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明病,即是里阳证,热实于里,则必有胃家实的腹证出现,但热而不实,当亦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反应。腹证和外证,均属阳明病的特征,凡病见此特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阳明病,便不会错误。阳明病不经太阳病或少阳病的传变,而亦有直接发作阳明病者,谓为直中证,太阳篇所出的温病,即属直中的一类。阳明病,胃家实,以下为法,但有些证候不可下者,不可不知。
以上共28条,概要地阐述有关阳明病各方面的问题,可作阳明病的总论读。其中重要者可有以下几点。
(1)阳明病,即是里阳证,热实于里,则必有胃家实的腹证出现,但热而不实,当亦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反应。腹证和外证,均属阳明病的特征,凡病见此特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阳明病,便不会错误。
(2)由于太阳病不解,传里而发阳明病者,谓为太阳阳明;若由少阳病传里而发阳明病者,谓为少阳阳明。另外还有所谓正阳阳明,即专就胃家实的为证而言。
(3)阳明病不经太阳病或少阳病的传变,而亦有直接发作阳明病者,谓为直中证,太阳篇所出的温病,即属直中的一类。
(4)阳明病,以能食和不能食,又分中风与中寒的二类。
(5)阳明病,为热在里,若无汗或少出汗,而小便又不利者,则热郁湿瘀,必发黄疸。
(6)阳明病,胃家实,以下为法,但有些证候不可下者,不可不知。所述为例繁多,必须逐一默记,对于治疗甚关重要。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注解】热实于里的阳明病,若未经过吐、下等治疗,而心烦者,则可与调胃承气汤。
【按】吐、下后,而心烦者,为栀子豉汤的虚烦证。未经吐、下而心烦者,为调胃承气汤的实烦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