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液黏稠的危害与饮食调养

血液黏稠的危害与饮食调养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中医叫作中风或卒中,西医称之为脑血管意外。人的血液像奔流不息的河水,一旦血液过于黏稠,流速必然减慢,大量脂质沉积于血管内壁,与衰老的脱落细胞、细胞碎屑聚集黏附,容易形成血栓。所以,血液黏稠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极高。血液黏稠的人不仅仅易患急性脑血管疾病。要少吃动物内脏及动物脂肪,因为其含有大量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食用过多,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因此应少吃为妙。

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中医叫作中风或卒中,西医称之为脑血管意外。血液黏稠是引起脑血管病的祸根。

——题记

一、血液黏稠症是怎么回事

有些中老年人常感觉头晕、困倦、记忆力减退,认为这是衰老的必然征象。实际上这有可能是高黏稠血症的征兆,即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变稠了,简称为“血稠症”。

人的血液像奔流不息的河水,一旦血液过于黏稠,流速必然减慢,大量脂质沉积于血管内壁,与衰老的脱落细胞、细胞碎屑聚集黏附,容易形成血栓。血栓犹如在血管内埋下的定时炸弹,当它增大或突然进入一根口径较小的动脉时,就会阻塞血管,使依靠血管供血的组织缺血并坏死,导致脑栓塞、心肌梗死、栓塞性脉管炎等。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机体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衰退,导致血液变得浓、黏、聚、凝。所以,血液黏稠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极高。

血液黏稠的人不仅仅易患急性脑血管疾病。资料表明,众多的中老年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闭塞性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肿瘤、肺源性心脏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慢性肝肾疾病等,也有血液高黏稠的因素存在。肾炎病人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栓形成,可造成肾小球损害,导致肾衰竭而演变成尿毒症,危及生命。

二、血黏度升高的信号

血黏度升高的病人,早期常有以下信号,一旦出现切莫大意,应引起重视。

1.晨起头晕,晚上清醒

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感到头晕,没有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大脑才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上,尤其在晚饭以后,精神状态变得最好。

2.午饭后犯困,头脑不清醒

健康成人午饭后也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饭后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全身不适,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3.蹲着干活便气短

血黏度高的人肥胖者较多,这些人下蹲困难,或者蹲着干活便气短。因为人下蹲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

4.阵发性视物模糊

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物模糊。

中老年人若发生上述几种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做血黏度测定。

三、降低血黏度的饮食原则

除了遵照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外,还应在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基础上,合理调配饮食,多饮水,使血液循环保持顺畅。

小贴士

血液黏稠的老年人适合做哪些体育运动

坚持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体内脂类的代谢。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爬山、爬楼梯、游泳等。

1.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

要少吃动物内脏及动物脂肪,因为其含有大量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食用过多,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因此应少吃为妙。此外,还应合理饮食,如晚餐不宜多吃荤腥厚味之食物,少吃甜食,平时宜吃清淡的食物,坚持以素食为主,适当吃荤,粗细粮搭配,多吃豆类及其制品,薯类要多吃常吃。

2.多吃有益于稀释血液的食物

有些食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如黑木耳、大蒜、洋葱、青葱、柿子椒、香菇草莓、菠萝、橘子、生姜等。有些食物具有类似阿司匹林的抗凝血作用,例如西红柿、红葡萄、柠檬、生姜等。要多吃常吃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例如芹菜、胡萝卜、魔芋、山楂、海带、紫菜、马齿苋、核桃、玉米、芝麻、苹果、猕猴桃等。每天的膳食中要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

3.多饮水,擅饮水

饮水也要注意时机,如早晨起床、每餐吃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都适宜饮水。最好每天饮水量达2000毫升,饮水要求为20~50℃的白开水或淡茶水。其张力、密度、生物活性都接近血液和组织细胞,有利于冲淡血液,降低血液黏度,保持体内循环顺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