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首选哪种消炎药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首选哪种消炎药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院外获得性肺炎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较少见,但在某些免疫或防御功能低下的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途径包括有内源性和吸入性感染,血行性肺部感染少见。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可以是急性起病或慢性反复感染。故也应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肺弥漫性疾病相鉴别。吸入性和菌血症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无显著差别。

【概述】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又称绿脓杆菌,属于革兰阴性非发酵菌群,假单胞菌属,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在院内获得性肺炎中占10%~30%。铜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亦常寄居于正常人呼吸道、胃肠道、皮肤等处。在住院的患者中,尤其是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和危重病患者,口咽部分离阳性率明显增加。其生物学特点是毒力强,但侵入力弱。通常在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时致病。在1998年全国11家医院的细菌耐药监测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大医院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占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34%,在ICU中,尤其是气管插管或切开72小时后发生的呼吸机相关肺炎,铜绿假单胞菌占50%左右,已成为最常见的病原菌。在院外获得性肺炎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较少见,但在某些免疫或防御功能低下的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近年多重耐药菌感染不断增加,造成治疗上的困难,病死率高达50%~81%。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下列因素易导致铜绿假单胞菌的侵袭和发病:①老年或幼龄,体质衰弱;②存在基础疾病引起免疫功能或(和)防御功能低下,如COPD、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糖尿病、粒细胞缺乏症等;③胸腹部手术后;④气管切开或插管的患者。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途径包括有内源性和吸入性感染,血行性肺部感染少见。急性发病时,以吸入途径为最常见。咽部铜绿假单胞菌丛生,或呼吸机管道带有细菌的液体,反流误吸入气道,形成感染。慢性反复感染患者,尤其是支气管扩张患者,内源性途径占主要地位。

急性感染时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易有化脓性炎症的改变,易形成慢性感染和长期带菌。

【病理改变】

主要表现为迅速形成的肺叶实变或支气管肺炎,组织坏死引起多发性小脓肿,病变多在下叶,双肺受累者超过半数并常累及胸膜。病理改变主要以出血坏死性支气管肺炎,肺泡隔坏死为特征。镜下可见肺泡内含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混合性炎性渗出液,或主要为单核细胞混有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碎片。

【临床表现】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可以是急性起病或慢性反复感染。急性起病者,常常表现为重症肺炎,全身症状明显,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较常有败血症样或休克表现。慢性反复感染者,如化脓性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常表现为咳嗽、咳黄脓痰和气促增加,但全身症状可不明显,仅有部分病人出现发热、疲乏、胃纳差等症状。

本病相对的特征性的表现有:①急性发病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②慢性反复感染者痰里长期存在铜绿假单胞菌;③痰有绿色素和特殊的臭味。但个别病例可完全没有上述特征。

胸部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型(多为两下肺)为常见,亦可表现为局部实变型和肺脓肿型。治疗不及时者易形成多发性的小脓肿,最终形成片状的机化性肺炎。慢性反复感染者多数伴有为支气管扩张的改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有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同时具有以下的病原学依据中的一项者可诊断本病:①痰中分离到优势的铜绿假单胞菌且血培养阳性;②胸液培养阳性;③至少连续2次痰中分离到优势的铜绿假单胞菌;④经纤支镜双保护性毛刷取标本定量培养菌落数>103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菌落数>104;⑤经胸壁肺穿刺抽吸或开胸/胸腔镜肺活检培养阳性。

(二)鉴别诊断

从X线表现看,本病多表现为两肺广泛性斑片或结节状实变阴影,边缘不清晰。故也应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肺弥漫性疾病相鉴别。吸入性和菌血症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无显著差别。有些病人很快发展融合成节段性或大叶性实变,在病灶中间可见许多小的透亮区,为小叶性气肿。部分实变病灶中可见脓肿。

【治疗与预后

(一)病原治疗

目前对铜绿假单胞菌治疗的有效药物,包括下列几类: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这类药物种类比较多,包括有:①半合成青霉素类: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和美洛西林等;②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哌酮等;③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④单环类:如氨曲南;⑤β内酰胺类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剂型,如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合剂、替卡西林与棒酸合剂等。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如阿米卡星。

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沙星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亚胺培南外)与酶抑制剂合用通常能增加20%左右的有效率。对于估计耐药率高(如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者、病情严重或治疗有困难者,应该联合用药。疗程通常为2周左右。

(二)对症支持治疗

本病预后视病人的基础疾病及对治疗的反应而定。

(辛晓峰 施 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