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介入围术期的护理质量管理

心脏介入围术期的护理质量管理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查对不严和违反操作规程 因护士责任心不强及业务素质差而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或违反护理操作规程而造成发错药、医嘱录入缺漏等不良事件发生。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三查七对”,查对环节是执行任何治疗及护理操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健全各项护理操作指引,并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培训,使护士重视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一、常见护理问题

心内科患者平均年龄较大,急、危、重病救治任务繁重,病情复杂且突变的概率高,用药严谨,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存在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采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护理人员因素 年轻护士专科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专科技术水平低下或不熟练,与他人配合能力较差,遇到急危重患者抢救时工作压力大。

2.疾病相关因素 血管患者发病急,病情突变的概率高,患者随时有可能突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将可能死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术后突发再梗死和穿刺部位出血、心源性休克等。老年患者更是存在着病情突然恶化的情况,如果护士观察、巡视不及时,服务不周到,遇到患者病情变化或抢救无效死亡,容易引起纠纷,这些为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

3.查对不严和违反操作规程 因护士责任心不强及业务素质差而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或违反护理操作规程而造成发错药、医嘱录入缺漏等不良事件发生。

4.患者及家属的因素 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有赖于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及支持。因疾病原因而导致经济、心理等变化会导致患者或家属过度维权和对医疗护理的不信任。这些是引起纠纷的不安全因素。

5.药疗因素 心血管科用药品种多、剂量控制严格、药物的不良反应危害性大,如绝大多数患者应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容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所以滴入药液的速度及持续性都必须严格掌握;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物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阿拉明)、胺碘酮(可达龙)等输液外渗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等,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意。

6.病历书写因素 护理病历要求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护士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如因工作忙而没有实时书写护理记录,对病情评估反映连续性较差。

7.急救物品管理落实不到位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因工作忙而没有及时补充整理急救用过的物品,导致再次抢救患者时物品欠缺、急救仪器性能差而延误抢救时机,引起家属不满。

二、护理质量的改进

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抓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3个过程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及时质控、评价、反馈,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之处找出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针对前瞻性的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健全并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实行护理人员的分层级管理和落实护理质量三级质控,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认识和重视,转变理念,使各项护理安全措施得到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三、完善逐级护理监控

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信息的制度,改进措施到位;针对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机制;建立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如跌倒或坠床、压疮、管路滑脱、用药错误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制定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有培训与演练;保障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有效使用。

科室每周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一次;每月定期组织行政和业务查房,定期质检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同时每月进行质量控制讨论分析,及时总结反馈。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建立个人综合能力量化考评制度,每月测评考核1次。

四、护士专业技能知识培训

1.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护理质量安全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法律意识,经常组织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专科理论、护理专科技能等,从前瞻性和实际工作中提出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并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把措施落实。

2.倡导以人为本,处理护患关系要“换位思考” 强调与患者及家属的多沟通,尤其危重患者,取得家属理解,患者及家属有疑问,给予及时、耐心地解答。

3.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每月组织业务护理培训、护理业务查房或教学小课,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加强重病人护理评估,心血管内科患者入院初期,大多比较急、危重,加强新患者及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尤其注意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

为实现目标,制定了各项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管理规范、护士行为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疾病护理常规(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和工作环节的常规流程)工作质量标准(包括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和专科护理质量标准)、考核标准;完善核心制度,采取护理质量讲评并定期考核落实情况,将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与护理单元的奖惩、评优的依据和持续改进的目标。

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

加强“三查七对”,查对环节是执行任何治疗及护理操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落实交接班制度,做到居安思危,责任落实。健全各项护理操作指引,并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培训,使护士重视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责任护士每天分管患者,重视口头及床边交接患者的病情、治疗、皮肤情况,设立备忘本使交接责任明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