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羊蹄治血小板低吗

羊蹄治血小板低吗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月31日又做骨髓活检示巨核系增生活跃,血小板散在出现而外周血血小板减少,脾不大,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自2004年8月因齿衄、四肢出血紫癜而于江阴某医院经骨髓穿刺及血液检查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年久治不愈。2004年发现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至今未愈,出血症不明显。经骨髓及外周血检查示骨髓巨核系明显增生,巨核细胞全片仅2个,外周血血常规血小板仅×109/L,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案1 杨某,女,22岁,安徽滁州人。

●初诊 (2012年12月31日)

因鼻衄下肢皮肤紫癜6年,当地医院查血小板最低10×109/L,最高(用激素后)150×109/L。于2012年3月16日至江苏某医院诊治,经骨髓穿刺示巨核系增生减低,血小板散在出现。3月31日又做骨髓活检示巨核系增生活跃,血小板散在出现而外周血血小板减少,脾不大,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直以激素控制病情,6年来时或齿衄、鼻衄、月经量多,伴有慢性腮腺炎,时发腮腺肿痛。至12月31日求我以中医诊治时仍以激素维持,但血小板仅30×109/L,双足踝上下皮肤少许出血疹及紫癜。苔薄黄,舌红,脉细弦滑数,目干涩而便秘。证属阴虚血热,肝肾阴虚而肝经血分内热兼心肺经火热之象。拟方滋阴降火凉血,药用:

生地20g      山茱萸10g 女贞子15g 墨旱莲20g

玄参15g      石斛15g  紫草15g  水牛角片20g(先煎)

羊蹄根15g     黄芩10g  地骨皮12g 夜交藤15g

炙鳖甲15g(先煎) 生白术12g 大枣5枚  白茅根15g

14剂。

●二诊 (2013年1月14日)

原方服用1周激素撤停,复诊前1日查血小板已升至108×109/L,无出血症,腮腺处少许肿痛,脉弦滑数之象已缓至细弦,苔黄舌红稍有好转,目干涩得已,大便通畅,宗原法继进。

原方加板蓝根15g,以兼顾腮腺炎,又进14剂以继续观察。

●三诊 (2013年1月29日)

今复查血小板已达144×109/L,已停激素1个月,无出血症状,仍宗原意巩固。

至2013年2月17日复诊时,经江苏某医院骨髓穿刺复查粒系、红系增活跃,形态正常,巨核系增生少低但血小板小簇可见,外周血正常,遂停水药而以六味地黄丸巩固。

【按】本案亦称“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感染腮腺炎病毒所致。病毒入侵巨核细胞,使得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能力减弱,因此治疗当以标本同治为法。

本病病机总属疫毒内伏,入营化热,病久伤阴,以致肝肾阴虚,心肺郁热。故陈松育首以生地、玄参、紫草、黄芩、水牛角、羊蹄根、白茅根、板蓝根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以清解疫毒、止衄消斑;以山茱萸、女贞子、石斛、墨旱莲、地骨皮、鳖甲等滋补肝肾之阴,以绝后患之机;并以白术、大枣健护中州,以助生化之源。及至后期,伏热得清,气血已宁,斑消衄止,本可收工,然陈松育又恐死灰复燃,故而再以“六味”以善其后。

案2 龚某,男,62岁,江阴人。

●初诊 (2013年5月26日)

患者自2004年8月因齿衄、四肢出血紫癜而于江阴某医院经骨髓穿刺及血液检查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年久治不愈。于2013年5月26日求余诊治。患者时或齿衄,晨起刷牙时明显,下肢散在瘀紫斑疹。苔薄舌红带紫略胖,脉细弦滑数。证属肝肾阴虚火旺,血分风热不清。拟方滋补肝肾养阴凉血祛风。药用:

生地20g 山茱萸10g 牡丹皮12g 地骨皮12g

蝉蜕5g  防风10g  夜交藤15g 女贞子15g

墨旱莲20g

●二诊

服原方1个月后复诊加炒荆芥10g、赤芍12g、炒栀子10g、羊蹄根15g、生甘草3g,以加强凉血化瘀祛风之力。

●三诊 (2013年7月27日)

原方加虎杖15g。

●四诊 (2013年8月24日)

原方加丹参15g、水牛角片20g。

●五诊 (2013年9月28日)

原方加参三七,去蝉蜕、防风。

中药服至2013年12月28日复诊时血小板已升至170×109/L(已正常),早已停西药数月,临床无出血症,病已告愈。原意巩固。

【按】本案患者为老年,本已为“阴常不足”之体。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为本,风热伏血,灼络成瘀为标。鉴于此,陈松育以生地、山茱萸、地骨皮、女贞子、墨旱莲等补肝肾、滋阴分;以牡丹皮、赤芍、栀子、水牛角、羊蹄根、虎杖、丹参凉血化瘀;以蝉蜕、防风、荆芥等祛风逐邪。如此用药,病情告愈当在意料之中。

案3 陈某,男,32岁。

●初诊 (2013年5月26日)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年。2004年发现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至今未愈,出血症不明显。苔薄黄,舌红带紫略胖,脉弦滑数。拟方滋肾泄肝凉血。

生地20g 山茱萸10g 牡丹皮12g 地骨皮12g

蝉蜕5g  防风10g  夜交藤15g 女贞子15g

墨旱莲20g

20剂。

●二诊 (2013年6月29日)

近经输血及激素治疗后得缓,2周又复发。苔净,舌略紫,脉弦滑数。血小板60×109/L,拟方加强凉血祛风。

原方加炒荆芥10g、赤芍12g、炒栀子10g、羊蹄根15g、生甘草3g。20剂。

●三诊 (2013年7月27日)

面赤红痘疹多,舌红边尖尤著,略胖有齿印,无出血点及紫癜,拟原方出入。

原方加虎杖15g,20剂。

●四诊 (2013年8月24日)

血小板75×109/L,嘱停达那唑,7~10日后改醋酸泼尼松每日2粒,并渐停用激素。苔薄,舌暗红,脉弦滑数。拟原方出入。

原方加丹参15g、水牛角片20g,30剂。

【按】本案与前案同为一病,未有紫癜外发,貌似轻于前案,然两案病机基本相同,均为肝肾不足、阴虚火旺、风热伏血,故而治法亦相近。陈松育治疗血热出血之症,善用羊蹄根。考羊蹄根,出于《本经》,主“除热”。后世本草诸籍多载其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陈松育认为,本品性寒凉,味酸而敛,寒凉可清泄内热,以折火势;酸敛可固护血络,防血离经。每每用之,无不取效。

案4 贡某,女,67岁,南京人。

●初诊 (2013年1月4日)

患者因周身散在出血性红疹,伴少许齿衄周余,于2012年12月初入住某医院。经骨髓及外周血检查示骨髓巨核系明显增生,巨核细胞全片仅2个,外周血血常规血小板仅(7~14)×109/L,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用激素等治疗病情平稳,皮肤出血疹减少,仅下肢仍有散在紫癜,血小板略升至(30~40)×109/L,而于2013年1月4日转至我处由我中医诊治。初诊时患者面如满月而赤,口干,神倦乏力,下肢紫癜或点或小片状。苔黄腻,舌红而胖,脉弦滑而数。证属脾经湿热内蕴,肝经血分风热不清。拟方健脾燥湿清热,凉血祛风消癜。药用:

苍术6g  白术12g   黄柏12g  炒荆芥10g

紫草15g   蝉蜕6g   生地15g  牡丹皮12g

赤芍15g   夜交藤15g  羊蹄根12g 地骨皮12g

焦楂曲各10g 黄芩10g

●二诊

服7剂后苔黄腻得化。原方去苍术加女贞子15g、墨旱莲15g、仙鹤草15g,并嘱渐减停激素。

●三诊 (2013年1月25日)

血小板升至170×109/L,原方加生薏苡仁20g。

●四诊 (2013年5月20日)

病情平稳,血小板160×109/L。原方又加参三七5g,去荆芥、夜交藤。后因停服中药于6月18日再次复发,血小板降至15×109/L而再次激素加量,病情渐得控制,而嘱患者千万不可停中药,而西药激素必须渐减停。

●五诊

患者至2013年12月20日服中药已5月余,激素已全停,中药仍在巩固治疗,血小板稳定在(100~172)×109/L,库欣综合征已消失,药用滋阴凉血,化瘀利湿。

生地15g  牡丹皮12g 赤芍12g  女贞子15g

参三七5g  墨旱莲15g 生白术12g 地骨皮12g

羊蹄根12g 仙鹤草15g

【按】本案与前几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本案病机夹湿,舌苔黄腻。陈松育在处理此案时,先予苍术、黄柏、黄芩等燥湿。湿不去,热难清。又因脾虚舌胖,继用白术、焦楂曲等健脾宗土。湿去脾健,则滋阴凉血、止血化瘀自可收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