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住院时,由于年龄、病种、病情、住院时间的长短及个人的特点不同,因而对住院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护士应了解儿童对疾病的认识,住院期间主要的压力来源及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以减轻疾病的痛苦,消除焦虑,使患儿尽快恢复身心健康。初次接触孩子时向其父母及保育人员询问孩子的心理及有关情况。争取家长的主动参与和良好的配合,有效地减轻孩子的不良心理反应,使其早日康复。

儿童住院时,由于年龄、病种、病情、住院时间的长短及个人的特点不同,因而对住院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护士应了解儿童对疾病的认识,住院期间主要的压力来源及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以减轻疾病的痛苦,消除焦虑,使患儿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1.儿童对疾病的认识

(1)运筹前期(2~7岁):孩子认为疾病是外来的,是与自己无关的现象,常将疾病和疼痛等感觉与惩罚联系起来,对疾病的发展与预后缺乏认识。

(2)具体运筹前期(7~11岁):认为疾病是外来的,但对疾病的病因有一定了解,认为道德行为与病因有关,并能注意疾病的程度。他们认为疾病是存在于体内,但无法用术语描述。开始恐惧伤残和死亡,并与惩罚相联系。

(3)形式运筹前期(11岁至成人):儿童认为疾病与器官功能不良有关,并且每个人的疾病不同。他们认识到心理及态度可影响健康,对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有一定的见解及自我控制能力。

2.住院儿童主要的压力来源 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治疗限制日常活动及对各种治疗的恐惧、身体形象改变所造成的情绪影响、对疾病的认识有限而产生情绪反应、与亲人分离、接触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中断学习。

3.主要的心理护理措施

(1)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护士态度要和蔼、亲切。初次接触孩子时向其父母及保育人员询问孩子的心理及有关情况。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喜欢的玩具、表达日常需要的语言和方式等,根据孩子年龄及理解能力,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或方式,向孩子介绍医院情况和生活制度,介绍有关医护人员及同病室的伙伴,使其对新环境有所了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对孩子应多鼓励,不责骂、不恐吓、不欺骗、不讽刺,凡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2)减轻身体伤害和疼痛:护士应关心爱护孩子,做各项护理工作前,应用儿童可以理解的语言或方式解释操作过程;操作中要耐心、细心,技术要熟练、准确,对孩子的疼痛反应要及时评估,并给予有效处理;对孩子的合作应给予鼓励与表扬。

(3)减轻控制感的丧失:努力取得孩子的合作,减少对肢体的束缚,增加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支持、鼓励孩子独立完成自己能完成的活动。

(4)尽量固定护士:护士要尽量固定,连续护理,以满足孩子情感及其他方面的需要。

(5)家长参与,减少分离:允许家长陪伴,让家长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使分离性焦虑程度减轻。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告诉孩子看病或住院的原因及探视的时间及次数。争取家长的主动参与和良好的配合,有效地减轻孩子的不良心理反应,使其早日康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