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脏腑藏泻之异同

论脏腑藏泻之异同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医又谓论骨内之髓,与脑中不同,不知骨是髓之所充。故中焦之精气,全赖于胆,故《经》名之为中精之府。此六者存而不泻,虽胆汁有出入,而究与六腑之输泻而不同,异于常腑,故曰奇恒之府。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此则受五脏之浊气,而传化之,名曰传化之府。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此节论饮食于胃,有气味清浊上下出入之分,当知奇恒之府,亦受清中之清者也。

《素问·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马元台曰:脑、髓、骨、脉、胆,与女子胞,此六者属阴,乃地气之所生也,皆所以藏阴而象乎地。盖藏垢纳污者莫如地,六者主藏而不泻,此所以象地也。其脏为奇,无所于偶,而且有恒不变,名曰“奇恒之府”。

唐容川曰:西医言脑气筋分走脏腑周身,知觉运动,均出脑气筋(按:《灵枢·经筋》所言,即是脑筋)。肾主骨,肾系贯脊,通于脊髓。肾精足,则入脊化髓,上循入脑,而为脑髓。是髓者精气之所会也。髓足则能供五脏六腑之驱使,故知觉运动,无不爽健。西医又谓论骨内之髓,与脑中不同,不知骨是髓之所充。诸骨中之髓,与脑无异,惟杂有油膜血丝耳。盖由脑髓散赴诸骨,皆穿膜附筋,以入于骨,所以内杂膜油血丝耳。脉者血之道路也。西医言肝化生胆汁,胆汁循油膜入肠胃,则饮食之物,得之乃化。故中焦之精气,全赖于胆,故《经》名之为中精之府。胞宫在膀胱之后,大肠之前,女子名曰胞宫,又曰血室,男子名曰精室,又曰气海,乃血气交会,化精成胎之所也。此六者存而不泻,虽胆汁有出入,而究与六腑之输泻而不同,异于常腑,故曰奇恒之府。

《素问·五脏别论》曰: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马元台曰:胃、大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属阳,乃天气之所生也。盖天主变化,五者泻而不能藏,此所以象天也。此则受五脏之浊气,而传化之,名曰传化之府。惟其为传化之府,所以不能久留诸物,有则输泻者也。魄门,肛门也。肺藏魄,肛门上通于大肠,大肠与肺为表里,故称之曰魄门。此魄门亦能为五脏之使,水谷下此,亦不能久藏者也,较之传化之府,何以异哉?

唐容川曰:肺在上,总统五脏,而魄门在下,令五脏之浊物,从此而出,故为五脏使。既名魄门,便知为肺所司;既为五脏使,便知肺亦能统五脏也。

《素问·五脏别论》曰: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王太仆曰:精气为满,水谷为实,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能实。

马元台曰:此言五脏主于藏精,六腑主于传物,乃脏腑之的义也。夫谓心、肺、脾、肝、肾为五脏者,正以五脏各有精,藏精气而不泻,故虽至于满,而不至于有所实,惟不实,则不至于有所泻也。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为六腑者,正以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一至于实,而不能有所满,惟不能满,则不能不有所泻也。所以实而不能满者,方其水谷入口之时,上之为胃者实,而下之为肠者尚虚,及其食下下脘之后,则下之为肠者实,而上之为胃者已虚,故一有所实,则不能有所满,而必至于泻也,故曰实而不满者以此。彼五脏无水谷之出入,特其精微之气焉耳,故虽至于满,而不至于有所实,自不必有所泻也,故曰满而不实者以此。

《素问·五脏别论》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张隐庵曰:气口,手太阴之两脉。故五脏之气,皆变见于气口,故为五脏主。此论水谷入胃,以养五脏,五脏之精气,复荣于脉,而见于气口也。盖水谷之清者,荣于经脉,清中之浊者,复传化于肠胃膀胱。此节论饮食于胃,有气味清浊上下出入之分,当知奇恒之府,亦受清中之清者也。水谷入胃,由足太阴脾脏转输,以灌溉四脏,然水入于胃,又由手太阴肺脏之通调四布。谷入于胃,淫精于脉,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脏腑,是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又曰气口亦太阴也。言足太阴转输水谷之精,而手太阴亦为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之气,皆见于气口也。心肺居上为阳,肺乃心之盖而主气,开窍于鼻,故引《素问·六节藏象论》,而言味归阴而气归阳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