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传导系统研究简史

心脏传导系统研究简史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0年在KEITH指导下LEWIS和OPPENIMER对狗的心脏用电生理测探法证实窦房结系心脏的起搏点。1940年发现心脏手术伤及CCS可导致心律失常。此外,他们建立了一种独特染色法,在1张玻片上能同时显示结细胞、工作心肌及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等,特给予命名为宋一璇科研组心脏传导系统检查法。经检查CCS,发现SAN被脂肪组织浸润呈孤岛状,有明显致心律缓慢的病变,解决了死因。

二、心脏传导系统研究简史

1845年波兰PURKINJE教授发现羊等有蹄动物的心内膜下有一种比心肌细胞大、胞浆空泡状的细胞,通过生理实验,认为是心脏的运动装置。后人称Purkinje细胞。1893年德国HIS教授父子在小鼠、狗和人等的心脏中,均发现有1束连接心房、心室肌的肌纤维,后人命名His束。1906年TAWARA在研究房室结的基础上,详细地叙述并描绘出His束和房室结的解剖学图解,后人称His-Tawara system。这一系统被确认为是将冲动从心房传导到心室的一条肌束。同年夏,1位英国医学生FLACK在KEITH实验室做鼹鼠心脏切片时,于静脉窦与心房连接处发现窦房结,认为与起搏有关。1910年在KEITH指导下LEWIS和OPPENIMER对狗的心脏用电生理测探法证实窦房结系心脏的起搏点。从此,CCS结构被确定。1940年发现心脏手术伤及CCS可导致心律失常。后来在心脏移植术中发现无自主神经支配的心脏仍能正常工作,还发现心脏附加传导束,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预激综合征等。

但是过去法医学界却一直很少有人去研究这个系统。原因是CCS体积小,用肉眼不易辨认,较难准确取材;若用显微镜检查一例CCS,需要做数百上千张组织切片。即使做了切片,也不易找到问题。国内外虽有许多法医学家对CCS的取材法或其病变与猝死关系进行过研究,多是因切取部位不够准确,故其取材方法仍没能被人们所接受,没有作为常规使用推广。

法医学者在鉴定猝死案例的死因时,总有部分尸体(约15%)虽经仔细检查仍找不到死因。在国外,动脉硬化现象很普遍,容易找到冠状动脉硬化斑块,便把猝死原因归咎于冠状动脉硬化(称为心性猝死)。但是中国人动脉硬化发病率低,猝死者又多是年轻人,定其为冠心病理由不充分。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中山医科大学的法医学教师就开始探讨CCS的问题。他们和广州市公安局的法医工作者合作,几经波折,于1989年根据CCS的形态特点,对窦房结(SAN)和房室结(AVN)采用纵轴取材方法,找到了一个简便的切取CCS方法。该方法只要取窦房结、房室结组织各1块,房室束组织2~4块,分别连续切片、间断取3片(每例约20张切片)就可获得CCS的全貌。此外,他们建立了一种独特染色法,在1张玻片上能同时显示结细胞、工作心肌及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等,特给予命名为宋一璇科研组心脏传导系统检查法。

上述研究引起了英国法医学教授KNIGHT及其同事的兴趣,邀请中山医科大学派人去英国进行合作,后来香港大学病理学系DICKENS,Beh PSL教授,芬兰的SAUKKO教授和他的同事也要求合作。至今已在国内外共检查了CCS 3 000多例,在国内和芬兰分别举办了讲习班,推广取材方法和读片要点,把我国对CCS的研究推进一个新阶段。

现认为CCS的病变在猝死案例中有一定的重要性。当一般尸体解剖找不到死因时,检查CCS可能有重要发现。如在芬兰曾有1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死亡者,尸体解剖却未见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经检查CCS,发现SAN被脂肪组织浸润呈孤岛状,有明显致心律缓慢的病变,解决了死因。又如一民警在广州火车站纠正违章时,在双方发生拉扯时对方突然死亡。常规病理检查尸体,未发现死因,再行CCS检查时,则发现CCS有潜在性病变,此病变常可在行为应激时,诱发心律失常致猝死。这些病理发现有利于化解矛盾,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法医工作者实在有必要熟知有关CCS的知识和技能。

(宋一璇 罗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