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虎加人参汤证三条

白虎加人参汤证三条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以白虎承气,并为阳明府病之方。伤寒或吐或下之后,七八日病邪不解,而且燥渴之症加重,为邪气已离开太阳之经,内入阳明胃腑。此为太阳经之邪气传入阳明胃腑,熏蒸三焦、胸膈的证候,故当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清热生津。本条则阐述白虎汤的治疗禁忌。邪气虽然进入阳明腑,但仍有太阳病之脉证者,则不能用白虎汤;否则会使表邪留恋而损伤胃气。

伤寒论原文】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六七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以下三条,王叔和本在太阳篇中,今移置此。

伤寒若下若吐后,至七八日不解,而燥渴转增者,邪气去太阳之经,而入阳明之府也。阳明经为表,而府为里,故曰热结在里。府中之热,自内际外,为表里俱热。热盛于内,阴反居外,为时时恶风。而胃者,津液之原也,热盛而涸,则舌上干燥。故既以白虎除热,必加人参以生津,尚从善所谓邪热结而为实者,则无大渴。邪气散漫,熏蒸焦膈,故舌上干燥而烦,大渴欲饮水数升是也。是以白虎承气,并为阳明府病之方。而承气苦寒,逐热荡实,为热而且实者设;白虎甘寒,逐热生津,为热而不实者设,乃阳明邪热入府之两大法门也。故从太阳分出三条,并列于此云。

【白话解】

以下三条,王叔和将其置于太阳篇中,现移在阳明病篇。

伤寒或吐或下之后,七八日病邪不解,而且燥渴之症加重,为邪气已离开太阳之经,内入阳明胃腑。阳明经属表,阳明腑属里,故言“热结在里”。阳明腑之邪热,自内向外透发,故为表里俱热。邪热炽盛于内,而阴气反而在外,故时时恶风。胃为津液化生之源,热盛津竭,则舌上干燥。因此,应用白虎汤以清热,必加入人参以生津,尚从善所言邪热结而为实者,则无大渴。而邪气充斥弥漫,熏蒸三焦、胸膈,故有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等症。因此,白虎汤、承气汤,皆为阳明腑病而设。但承气汤味苦性寒,能荡涤实热,为阳明实热证而设;白虎汤味甘性寒,清热生津,为除阳明邪热而无实邪而设。此为邪热侵入阳明腑的两个治疗大法。故将其由太阳篇中移出,且列举于此。

【伤寒贯珠集】

白虎加人参汤,方见太阳斡旋法。

【白话解】

白虎加人参汤方见于太阳斡旋法。

【伤寒论原文】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无大热,表无大热也。口燥渴心烦,里热极盛也。背微恶寒,与时时恶风同意。盖亦太阳经邪传入阳明胃府,熏蒸焦膈之证。故宜白虎加人参,以彻热而生津也。

【白话解】

无大热,即表无大热。里热炽盛,则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与上条时时恶风意义相同。此为太阳经之邪气传入阳明胃腑,熏蒸三焦、胸膈的证候,故当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清热生津。

【伤寒论原文】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前二条既著白虎之用,此条复示白虎之戒。谓邪气虽入阳明之府,而脉证犹带太阳之经者,则不可便与白虎汤;与之则适以留表邪,而伤胃气也。而又申之曰: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其丁宁反覆之意,可谓至矣。

【白话解】

前两条条文,是揭示白虎汤的应用。本条则阐述白虎汤的治疗禁忌。邪气虽然进入阳明腑,但仍有太阳病之脉证者,则不能用白虎汤;否则会使表邪留恋而损伤胃气。且进一步阐明:“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可见仲景反复叮嘱后学之心,无微不至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