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温胆汤新用

温胆汤新用

时间:2022-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温胆汤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组成为清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甘草、生姜。全方温凉并用,清热而不寒,化痰而不燥,是治疗胆虚痰热上扰、虚烦不眠的有效方剂。经服药3剂,诸症均有好转。本证共计服药16剂而获痊愈。经随访1年,未曾复发。经中西医治疗未曾收效而来就诊。患者因家中琐事发生口角,郁闷在心,烦劳日久,续则出现观念、行为异常。

温胆汤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组成为清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甘草生姜。全方温凉并用,清热而不寒,化痰而不燥,是治疗胆虚痰热上扰、虚烦不眠的有效方剂。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加茯苓健脾利湿、安心宁神则效更著,并不断在本方的基础上增减,扩大了它的治疗范围。这也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特点。今不揣浅陋,将选用本方的罕见病治验几则简介于下。

1.目

李某,男,24岁。1984年6月2日初诊。

患者两眼不自主频繁眨动已月余,并伴有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胆小易惊。医药屡更均罔效,遂来我院就诊。诊得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

依据脉症,系痰热上扰肝胆,肝胆不宁而致。

治拟清热化痰,疏肝理气。方用温胆汤加味治之。

处方:半夏10克,云茯苓12克,陈皮12克,竹茹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柴胡8克,黄芩10克,香附12克。水煎服。3剂。

经服药3剂,诸症均有好转。又服上方3剂,目已大见好转,其兼症若失。为巩固疗效嘱方续服。本证共计服药16剂而获痊愈。经随访1年,未曾复发。

按:肝开窍于目,胆附于肝,其经气互通,今痰热扰动肝胆,肝胆不宁,故眨眼频作。投以温阳汤清热化痰;加柴胡、黄芩清少阳之热,以厚温胆清热化痰之力;香附疏肝解郁,使郁解痰开。诸药相济,互增疗效,而奏奇效。

2.脑鸣

韩某,女,38岁,已婚。1986年4月5日诊。

患者自觉头颅内隆隆作响,左侧尤甚,已半年之久。经中西医治疗未曾收效而来就诊。经详询,半年前因与邻居发生纠纷,郁闷在胸,继则出现左侧脑鸣,常常因此导致失眠多梦,胆小易惊,烦闷易动。舌质红,脉弦滑。

中医辨证:系痰热上扰清窍而致。

治拟清热化痰,解郁开窍。方用温胆汤加味治之。

处方:半夏10克,云茯苓12克,陈皮12克,竹茹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柴胡8克,香附12克,石菖蒲10克。水煎服。4剂。

二诊(4月9日):服药4剂,脑内隆隆作响已大有好转,其失眠、烦闷等症亦大轻之。又宗上方续服4剂,患者欣喜告之,诸症皆愈。

按:本证之作,因情志不调,气机不畅,郁久成痰,痰热与郁气搏击,上扰清窍而致。故以温胆汤清热化痰为主;佐以柴胡、香附以条达气机,使郁开气畅,痰不自生;再伍以石菖蒲开窍。诸药共熔一炉,相得益彰,使郁结开,痰热清,上窍利,脑鸣愈。

3.强迫症

张某,男,32岁,农民。1985年2月2日诊。

患者因家中琐事发生口角,郁闷在心,烦劳日久,续则出现观念、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出进从什么地方过,下次亦必经过此处,若有车辆或其他物品阻塞道路,则等数小时,待其道畅通后再经过此处。看到那里有粪便或不快之事,就绝对不从此处经过。每次大小便后,必洗手数十次,恐污染未尽。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怀疑别人把自己当作坏人等。影响劳动、休息和身心健康。经中西医多方调治效果不著。观其舌苔白腻,诊其脉象滑而细。

揆度脉症,系烦劳日久,郁久成痰,痰热上扰胆府而致。

治宜清热化痰、安心宁神、醒脑开窍法。方选温胆汤加味治之。

处方:半夏10克,陈皮12克,云茯苓15克,竹茹10克,枳实15克,甘草6克,生姜10克,远志8克,胆南星8克,郁金15克,香附15克,石菖蒲8克,龙齿30克,小麦30克,大枣8枚。3剂。

二诊:药后略见小效。药既应病,嘱再进4剂。

此次药后诸症若失,为防止再发嘱隔日服药1剂。共服药40余剂,经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今痰热上扰胆腑,影响了决断功能,故而发为本证。投以温胆汤清热化痰,安心宁神;更加远志、胆南星以增加化痰之力;郁金、香附以疏利气机,气顺则郁开;龙齿以厚安神之功;石菖蒲、郁金解郁开窍;更伍以小麦、大枣强心益脾,润燥缓急,亦能增强安心宁神之效。诸药配伍合拍,互增疗效,故见速效。

(孙平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