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橘泉为《汉药新觉》—书序
中医治病之价值,在理论也在方药。中药应用之凭借,在证候不在病原。盖药效从经验而来,理论系推想所得;内部有某种病理变化,斯外部有一定之证候呈现。审证候,投方药,治之而愈者,中医固自有其科学之真理存焉。
唯古人探究医药无其他学理科学器械为之助,大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追求其理论,则难免推测假定以五行气化为病理,而连带以色相气味为药理。自唐宋元明以至于今,论药之书何啻汗牛充栋,要皆不能越五行气化等学说之藩篱。是以药物书空论愈多,功效愈不确;反使《神农本草经》、陶氏《名医别录》等忠实之经验记载,湮没不彰。优良有效之国产药物,不能见信于世界者,皆部分旧说之累也。
夫药物为医疗要具,居今日而言整理中医学术,首在研究本草。而本草之研究,须绝对辟除部分之旧说。关于每药之性状、形态、成分及生理作用、药理作用等,当以近世科学为依归。友人郭若定君,精通中西医学,慨中医本草学之不可不亟为整理也,乃本其研究所得,著为《汉药新觉》一书。其整理方法:以历代经验之功效为经,以近世之生理病理药理为纬;依照现代药物学之分类编辑,朗若列眉。经验学理,两皆不悖,诚为医者之良好参考书,初学者之模范读本也。今秋橘泉受国医研究院之聘,来苏担任教职,对于课程设备,颇多改进。而于药学一科,诸生乃自动改选此书为课本。弃部分之旧说,就科学之实际,岂非真理自在人心者哉?故是书之作,影响于中医之改革者颇大;爰序数言,以告研究是学者,知所取择焉!“民国”二十五年(1936)冬月吴兴叶橘泉序于苏州国医研究院
[1936年12月郭若定医师著《汉药新觉》的序文]
[2010年7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