轻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死率。而且高血压病患者的危险分层高低不同,越高危者治疗的绝对益处越大。研究证实很高危组受益最大,每治疗1 000例患者,1年至少防止17个事件;低危组获益最小,每治疗1 000例患者,1年仅防止5个以下事件。治疗对卒中、冠心病的绝对效益因心力衰竭和肾病的绝对效益较小而显得更为突出。

降压治疗还可提高生命质量。生命质量的范畴较广,主要涉及疾病症状、精神健康、工作与社会能力,其次还包括认知功能、生活满意度、性功能和睡眠质量。在高血压最佳治疗(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HOT)研究中发现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使生命质量有明显改善,目标舒张压(≤80mmHg),与基线值相比,在健康方面有最显著的提高,所有健康方面的指征都有提高,其中在焦虑方面的改善最大。

对高血压病的治疗除了控制血压外,还要考虑下列因素:①降压的同时是否有保护心脏的作用。②降压的同时是否能逆转左心室肥厚。③降压的同时是否能减轻大、中动脉粥样硬化。④降压的同时是否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血糖、血液凝固机制等产生不利影响。⑤降压的同时是否影响生命质量。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危险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Lewington报道了61个关于血压与病死率的前瞻性研究的结果。共计958 074名研究对象,随访时间平均12年。共发生卒中死亡11 960例,缺血性心脏病死亡32 283例,其中心血管病死亡10 092例,非心血管病死亡60 797例。结果表明,从40岁到69岁,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缺血性心脏病病死率增加2倍,卒中病死率增加2倍以上。研究结论是:从长期结果看,每增加收缩压10mmHg或舒张压5mmHg,卒中死亡危险增加40%,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危险增加30%。

在评估某患者的高血压危险时,还需同时考虑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同时存在的靶器官损伤和并存的心血管并发症,吸烟、高脂血症、年龄、性别、种族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