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麝香的效果和功用

麝香的效果和功用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贴敷60~75分钟后,将药取下,清洗局部。大部分患者用药1次后,哮喘即减轻,为巩固疗效,可连续治疗3次。治疗期间及治疗半年后,忌食鱼腥,公鸡肉、鹅肉、猪头肉等。每10天贴敷1次,每年贴3次。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其中喘息型支气管炎785例,支气管哮喘289例。对支气管哮喘属于蕴热、风寒、阳虚、阴虚4个类型,运用上述方法施治后,发作频度和严重程度均有一定效果,总有效率为80%。

(一)麝香膏

【组成】麝香1~1.5克,紫皮蒜10~15头。【制法】将麝香研细末,紫皮蒜捣烂如泥备用。【用法】于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让患者俯卧,以肥皂水及盐水清洁局部皮肤,于中午12点正,先将麝香末均匀撒敷在第7颈椎棘突到第12胸椎棘突宽2.5~3厘米的脊柱中线长方形区域内,继将蒜泥覆于麝香上。贴敷60~75分钟后,将药取下,清洗局部。涂以硼酸软膏,并以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贴药后局部皮肤充血发红,有烧灼样疼痛感,少数可出现水疱。小儿皮肤娇嫩,紫皮蒜用量宜少,贴敷时间30~40分钟。大部分患者用药1次后,哮喘即减轻,为巩固疗效,可连续治疗3次(每年1次)。【功用】止咳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疗效】治疗184例,痊愈46例,近期控制35例,显效65例,好转2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5.3%。【附记】引自1983年《陕西中医》(3)。

(二)哮喘膏

【组成】生川乌、生草乌、野百合各36克,当归12克,马钱子、官桂、赤芍、仙鹤草、老鹳草各48克,鲜桑枝、鲜枣枝、鲜桃枝、鲜槐枝、鲜柳枝各30克。【制法】将上药放入铜锅内,用菜油3升浸泡3天。熬后去药渣。当熬至滴水不散时,将广丹(炒如麦色)1 000克,徐徐撒入(此时须用文火),并以桃、柳粗枝2根(用麻皮扎在一起)不停地搅匀至滴水成珠为度。再加入乳香、没药细粉各24克,搅匀冷却后即成膏药。用较薄的牛皮纸和棉布裱成膏药布,裁成5厘米见方大小,将膏药放在布面上摊成3.2厘米直径的圆形备用。【用法】临用时烘软,在膏药中心加入纯净的白信粉0.2克,贴于身柱穴。春季、深秋、冬季,成人贴3昼夜,儿童酌减;盛夏及初秋,成人贴6~10小时,儿童酌减。揭去膏药后,皮肤局部微红,出现十几粒或几十粒像痱子大小的丘疹,是最理想的有效反应。若出绿豆大小的水疱,也是较好的反应,为治疗有效的先兆。反应部位2~3天后可轻轻洗揩。一般以连贴3次为1个疗程。【功用】驱邪活血,止咳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疗效】随访87例,其中痊愈42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附记】引自1981年《上海中医药杂志》(6)。治疗期间及治疗半年后,忌食鱼腥,公鸡肉、鹅肉、猪头肉等。

(三)白胡散

【组成】炙白芥子、延胡索各21克,细辛、甘遂各12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法】用时将药粉用生姜汁调制成饼,在夏秋伏天贴于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穴上,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贴4~6小时取下。每10天贴敷1次,每年贴3次。【功用】疏散风寒,降逆祛痰,止咳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经21年临床应用,曾系统观察1074例。其中喘息型支气管炎785例,支气管哮喘289例。治愈率为22.8%,总有效率为85.6%。【附记】引自1984年《中西医结合杂志》(1)。

(四)保肺膏

【组成】鹿茸100克,全瓜蒌20克,防风、生绵黄芪、党参各150克,炮姜30克,酒炒黄芪300克,紫苏叶20克,母丁香30克,明附片100克,白术150克。【制法】将肉桂、丁香研细末,余药用清水4 000毫升浸一夜,次日入锅中煎至水干,再倾入茶油2升同煎,待药枯,用绢筛去净渣,再煎至滴水成珠后,入黄丹270克,然后将肉桂、丁香末加入和匀,收膏摊布上,每张25~30克重。【用法】用时取膏烘热贴于背部肺俞穴(双)上。每2~3天换药1次。【功用】温脾肾,止喘咳。【主治】老幼新旧哮喘。【疗效】坚持使用,效果甚佳。【附记】引自《中医秘方验方汇编》(第1辑)。

(五)哮喘外用方

【组成】川乌30克,连翘、当归、白芷、木鳖子各40克,白及、茯苓、草乌、乌药各30克,肉桂、赤芍、白薇各40克,猪牙皂、枣枝、桑枝、桃枝、柳枝、槐枝各25克。【制法】麻油1 500毫升,浸药一夜,熬焦去渣,入飞黄丹500克,如麦色,再以桃柳棍2根,搅至滴水成珠,入乳香、没药细末各20克,收膏摊成膏药。【用法】将膏药贴于双侧肺俞、风门穴上,贴三伏九九。【功用】祛风散寒,活血养阴,止咳平喘。【主治】哮喘。【疗效】坚持使用,其病可以根治、神效。【附记】引自《中医秘方验方汇编》(第1辑)。

(六)温白膏

【组成】生麻黄、白及、紫菀各10克,天南星、半夏、桔梗、川贝、细辛、杏仁、甘草各15克,生姜32克。【制法】上药用麻油熬、黄丹收,阿胶32克搅匀即成。【用法】贴肺俞(双)。【功用】宣肺化痰,降逆平喘。【主治】哮喘。【疗效】屡用效佳。【附记】引自《理瀹骈文》。

(七)夏桂散

【组成】细辛、生半夏、甘遂、延胡索、肉桂各5克,白芥子1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备用。另备麝香2克。【用法】用时先用姜汁调和成糊状,再加麝香,贴在第3、5、7胸椎左右旁开1.5寸处及大椎穴,共贴7次。每次贴敷2小时,每年盛夏初伏、中伏、末伏各贴1次,可连贴3年。【功用】温肺定喘,止咳祛痰。【主治】哮喘(适用于寒哮)。【疗效】治疗38例,病史2~30年,连续3年外贴16例,痊愈14例;连续外贴2年12例,痊愈8例;仅外贴1年10例,治愈2例。观察3~5年未见复发。【附记】引自1982年《浙江中医杂志》(6)。

(八)平喘饼

【组成】细辛21克,甘遂12克,白芥子21克,延胡索12克(1次贴敷量)。【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生姜汁120毫升,调成糊状,制成药饼6只,再用麝香1.5克,研细后均分6份,放在药饼中央,备用。【用法】将药饼放在直径约10厘米的圆形布上,贴在百劳、肺俞、膏肓3穴,两边对称,共6个穴上。用胶布固定,在伏天敷贴,初伏贴1次,中伏贴2次,末伏贴1次,每次敷贴2小时。【功用】祛痰逐饮,利气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疗效】对支气管哮喘属于蕴热、风寒、阳虚、阴虚4个类型,运用上述方法施治后,发作频度和严重程度均有一定效果,总有效率为80%。【附记】引自1962年《上海中医药杂志》(3)。

(九)哮喘膏

【组成】野百合、生川乌、生草乌各36克,当归12克,肉桂8克,赤芍18克,马钱子、仙鹤草、老鹳草各48克,鲜桑枝、鲜柳枝各30克。【制法】将上药放入铜锅内,用植物油3 000毫升浸泡3天,熬后去渣。当熬至滴水不散时,将广丹(炒为青色)1 000克徐徐撒入(用文火),并以桃、柳粗枝2根不停地搅匀至滴水成珠为度,再加乳香、没药细粉各24克,搅匀冷却即成。然后用较薄的牛皮纸和棉布裱成膏药布,裁成5厘米×5厘米大小,将膏药放在布面上,摊成直径3.2厘米的圆形即可。【用法】将膏药烘软,贴于身柱穴上。3天1次,3次为1个疗程。【功用】温肺散寒,止咳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疗效】屡用有效,久用效佳。【附记】引自《外治心悟》。方名为编者拟加。

(十)寒哮膏

【组成】细辛、生半夏、甘遂、延胡索、肉桂、橘红各5克,白芥子10克。另配麝香2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先用生姜汁调药末成糊状,再加麝香于药面备用。【用法】取药饼贴敷于大椎、肺俞(双)穴上,包扎固定,每次贴2个小时,每年盛夏初伏、中伏和末伏各贴1次。【功用】温肺化饮。【主治】寒哮。【疗效】屡用多效。【附记】引自《外治汇要》。方名为编者拟加。临床验证有效。方中麝香剂量过重,可改用0.3克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