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脏腑别脉之相合

论脏腑别脉之相合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于太阳之部分,而与太阳之正相合,上行至肾,当脊之十四椎处,外出而属于带脉。盖论脏腑十二经脉,有手足之分,论阴阳二气,止有三阴三阳,实无分手与足。论天地水火,有上下之相交,归于先天,合为一气,故人之脏腑经脉,所以应天道也。论少阳心主二经,则为六合,论阴阳之气,止三合矣。巅,乃督脉之会。

《灵枢·经别》曰:足太阳之正,别入于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出上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张隐庵曰:此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也。正者,谓经脉之外,别有正经,非支络也。足太阳之正,从经脉而别入于腘中。其一道者,经别之又分两歧也。尻,肫也。肛乃大肠之魄门,别入于肛者,别从肛门而入属于膀胱,散之肾,复从脊膂上行,当心而散。其直行者,从背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之经脉,此为一经别也。盖从经而别行,复属于太阳之经脉,故名经别,谓经脉之别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于太阳之部分,而与太阳之正相合,上行至肾,当脊之十四椎处,外出而属于带脉。其直行者,从肾上系舌本,复出于项,与太阳上出于项之经正,相合于项间,以为一合也。《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谓阳乃阴与之正,而阴为之主,阳本于阴之所生,故曰成以诸阴之别。谓三阳之经正,合于三阴,以成手足三阴之经别,此三阳仍归于三阴之正,故曰皆为正也。是以三阳之别,外合于三阴之经,而内合于五脏,三阴之别,止合三阳之经,而不合于六腑也。

《灵枢·经别》曰: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属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目外眦。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张景岳曰:此胆肝二经为表里,经脉相为一合也。足少阳绕髀阳,入毛际,与足厥阴合。其内行而别者,乃自季胁入胸属胆,散之上肝,由肝之上系贯心,上挟咽,自颐颔中出,散于面,上系目系,复合少阳本经于目外眦瞳子髎也。足厥阴之正,别足跗内行,上至阴毛之际,合于足少阳,与别者俱行,上布胁肋,是为六合之二也。

张隐庵曰:足少阳之脉(指经脉言),起于目锐眦,循头面而下行于足跗,少阳之别,绕髀上行,至目锐眦,而合于少阳之经,是经脉与经别,交相逆顺而行者也。

《灵枢·经别》曰: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额颅《甲乙经》作“”,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张景岳曰:此胃脾二经表里相为一合也。足阳明上至髀关,其内行者,由气街入腹里,属于胃,散于脾,上通于心,循咽出于口,上(此从《甲乙经》),入承泣之次,系目系为目下纲,以合于阳明本经也。足太阴之正,上股内,合于足阳明,与别者俱行,上咽贯舌,是为六合之三也。

《灵枢·经别》曰: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甲乙经》作“属心主”,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张景岳曰:此小肠与心表里经脉相为一合也。指地者,地属阴,居天之内。手太阳内行之脉,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于小肠,皆自上而下,自外而内,故曰指地。《灵枢·经脉》言交肩上,入缺盆络心;此言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盖前后皆有入心之脉也。手少阴之正,自腋下三寸,足少阳渊腋之次,行两筋之间,内属于心,与手太阳入腋走心者合,乃上行挟于咽,合于面,而合于目内眦,是当与足太阳睛明相会矣,此六合之四也。

张隐庵曰:《灵枢·阴阳系日月》云: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于人也,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明主火,故在上者为阳。手太阳之正指地者,谓手之太阳,下合于足太阳也。盖论脏腑十二经脉,有手足之分,论阴阳二气,止有三阴三阳,实无分手与足。故六腑皆出于足之三阳,上合于手。是以手少阴之正,上出于面,亦与足太阳相合于目内眦之睛明,水火上下之相交也。夫手太阳少阴,皆属于火,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火上水下,阴阳互交,故手太阳指地,而下交于足,手少阴上行,而合于膀胱之经。论天地水火,有上下之相交,归于先天,合为一气,故人之脏腑经脉,所以应天道也。

《灵枢·经别》曰: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张景岳曰:此三焦心主表里经脉相为一合也。指天者,天属阳,运于地之外。手少阳之正,上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包罗脏腑之外,故曰指天。手厥阴之正,其别而内行者,与少阴之脉,同自腋下三寸足少阳渊腋之次,入胸中,属于三焦,乃出循喉咙,行耳后,合手足少阳于完骨下,此六合之五也。

张隐庵曰:少阳,初阳也,从阴而生,自下而上。故曰手少阳之正者,谓手合于足也。曰指天者,谓足合于手也。论少阳心主二经,则为六合,论阴阳之气,止三合矣。巅,乃督脉之会。督脉应天道之环转一周,故从巅而别下入缺盆,走三焦,而散于胸中也。

《灵枢·经别》曰: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入柱骨,上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入缺盆,合于阳明也。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于太阳,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

张隐庵曰:手阳明之正,循膺乳而别行,上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复上循喉咙,出缺盆,而与手阳明之经脉相合也。手太阴之正,别经脉于天府云门之际,入渊腋之分,行太阴之前,入走肺,于当心处散之太阳,复上出缺盆,循喉咙,与阳明之正相合,此为六合也。夫阴阳六合,始于足太阳,而终于手太阴,复散之太阳,盖亦周而复始也。

尚御公曰:肺主天,膀胱为水腑,肺者太阴也,皆积水也。始于足太阳,而终于手太阴,周而复始,应天道之司天在泉,六气环转之不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