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寻“滑涩”的奥妙

探寻“滑涩”的奥妙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滑脉”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关于滑脉脉形也出现了比较形象的描述。涩脉的脉象特点为脉率迟缓、脉形细小、脉律不齐、参伍不调,有如雨沾沙之脉感。滑主“有胃气”包含2种含义:脉滑而冲和是健康青壮年的生理脉象,疾病过程中的某些滑脉提示胃气未衰,预后较好。《脉经》从脉象上进一步阐发,“脉来滑者,实也有宿食”,滑脉可见于正常人饮食后或内有宿食者。

主讲人 任汉书

齐教授将传统脉的复合脉象拆分为25对脉象要素,今天讨论的“滑涩”要素属于血流层面。

一、滑涩源流

“滑脉”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大奇论》首次形象记载“脉至如丸滑不直手”,“如丸”描述了滑脉脉形圆滑,“不直手”表述脉行接连灵动顺畅。《内经知要》注:“如丸者,流利之状,正滑脉也”,解释了脉形如丸是单纯滑脉,即真滑脉、正滑脉。《诊家正眼》注解:“如丸者,短而滑也”,即滑脉的指下感觉圆滑为单个脉搏短暂利落。张仲景对于滑脉的论述以《伤寒论·平脉法》中“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为代表。

现代学者认为“阴阳和合”是“脉道迅速扩张又旋即缩小之状,则脉应手流利,如珠串掠过,指下觉滑,故名为滑”,但很多脉象(如数脉)其脉道均是如此,所以这种解释并不甚清晰。

明代李中梓认为“盖翕,浮也,奄,忽也,谓忽焉而沉,摩写往来流利之状,极为曲至矣”,说明滑脉脉象阴阳衔接顺畅,所以浮沉变化极为明显,且这种变化是快速的,给人以脉搏接续流利、极有圆曲的感觉。张仲景并未采用比喻的手法而是直接描述,用“翕”“浮”“未沉”三字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滑脉的特点。自晋朝开始,脉学理论进入了丰富发展阶段。关于滑脉脉形也出现了比较形象的描述。王叔和在《脉经》中描述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首次将滑脉喻为珠子,通俗易于理解,方便初学者揣摩学习,寥寥数字,滑脉脉形便跃然纸上。

自此,后世医家普遍用“如珠滚盘”“盘珠之形”演绎滑脉,只是其描述愈加生动形象。如唐代孙思邈于《千金翼方》载:“按之如动珠子,名曰滑。”此后医家在描述滑脉时,还将其与相似脉、相对脉加以区分论述,如周学霆在《三指禅》中说:“脉之往来,一则流利,一则艰滞,滑涩形状,对面看来便见”,提出了滑脉要同涩脉和数脉进行鉴别。

《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濒湖脉学》:“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中医诊断学》:“涩脉,形细而行迟。”涩脉的脉象特点为脉率迟缓、脉形细小、脉律不齐、参伍不调,有如雨沾沙之脉感。《脉象》载:“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王冰说:“涩者,往来时不利而蹇滞也。”“蹇滞”即滑伯仁所说的“往来难”“如轻刀刮竹”,也即张璐所指的“涩滞不前”。“蹇滞”“往来难”“参伍不调”“涩滞不前”都是描述脉律,“蹇滞”是指脉律不均匀,“往来难”和“涩滞不前”是指脉有止歇。李中梓说:“盖涩脉往来迟难,有类乎止而实非止也”。涩脉的充盈度不足,有近半数的涩脉充盈度明显不足而脉形细小,而在诊脉时空虚感并不明显,这是由于涩脉患者多有血管硬化的变化,变细的脉管和细小的脉搏可相对地维持充盈,故诊脉时无明显的空虚感觉,甚至于还有一种“如雨沾沙”的实硬的感觉。无血虚的涩脉患者并不少见,故其充盈度有不亏虚的,特别是瘀滞型涩脉,其充盈度相对较实。

二、滑涩脉交叉

从滑涩二者脉象特征来看,一个是脉动艰涩,一个是脉动流利,二者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脉象,二者所主病也是大不相同,故从传统脉学来看涩脉和滑脉是不可能在同一个病人的脉搏上同时出现的。

对于这种矛盾的现象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有人认为是由诊脉者的主观感受不同所造成的不同的判断标准,有人认为是由诊脉者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宋晓宾师兄以前提过,依据金氏脉学和个人体验,在同一个病人的同一时间和同一部位的桡动脉上采集到涩和滑两种截然相反的脉象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涩搏可以表现为在每一个动点和每一个层面上均可以感知的整体涩搏,或者仅局限于某一个动点或者某一层的涩搏等。根据涩搏在一个脉动中的分布状况可以分为整体涩搏、组性涩搏、动点性涩搏、点位性涩搏和点状涩搏。

同样,滑搏也可以表现为在每一个动点和每一个层面上均可以感知的整体滑搏,或者仅局限于某一个动点或者某一层的滑搏等。根据滑搏在一个脉动中的分布状况可以分为整体滑搏、组性滑搏、动点性滑搏、点位性滑搏和点状滑搏。对于局限的涩搏完全可以在其他的动点或者脉搏层次感受到其他性质的脉搏,包括滑搏,出现滑涩搏在同一个病人的桡动脉共同出现的情况。同样的滑搏也可以在其他的动点或者脉搏层面感受到其他性质的脉搏,包括涩搏,也可以出现滑涩搏在同一个病人的桡动脉共同出现的情况。

三、滑涩的今义

上面谈了滑涩的源流问题,下面具体讲讲滑涩今义及代表意义。

滑、涩是指脉中血液流利程度的改变。滑是血液的流利度增加,涩是血液流利度的降低。可见于整体脉象,也可见于局部脉象。

(一)滑主“有胃气”

滑主“有胃气”包含2种含义:脉滑而冲和是健康青壮年的生理脉象,疾病过程中的某些滑脉提示胃气未衰,预后较好。萧通隐曰:“滑脉平匀,乃得胃气之脉”,滑脉是“胃气盛实”的表现,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载:“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强调弱脉虽表征病情较重,但见滑象提示胃气未衰,正气尚可与邪气抗衡,则预后良好。施发于《察病指南》载:“趺阳脉滑者,胃气实。”趺阳脉所候为阳明经之气血,趺阳脉滑即是胃气充足、气血充盛的体现,由此可见人体无论“人迎”“寸口”,亦或“趺阳”,诊得滑脉均提示胃气充足,人体正气不衰。

(二)滑主食积、痰郁

饮食积滞或痰湿内盛脉象显示滑象。痰湿、食积虽为不同疾病,但其致病机制大体相似。清代李延昰《脉诀汇辨·滑脉》言:“凡痰饮、呕逆、伤食等证,皆上中二焦之病,以滑为水物兼有之象也。”致病因素均为类似水滑之物。最早记载滑脉主食积的应是《伤寒论》:“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这是食积而化热,留结胃肠所致的滑数脉。《脉经》从脉象上进一步阐发,“脉来滑者,实也有宿食”,滑脉可见于正常人饮食后或内有宿食者。滑脉主痰饮的渊薮应该是《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脉滑曰病风”,到《诊宗三昧》“人迎浮滑为风痰”,《脉经》亦载“滑者为饮”,施发“滑为痰逆”。张介宾总结梳理前人经验亦结合自己的实践,认为“滑乃气实血壅之候,为痰逆,为食滞,为呕吐,为满闷”。究其原因,脉滑常为实邪壅盛于内,气血涌盛,而实邪往往阻塞气机,虽为气实,但具有功能的“气”则相对减少,故曰:“脉滑者多血少气”,气虚则易生痰生饮不能化积导滞,故“滑”可见于痰饮食积。《脉经》中亦有对特定经脉滑脉的论述,在《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载:“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则生疮”,也是湿热蕴结下焦的表现。

(三)滑主水湿

水湿内盛,血液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则脉现滑象。

(四)滑主气血虚

气血不足,血液因成分减少而稀释,则脉现滑象。现代中医诊断学教材在论述滑脉的主病时通常以实证为主,然而滑脉亦可见于虚证。日本学者丹波元简在《脉学辑要》中记载:“然虚家有反见滑脉者。乃是元气外泄之候,学者可不细心体认哉”,与《太素》中“阴脉沉涩……反成滑也”医理相通。

很多著名医家在其著作中对虚证见于滑脉均有阐述。清代黄宫绣《诊宗三昧》言:“气虚不能统摄阴火,而血热脉滑者有之”,是其临证中的经验总结。《濒湖脉学》中主病诗首句即为“滑脉为阳元气衰”,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可见滑脉不仅仅主实证,也可主虚证,也可以见于本虚标实之证。临证中定要悉心体会,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五)滑主热证

滑为“阳中之阴”。《灵枢经》言:“滑者阳气盛,微有热。”《难经》亦言:“滑者伤热”。有研究认为《伤寒论》中滑脉多主阳热实证,故“滑”为阳主热证。李时珍认为“滑”是“阳中阴”,“滑为阴气有余,故脉来流利如水”。清代王邦傅将其形象解释为“阳水”,即“水中有火”,水中沸腾的气泡上涌正如滑脉搏指。可见滑脉可主阴血充足之阳热证,故为“阳中之阴”。

(六)“滑脉”主孕

《脉经》中有两专篇论述妊娠脉象。认为有些孕妇在早孕阶段即可显现滑脉,是六脉养成、妊养胎儿的脉象,也就是真滑脉。同时,“疾滑”与“但疾不滑”为判断有孕三月或五月的一个指征。滑伯仁曰:“三部脉沉浮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妊也”。可见滑脉主孕为医家共识。李士材认为:“滑而冲和,此血来养胎之兆。夫脉者,血之府也,血盛则脉滑,故妊孕宜之。”指出妊娠实则为阴血充实妊养的脉象,也是阴阳和合的脉象。

(七)涩主气郁、血瘀

气滞或血瘀均导致血液运行不畅。

(八)涩主湿滞

浊邪阻滞则气血运行受阻,脉现涩象。

(九)涩主阴虚、津亏

阴虚津亏,血液浓缩,运行不畅而涩。如《医灯续焰》说:“况体为阴液,多则滑利,少则枯涩,理势之必然者。”

(十)指导西医治疗

如枯涩补液,湿滑祛痰。

下面是讲课过程中大家讨论的精华选段。

滕晶:很多肿瘤病人因进食问题影响了血质,更多的出现散涩柔弱稀,而黏涩被掩盖!今曰值班有两个病人都这样:进食差,贫血。糖涩波也不显了。

符泽平:老师,这说明伤正了吧?这糖涩波是不是有些像阴沟水,而且血管脆性增加?

滕晶:是伤正了。脆性是指血管壁,病久可出现。阴沟水不好体会。

符泽平:有点稠滑弱寒涩,如雨沾沙,我这个病摸的太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