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放射性稀疏缺损区是什么意思

放射性稀疏缺损区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布于肺毛细血管的量和局部肺灌注血流量成正比,因而可对肺部放射性进行体外显像,显示各部位的血流灌注多少,从而判断肺部病变时肺血流的受损情况。气体法的优点是可以进行动态显像,一次注射同时能获得肺灌注和有血流部位肺的放射性气体清楚影像。2.异常图像 各种肺疾患引起肺血流减少,在肺灌注显像则表现为受损部位局部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一、原理及放射性药物

根据使用的放射性药物的不同分为微粒法和气体法两类,目前临床上以微粒法应用为主。

1.微粒法 静脉注射颗粒直径为10~100μm的放射性颗粒,这些颗粒随血流到达肺毛细血管床,由于颗粒直径大于肺毛细血管直径(8μm),所以放射性颗粒可一过性地嵌顿于肺毛细血管床。分布于肺毛细血管的量和局部肺灌注血流量成正比,因而可对肺部放射性进行体外显像,显示各部位的血流灌注多少,从而判断肺部病变时肺血流的受损情况。常用的放射性药物为99mTc标记的大颗粒人血清白蛋白(99mTc-MAA)和人血清白蛋白微粒(99mTc-HMA)。常规注射活度为111~185MBq(3~5mCi)。

一次注射形成的放射性颗粒约为25万~100万个,仅使1/1 500的肺小动脉血流被阻断,故不影响心肺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和肺功能,因此是安全可靠的。

2.气体法 在高压下133 Xe等放射性气体可溶于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后由于分压差的作用,首次到达肺毛细血管时即有95%弥散到肺泡内而气化,然后由气道排出体外,此时利用体外显像装置动态采集即可显示放射性示踪剂在肺内的分布情况,从而间接反映肺血流状况。气体法的优点是可以进行动态显像,一次注射同时能获得肺灌注和有血流部位肺的放射性气体清楚影像。缺点是显像时必须屏住呼吸,因而不能行多体位以及SPECT断层显像。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是133 Xe溶液和81mKr溶液。

二、图像分析

这里仅描述临床最常使用的99mTc-MAA肺灌注图像。读片时必须参照X线胸片,以确定心影、主动脉弓、胸廓、横膈膜的位置,肺门的大小、形状,有无胸水。通过对比有助于区别生理性的放射性稀疏或缺损还是局部肺血流灌注缺损。

1.正常图像

前后位:右肺略大于左肺;两肺放射性分布大致均匀,肺外侧缘及肺尖部放射性分布略稀疏。右肺底部呈弧形,左肺内下方可见心脏压迹。

后前位:左右两肺影大小接近,两肺间呈条状空白区,左肺下方可见心脏压迹。该体位整个肺显示良好,更有利于左下肺动脉血流的观察。

侧位:右侧位肺影呈卵圆形,后缘较钝,约呈160°弧线,前缘较突出,呈120°弧线。前下方可见心影,该体位显示右肺中叶病变较清楚。左侧位肺影形态和右侧位相似,但方向相反,前下方受心脏影响略向内凹陷。

2.异常图像 各种肺疾患引起肺血流减少,在肺灌注显像则表现为受损部位局部放射性稀疏或缺损。一旦发现有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则需进一步判断该稀疏或缺损区是否呈肺段、亚肺段或肺叶性分布,是否同时存在肺通气异常。一侧肺不显影多见于一侧肺动脉栓塞、一侧肺动脉发育不全和肺门部肿瘤;肺段性和肺叶性放射性减低或缺损是肺栓塞的主要表现;和肺裂走行一致的带状缺损(fissure sign)除见于微小肺栓塞外,还见于胸水、胸膜增厚、肺气肿、哮喘等;若存在环绕正常肺组织的环形稀疏或缺损(stripe sign),则可排除急性肺栓塞;两肺弥漫性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或多发散在放射性稀疏和缺损,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弥漫性肺疾病所致广泛肺血运受损的表现;放射性分布逆转(指肺上部放射性高于肺底部)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若肺灌注图像出现肾影和脑影,则提示心脏存在右向左的分流。

3.适应证

(1)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疗效判断,结合肺通气显像提高诊断率。

(2)肺部手术前后的肺血流评价。

(3)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弥慢性肺疾病患者肺血管受损程度与疗效判断。

(4)放射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的肺血流评价。

(5)肺动脉高压的评价。

(6)先天性心脏病、肝病综合征等右向左分流的定量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