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中医的治则治法

什么是中医的治则治法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俗的来讲,治则就是在医理指引下确定的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治法就是遵循治则所确立的具体方法。由于病情的复杂和变化的速度,标本缓急的治则主要包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三种情况。中医妇科治疗崩漏的“塞流、澄源、复旧”原则也是标本缓急的具体体现。

通俗的来讲,治则就是在医理指引下确定的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治法就是遵循治则所确立的具体方法。从复方的用药经验,不断提炼、总结出诸多治则治法,这其中凝结了太多的汗水与智慧,实现了中医理论体系的重大跨越

(1)治则其重要内容有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标本缓急等。

首先谈谈“治未病”。《黄帝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讲得十分生动,形容疾病已经形成才用药就如同口渴了才挖井、要战斗了才铸造武器一样,将“治未病”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金匮要略》开篇处就提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这里的“上工”是古时对杰出医生的称呼,不难看出能否充分地掌握好“治未病”原则是成为一名优秀中医师的所面临的考验。“治未病”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层面。不仅要在病人“未病”时进行干预,防止疾病的形成,又要于“已病”时防止疾病的传变,这就要求医生对患者病情阶段有客观认识,并且熟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未病先防,就要求我们注重养生保健,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具体来讲,应当从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心情的调节等诸多方面共同助力机体的健康。特别是现代人的“现代病”,如长期的伏案工作、玩电脑游戏者可以时常做导引操、舒筋活络、避免颈椎病、腰椎病的形成;频频食用大鱼大肉、煎炸食品,或者暴饮暴食,又或者为了减肥而绝食者,时间长了,代谢性疾病、胃肠病就会“找上门来”,所以,从“不治未病治已病”的角度说我们一定要防疾病于未然,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疾病侵袭的机会。

“既病防变”。最为典型的就是《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意即如果见肝之病,应该意识到肝病最易传脾(肝木乘脾土),在治肝的同时,当先补脾,使脾气充实,从而不受侵袭。另如,《素问·皮部论》中讲:“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说明了疾病从外之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变途径。此外,疾病还可以表现为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等,这就要求医生要见微知著,掌握疾病发展的大势,客观判断病情,真正做到既病防变。

治病求本和标本缓急。这两个治则有相互重叠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百姓讲的“中医能去根儿”或许就是中医治病求本的一种效应体现。《黄帝内经》言:“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疾病的本质。中医讲求认清疾病的根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其中包含了认清病因、判准证型、明辨症候真假等因素。标本缓急是《伤寒论》提出的重要治则,这个“标”与“本”就好比疾病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要从不同层面去认识,比如正气为本、邪气为标;里证为本、表证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宿疾为本、新疾为标。由于病情的复杂和变化的速度,标本缓急的治则主要包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三种情况。“急则治其标”即当标症危急,如不采取措施则直接影响疾病转归或者危及生命的时候,应当先治其标,比如高热,剧烈喘咳、出血等。“缓则治其本”指标症偏缓和的情况下,宜治其本,即从疾病的根本病因来着手治疗,如阴虚燥咳,咳嗽不甚时,滋养阴液以治其本,燥咳之标便可以不治自退。“标本同治”指在不宜单治标或单治本的情况下,要综合考虑病因病理,如热极生风时,既要清热凉肝,又要息风止痉,双管齐下。中医妇科治疗崩漏的“塞流、澄源、复旧”原则也是标本缓急的具体体现。在崩漏较重之际,急当止血防脱,用塞流之法;血量明显减少后进一步求因治本,标本同治,止血和血,即澄源之法;出血完全止后,脏腑气血亏虚,宜用复旧之法养血补血。

此外,“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从字面意思可大概了解。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即“三因制宜”原则,体现出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特色与优势,即根据发病的不同季节气候特点、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要素,综合考量之下来确定治疗方案,指导具体用药。如从季节来看,夏季应注意防暑祛湿,秋季宜滋阴润燥;从地域来看,北方多寒冷,人们腠理致密,多患内伤,南方多水湿,人们腠理疏松,多病外感;从患者年龄来看,小儿“纯阳之体”,易患热病、实证,老年人则多虚证或虚实夹杂。因势利导是根据病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趋势,来顺应病势、引导病邪外出的一种法则。《黄帝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傈悍者,按而攻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意思就是,如病位在上的,可用向上吐法;病位在下的,可用向下疏导之法;病在中焦胀满的,可用泻下之法;病有邪者,可用汤药浸渍以助发汗,使邪从汗而解;若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使其外泄;病势急骤的,则应力挫病势以攻之;如果是实证,则可散之泻之。因势利导的治则在《伤寒论》中应用广泛,比如痰实停滞于胸膈,肺气不利,呼吸困难之证,治当随上越之势,使用吐法,方用瓜蒂散;若病势偏下偏内,内实结滞者,应采用攻下法,使邪从下而去,方如三承气汤。

(2)治法(这里主要指中医内科治法)

其实历代医家都有所发挥,但最为系统的当属程钟龄《医学心悟》所归纳的“八法”,即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如麻疹初起、疹出不畅,选用升麻葛根汤来解肌透疹,升麻与葛根相配轻清升散,因势利导。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此法的应用要谨慎,“吐下之后,定无完气”,所以要符合病位在上、病人体质盛实等条件方可施吐法。如患者表现为痰涎、宿食壅滞胸脘之证,予瓜蒂散使其涌吐而出,则诸症自解。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如用大承气汤峻下热结,温脾汤攻下冷积,大黄牡丹汤泄热破瘀,十枣汤攻逐水饮。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解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和法涵盖了很广泛的病症及应用,如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逍遥散调和肝脾,半夏泻心汤调和肠胃。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如小建中汤温中祛寒,黄芪桂枝五物汤温经散寒,四逆汤回阳救逆。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用于里热病证,如导赤散清心利水又养阴,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经实火和湿热,泻白散清泻肺热以止咳平喘。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形成的有形实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如枳实导滞丸消食化滞,二陈汤燥湿化痰,桂枝茯苓丸活血祛瘀。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根据气、血、阴、阳虚损的不同程度和偏重,可以通过四君子汤来补气,归脾汤来补血,左归丸以补阴,肾气丸以补阳,当然有时也会出现气血俱虚或阴阳两虚的状况,就需要合理配伍方药来共同补益。

可以说,程氏的总结对中医治法理论的完善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他特别强调“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中医的治则治法既要宗其要旨,又要灵活变通 ,以致“心领神会、历试而不谬”。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步细化了中医治法,比如清法就发展为清气分热、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脏腑热、清热养阴、清热除湿、清虚热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