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通颈椎的基本形态

普通颈椎的基本形态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手术切除椎间盘时应加以注意,避免过多切除下位椎体的骨质。钩椎关节的内侧为致密的椎间盘及隆起的钩突,从而阻止并减少了髓核自椎体侧后方突出或脱出的机会。由两侧一对椎弓根并与一对椎弓板相连结。椎弓板是椎弓根向后延伸的部分,呈板状,窄长而薄,在椎体后缘与两侧椎弓根合拢构成椎管。起于椎弓根和椎弓板的连结处,位于横突后方,关节面平滑呈卵圆形,覆有关节软骨。

普通颈椎指第3、4、5、6颈椎,每块椎骨均由椎体、椎弓和突起三部分组成(图1-1)。

(一)椎体

图1-1 普通颈椎形态

自第2颈椎至第6颈椎椎体逐渐增大,椎体的横径约为矢状径的1.5倍,上面略小于下面,后缘略高于前缘。男略大于女。椎体上面在横径上凹陷,在矢径上凸隆,下面在横径上凸隆而在矢径上凹陷。椎体上面的前缘呈斜坡状,下面前缘有嵴状突起,覆盖于其下一椎体上缘的斜坡上,上下椎体重叠呈马鞍状,故以椎体前方所见的椎间隙低于椎体中部椎间隙。在手术切除椎间盘时应加以注意,避免过多切除下位椎体的骨质。椎体前面呈弧形隆起,上、下缘有前纵韧带附着。后面扁平,有滋养血管出入孔,后纵韧带附着于此。椎体上面的侧方有嵴样隆起,称为钩突,与上位椎体下面侧方相应斜坡的钝面形成钩椎关节。因最早为德国解剖学家Luschka所发现,故又名Luschka关节(图1-2)。该关节属于滑膜关节,表层有软骨覆盖,周围有关节囊包绕,参与颈椎活动并限制椎体向侧方移动,可维持椎体间的稳定性。若遇有突发性头颈部外伤,可引起该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并引起脑部症状而易与脑外伤相混淆。钩椎关节的内侧为致密的椎间盘及隆起的钩突,从而阻止并减少了髓核自椎体侧后方突出或脱出的机会。其前方偏内为较坚韧的前纵韧带,偏外为血管丰富的颈长肌,后内缘与坚韧的后纵韧带相延续,后外则有钩椎韧带附着,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随年龄的增长可出现退行性变,从而引起血管、神经压迫,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二)椎弓

从椎体侧后方发出,呈弓状。由两侧一对椎弓根并与一对椎弓板相连结。椎弓根短而细,与椎体后外缘成45°相连结,上、下缘各有一较狭窄的凹陷,称为颈椎椎骨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相邻两个椎骨椎上、下切迹形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伴行血管通过。椎弓板是椎弓根向后延伸的部分,呈板状,窄长而薄,在椎体后缘与两侧椎弓根合拢构成椎管。上位椎弓板下缘向后翘起,有覆盖下位椎弓板的趋势,其前面有黄韧带附着,并向下延伸止于下位椎弓板的上缘,当其肥厚或松弛时,可突向椎管压迫脊髓,尤其颈椎后伸时更为明显。根据这一解剖特点,在行椎弓板切除时,自椎弓板下缘开始,更便于操作。

图1-2 Luschka关节

(三)突起

包括成对的横突,上、下关节突和单一的棘突。颈椎的横突短而宽,较小,发自椎体和椎弓根的侧方,向外并稍向前下。中央部有椭圆形横突孔,内有椎动脉、椎静脉通过。横突孔的横径与椎动脉外径明显相关。因此减压时,应以扩大横径为主。横突末端分成横突前、后结节,两结节间的深沟通过脊神经的前支。行颈椎侧前方手术时,不要超过前结节。否则容易误伤脊神经根和伴行的血管。第6颈椎前结节较为粗大,位于颈总动脉后方,又称为颈动脉结节,头颈部出血时,可于此处压迫止血。颈前路手术时,也可用来作为定位的骨性标志。有些人第7颈椎前结节长而肥大,形成颈肋,可深达斜角肌间隙或第1肋上面,压迫臂丛及锁骨下血管,导致斜角肌压迫综合征。

关节突分为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左右各一,呈短柱状。起于椎弓根和椎弓板的连结处,位于横突后方,关节面平滑呈卵圆形,覆有关节软骨。上关节突关节面的方向朝下朝前,下关节突关节面的方向朝上朝后,与椎体轴成45°。这种结构形式在遭受屈曲外力时易产生脱位和半脱位(图1-3)。此关节属滑膜囊关节,表面有软骨面,周围为较松弛的关节囊。其前方直接与脊神经根相贴,因此,当发生增生、肿胀或脱位时,易压迫脊神经根引起压迫症状。

颈椎关节突呈短柱状,有一定的坚固性。椎弓根与椎体矢状面之间夹角可反映关节突与椎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角度越大,关节突距椎体相对越远,其抗弯曲和扭曲力越强,所以,颈椎关节突作为内固定植入部位是可行的,以其后部中点作为关节突进钉点。

棘突位于椎弓的中央,呈矢状位,斜向下方,颈3-5末端呈分叉状,突向侧下后方,以增加与项韧带及其附着肌肉的面积,对颈部的仰伸和旋转运动起杠杆作用。

图1-3 颈椎关节突关节与水平面交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