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络脉在体表的分布与循行

络脉在体表的分布与循行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所见] 十五络脉有自己的循行路线和病候,所以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是络脉的代表,也是全身最大的络脉。但是在普通人身上,每每能见到几条有关的络脉出现,经过或交叉在络穴的部位,在消瘦的人体表可以多见几条,极少完全能看到十五络脉的,而且它们的长短、走行方向也各不相同。[临床所见] 络脉分布于体表,支横交错,肉眼可见,夏季孙络充盈、显见,因此也是刺络的最好时间。

1.络脉浮现于皮表

[原文] 《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语译] 手足三阴三阳共十二经脉,都是隐伏在里而行于分肉之间,位置较深而肉眼不可见。……浮现在浅表的脉,平常可以看见的,都是络脉。

[临床所见] 络脉浮现在浅表部位,以肘膝关节以下最明显,其次为颞部及耳前后,再其次为胸部及腰骶部。络脉一般来讲是显露的各种静脉。

2.络脉由大至小,支横复杂

[原文] 《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语译] 经脉的位置较深,在里而难见,从经脉分出的支脉且横行的,在表而易见,称为络脉,络脉别出的分支,称为孙络。

[临床所见] 临床上络脉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因气候影响,络脉以夏季易见。但笔者在热带地区工作时,病人的络脉因不受气候的影响,四季显露都很清晰。

3.络脉可行于经脉不到的地方

[原文] 《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语译] 所有络脉,都不能经过大关节之间,而行于经脉所不到之处,出入联络,作为经脉传注的纽带,再结合皮部的浮络等,共同会合而显现在外面。

4.十五络脉别出部位有个体差异

[原文] 《灵枢·经脉》:“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也。”

[语译] 综上所说的十五别络,凡脉气壅盛的实证,就会在络脉上出现异常的现象;正气虚的人,脉必下隐于深部。在外表上如果看不见任何异常现象,就应该在该穴部位的上下细心观察。由于人体有肥瘦,经脉亦有长短的不同,络脉所别出的部位,可能有些差异,所以仍当灵活运用,不可执一而求。

[临床所见] 十五络脉有自己的循行路线和病候,所以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是络脉的代表,也是全身最大的络脉。但是在普通人身上,每每能见到几条有关的络脉出现,经过或交叉在络穴的部位,在消瘦的人体表可以多见几条,极少完全能看到十五络脉的,而且它们的长短、走行方向也各不相同。

5.十二经络脉分布于皮部

[原文] 《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又云:“皮者,脉之部也。”

[语译] 凡属所说的十二经的络脉都是分属于皮肤各个部分。皮肤都是络脉分布的部位。

[临床所见] 平常所刺的络脉,常用者都是分属于皮表的十二经的络脉。

6.夏季孙络充实

[原文]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夏气在孙络。”又云:“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

[语译] 夏天人的气血在孙络。夏季,经脉中血气充足流入孙络,皮肤得以濡泽而充实。

[临床所见] 络脉分布于体表,支横交错,肉眼可见,夏季孙络充盈、显见,因此也是刺络的最好时间。但在热带国家生活的人,四季皮肤络脉充实易见,都可以刺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