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侵犯行为具有其生物学的基础。目前研究认为雄性激素尤其是睾酮与攻击行为的形成和表达有关。但颞叶癫与暴力的关系仍有争议。研究者认为这是大脑轻微弥散性损害的结果。

一、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化

(一)人的社会性

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他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他的社会性。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性首先是进化的产物,即由动物的群体行为,通过不断的进化,而逐步形成、发展成为人类的社会行为。人类在发育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和规范,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社会化)。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

其次,人的社会性也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人类的交往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社会交往是一种互动的行为,是联系与制约的行为。这样,作为交往主体的人类,必然要置身于社会中,具有社会性,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他人的依赖性。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能够不在社会里生存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明。”

(二)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其生物学基础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认知(学习、记忆、思维)当前的现实和历史的经验,并内化(与遗传素质相互作用)而形成自身的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1.基本特征

(1)社会方面:是通过社会规范教化(鼓励和制约)个体符合社会的需要。

(2)个体方面:是在与其他成员互动中使自己的个别性在社会层面上符合所生存社会的共同性(社会规范)相统一(适应社会),即民族性、国民性。

2.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分类)

(1)政治社会化:是以国家、民族的政治规范为准则来规范个体的行为,使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政治人。

(2)民族社会化:是使个体尊重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有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3)道德社会化:是按社会道德规范调节个人与社会(其他个体、集体)间的行为。

(4)角色社会化:是按所在社会的性别、社会角色需求来规范自身行为。

3.社会化的类别(个体分类)

(1)早期社会化:是发生在童年时期的社会化,包括学习语言及其他认知技巧,正常评价他人的角色与观点,实现“内化”。

(2)预期社会化:是通过学校教育,学习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学习文化、科技知识与技能,学习伦理道德观念等。总之是要学会做社会人。

(3)发展社会化:是成年后,随着社会角色的转换而不断适应角色行为的发展,又称“继续社会化”。

(4)常规社会化:是长者向幼者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作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上的优良传统的传递。

(5)反向社会化:是在社会快速发展中,吸收新鲜事物较快的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来反向影响老一辈(与常规社会化反向)。

(6)再社会化:是改变以前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与时俱进,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对罪犯的改造,使之幡然悔改,走自新的路。

4.社会化的载体(影响因素)

(1)社会文化:文化是代表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的总情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可以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家庭:早期社会化的起点,影响因素是教育方式、教养态度及氛围。

(3)学校:是按照教育方针,“传道(爱护集体、民族、国家、全人类),授业(传授文化、科学、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惑(教会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同辈群体:是年龄相仿、关系亲密的群体,是青少年时期的最大影响因素。

(5)社区:从理论上来说,应该起很大的影响。但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以往的大院、筒子楼式的小型社区正在解体,新型的小区功能正在形成中,这方面的作用,有待创造与总结。

(6)媒体:在当今社会中,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络覆盖的日益扩大,它对社会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二、侵犯(攻击)的生物学原因

侵犯(攻击,aggression)行为是指外显的、故意伤害另一个体的躯体或破坏其他目标(如物体)的严重行为。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侵犯行为具有其生物学的基础。

(一)攻击行为和雄激素

“雄性争斗”并不是一个新概念。目前研究认为雄性激素尤其是睾酮与攻击行为的形成和表达有关。早期关于内分泌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非人类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与雌性相比,雄性大鼠间的互相攻击发生得更加频繁。这种行为和大鼠在新生期及成年期的睾酮(testosterone)水平密切相关。若阉割新生大鼠,睾酮水平及攻击行为明显减少;给予睾酮后,攻击行为又可回复正常。

早年报道,有暴力犯罪史者的男性睾酮水平高;男性攻击行为多于女性;对性犯罪男性进行阉割,可减少重新犯罪等结果均提示睾酮水平与攻击行为有关。后来又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脑脊液中睾酮水平高于正常人,也提示雄性激素对攻击行为的产生起一定作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减少也可能与攻击行为有关。而有人认为内分泌系统主要是对低等哺乳动物的攻击行为影响作用较强,对灵长类,尤其是人类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弱。也有人提出的复杂径路模式,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攻击和暴力行为,即不仅激素水平起作用,而且人际关系、环境和情境因素在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发生与表达中亦有重要影响。

(二)攻击行为与脑

动物实验和人类临床研究发现,发起攻击和控制攻击都具有一定的神经学基础,涉及两侧眶额皮质、颞叶、隔区、海马、杏仁核、基底前脑、丘脑、腹内侧和后侧下丘脑、中脑被盖、脑桥、小脑的顶核和前叶。研究者用PET、SPECT、MRI等影像学手段对攻击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具有冲动性暴力攻击行为的个体的额叶或颞叶脑血流灌注异常。许多研究都支持额叶功能不良与攻击性、反社会行为的增加有关,眶额皮质损伤尤其与攻击增加有关。著名的“越南头部损伤研究”(Viet-Nam head injured study,VHIS)发现,局限于额叶损伤的对象同非额叶头部损伤者与无头部损伤的对照组相比,呈现更多的攻击和暴力行为。14%的额叶损伤者有打架、破坏财产行为,而对照组为4%。通过脑CT,发现增加的行为与局灶性的额叶和眶额皮质损伤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认为颞叶与暴力攻击行为密切相关。但颞叶癫与暴力的关系仍有争议。另一更有争议性的论题是,与部分或完全遗忘有关的暴怒发作是否可以由不同于癫的局灶性边缘放电引起,Monroe用“癫样”发作来描述此种现象。现在,研究发现癫放电会产生重症情感障碍(又称发作性控制不良,episodic dyscontrol),表现为过度警觉和发作性攻击,而此现象又与低智商、言语能力差有关。研究者认为这是大脑轻微弥散性损害的结果。Woermann(2000)对24例颞叶癫伴有重复、发作性攻击史的患者用组间体素(voxel by voxel)比较、T1加权的定量MRI自动化分节技术进行研究,发现颞叶癫伴有间歇发作暴发障碍患者还有颞叶外脑结构异常,主要是左额叶灰质明显减少。以往用fMRI研究发现,杀人者前额叶葡萄糖代谢降低;反复暴力行为伴有学习无能者的额叶神经元标志减少。Woermann的研究可能与之有结构上的相关性,提示额叶局部灰质容量或神经元密度降低可能在控制不良或情感性攻击等综合征中非常常见。

三、爱的生物学基础

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浪漫的情怀,在本质上是一种动机行为,因此首先是目标指向。爱情还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情感关系,“悲欢离合”自然也应有其物质基础。

(一)性取向可能的生物学基础

性取向(sex orientation)是个体对特定性别(异性、同性、双性)对象产生的性吸引或迷恋,分别称为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在动物界和人类,大多数个体均对异性产生性吸引,这与其繁衍后代的生殖本能有关。但在进化过程中,特别是人类,一部分个体出现性取向与繁殖本能分离的现象,过去称为性变态,其真实原因不明。

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主要还是以同性恋为对象从遗传、性激素、脑结构的差别入手。

1.遗传研究 Bailey等(1991,1993)对成年同性恋男、女性取向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男同性恋中性取向概率次序如表13-1。

表13-1 成年男、女同性恋者的性取向关系

Hamer等分析了40对非双生子的同性恋兄弟,发现与同性恋相关的基因Xq28(位于X染色体长臂末端附近的28位)。但是,对此存在争议,因为有人未能重复Hamer的原始发现。另外,同性恋还有心理社会原因。

2.性激素 性激素与同性恋的关系实验结果不一。大多数男、女同性恋者的睾酮与雌激素与异性恋者相同。雄性大鼠、猪等动物在发育关键期(人类在妊娠早、中期)处于低睾酮水平,成年后,对其他雄性有性兴趣;雌性暴露于过量的睾酮,其性行为类似雄性。

3.脑结构 LeVay(1991)发现男异性恋者的INAH3核体积约2倍于男同性恋者(图13-1);Byne等(2001)发现,下丘脑前区的间质核(interstitial nuclei of anterior hypothalamus,INAH1-4)有性差异。男性的INAH2、INAH3明显大于女性(图13-2)。

图13-1 INAH3的大小

异性恋男(左)是同性恋男(右)的2倍;后者大小相当于女性
引自:J.W.Kalat,2004

图13-2 INAH-3的平均体积比较

男同性恋者的平均体积大于女性,但小于男异性恋者

(二)影响爱情的化学物质

近年来,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用苯乙胺(phenyl ethylamine,PEA)、多巴胺(dopamine,D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来引发一段爱情,然后利用内啡肽(endorphin,END)使之更加长久,最后加一点升压素(vasopressin,VP)使之变得永恒。

1.苯乙胺(PEA) 是一种基本的爱情物质。无论是一见钟情也好,或者日久生情也好,只要让头脑中产生足够多的PEA,那么爱情也就产生了。俗话说的那种“来电”的感觉,就是PEA的杰作。有趣的是,当人遇到危险的时候,紧张也能够使得PEA的分泌水平提高。也就是说,人处在危险的时候,产生爱情的可能性会提升。事实上PEA是一种神经兴奋剂,它能让人感到一种极度兴奋的感觉,使人觉得更加有精力、信心和勇气。由于PEA的作用,人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加速,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颜面发红,特别是瞳孔是否放大乃是判断真爱还是敷衍的最佳标准。

伦敦大学的一位瑞士科学家曾经招募自称处于热恋阶段中的青年男女作为志愿者,记录他们大脑活动的fMRI图像。研究表明,见到恋人照片时,大脑的4个特定区域同时呈现血流量急增,而负责记忆和注意的脑区活动受抑,于是,那些处在恋爱中的男男女女自然就“变笨了”。为了说明“爱情使人变傻”这件事是不分种族国界,人人平等的,他挑选的志愿者来自11个不同的国家。

PEA是人体自然合成的,化学结构及功效与人工合成的苯丙胺(安非他明,amphetamines)非常接近。后者是中枢神经的兴奋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儿童的多动症。它也是一种著名的毒品,摇头丸的主要成分就是这种物质。

2.多巴胺(DA) 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为中枢性递质之一,能产生欣快感;还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扩张脑血管,使脑血流量增加;对周围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升高动脉血压。它能刺激催产素(oxytocin)分泌,这种激素除促进妊娠子宫收缩和泌乳外,还有消除紧张和抑郁的作用。一般认为拥抱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安全感和满足感与这种激素的分泌有关。

3.去甲肾上腺素(NE) NE是交感神经的递质,又是肾上腺髓质激素的成分,有强大的心血管及代谢效应,会引起血压、心率血糖含量的增高。所谓心跳的感觉就是去甲肾上腺素在起作用。

当你头脑中充满着这些爱情物质的时候,也正是你意乱情迷的时候。但很不幸的是,在人体内,这些爱情物质不可能永远处在个较高的水平上,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总是试图将人体的状态调整回正常状况。一旦爱情物质消失,人也就从这样的迷醉状态中恢复过来,或者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失去了爱的感觉。视个体和环境的差别,一般来说,PEA的浓度高峰可以持续6个月到4年左右的时间,平均不到30个月(2.5年)。

4.内啡肽(END) 是一种镇静剂,可以降低焦虑感,让人体会到一种安逸的、温暖的、亲密的、平静的感觉。所有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知道,爱除了激情外还应该有些其他的东西。END带来的感觉与PEA之类的作用完全不同,后者使我们“处在爱中”(like being in love),而前者让我们“正在爱着”(like loving)。虽然这并不能让人激动和兴奋,但这种温馨的感觉一样能使人上瘾。一般来说,一个婚姻存在的时间越长久,这种状态也就会越牢固。这里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夫妻双方已经习惯了END所带来的宁静。看来让爱情历久长新的关键就在于在PEA之类的激情物质消退之前,分泌出足够多的内啡肽。

内啡肽的效果显然和PEA之类的爱情激素的效果完全不同,或许我们可以称内啡肽为婚姻激素。婚姻激素是在爱情激素水平下降后开始起主导作用的。婚姻的物质基础并不一定需要爱情物质参与其中。

5.升压素(vasopressin,VP) 动物实验证实,注射VP的雄野鼠对交配过的雌性的兴趣远高于其他雌性,而面对向自己配偶示爱的其他雄性,更加好斗。雄鼠注射VP后会引起勃起。Sue Carter和Thomas Insel曾对“伴侣关系“特别稳定的土拨鼠与最不稳定的山鼠进行比较,发现土拨鼠对VP的感受性特强,而山鼠则相反。若土拨鼠在交配时VP作用受到干扰,交配后便弃雌性而去。若把VP受体基因移植在山鼠身上,则山鼠就会承担社会责任与配偶责任。这些实验说明,爱的专一性也可能存在生物化学基础。医学博士Theresa L.Crenshaw研究了垂体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她认为抚摸人体可提高VP水平,使人产生爱的感觉。合成的VP还可用于治疗抑郁和强迫行为。

6.信息素(pheromones) 或称外激素,是指由一个生物机体分泌到体外,且能被其他个体接受并引起特定反应(行为和发育)的化学物质。它们对生殖行为的影响,在动物中有过许多研究。在人类也有研究,但结果不一。现在知道,人类两性的汗腺、乳腺及外生殖器外激素所释放的是脂肪酸的衍生物。有人将男性的这类提取物涂布于妇女的上唇处,可使月经周期延长(33天以上),3~6个月后才恢复到原来的28~30天。McClintock(1971)对女大学生进行6个月的观察发现,在同宿舍生活之初,月经周期相差11天;3个月后,差距缩短到6天;随着日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同步。还有人在妇女腋下放一棉垫24小时,其他妇女嗅此棉垫后,月经周期就向此妇女的经期趋近。据此认为,外激素的这种效应不受意识支配。并由此推论,人类的外激素的调节作用可能超出目前的认识。但是,也有类似的实验,并未获得预期结果。因此,也有人认为,人类之间的情爱关系已经远远超出动物凭借嗅觉来完成生殖行为的范畴,并从人类的嗅觉远不如其他哺乳动物,推测啮齿类感受外激素刺激的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VNO)及传递此类信息的副嗅系统(acessory system)在人类已属退化的结构。甚至有人认为人类已经不存在这类结构。因此,外激素对人类的影响不起主要作用。

但是,Cowley及Brookshank(1991)获得了一些有意思的结果,提示外激素可能影响人类的社会行为。他们请男、女大学生带着项链睡觉,并要求他(她)们记录次日的社会交往。一些项链涂有雄烯醇(androstenol,从男性腋下汗腺中发现);另一些项链涂的是惰性的对照物。研究发现,雄烯醇对男性被试者的社会交往无影响;而女性被试者与男性的社会交往增加。因此,暴露于由男性正常产生的物质,至少对吸引女性对男性的社会交往有一点作用。

另外,2位整形外科医生Garcia-Velasco及Mondragon(1991)检查了从鼻整形手术中取得的1000例病人的鼻黏膜,发现实际上每一例都有犁鼻器。Monti-Bloch等(1994)用以前作为外激素的那些化学物质刺激嗅上皮及犁鼻器,并记录到器官的电活动。他们发现,有些化学物质可引起男性的电反应;另一些物质则引起女性的反应。但这些化学物质不影响嗅系统。究竟这些物质算不算人类的外激素?如果是的话,起什么作用?都待定。

专栏13-1 外激素对生殖行为的研究

Karlson及Luscher(1959)将动物分泌到体外影响同种间其他个体行为(如生殖)的嗅觉刺激物称为外激素。这类物质中有的具有极其强大的性吸引力,如公蛾闻到母蛾分泌的外激素,会冲破屏障飞向母蛾。在哺乳类动物,关于外激素影响生殖行为有许多著名的效应。

Lee-Boot效应:将雌性小鼠群养在同一笼中,它们的动情周期缓慢下降,直到停止(Lee & Boot,1955)。

Whitten效应:雌性群暴露于雄性气味中(尿也可以),它们的月经周期或动情周期重新开始,并趋向同步(Whitten,1959)。

Vendenberg效应:雄性气味可加速雌性啮齿类的动情期出现(Vendenberg等,1975)。

Bruce效应:一只刚受孕的雌性小鼠,移居到不是与其交配的另一雄性笼中,妊娠就很可能终止(Bruce,1960)。

以上4种外激素的效应是通过哺乳动物(海豚及鲸类除外)普遍存在的犁鼻器(VNO)接受,再经犁鼻神经传入到副嗅球。这个系统不像嗅球那样接受气体分子,而是对尿或其他物质的非挥发性化合物敏感。切除副嗅球可阻断以上4种效应。副嗅球发出轴突到杏仁内侧核(medial nucleus of amygdala),再到视前区和前下丘脑并到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因此,这些脑区是参与负责外激素效应的神经回路。而且这些脑区都与生殖行为有关。

有性学家提出一种综合性观点,认为性吸引力与人体产生的多种化学物质有关,除内啡肽令人欣快外,在热恋期体内的单胺类(monoamines),如上述的NE、DA及5-羟色胺(5-HT)可令情侣相互爱慕。一旦过了热恋期,随着这些物质的逐渐消退,情侣们对得爱时的兴奋和失爱时的失落引起的感觉都有所降低。但随着进入依附期(男女双方互相依赖,发展较为成熟的两性关系),催产素(oxytocin)或VP的分泌会使人们感到平静、满足。

(三)亲情的生物学基础

亲情的生物学研究主要从父母行为(parental behavior)入手,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在啮齿类动物进行,对灵长类的父母行为则知之甚少。人类的父母行为则都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心理生理的研究基本没有。

在生理心理学研究中,父母行为是指哺乳动物在妊娠期间及产后围绕生殖及抚养后代的系列行为。对啮齿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母性行为,研究雄性的不多。

1.啮齿类的母性行为

(1)雌鼠妊娠期有筑巢行为。

(2)分娩时,雌鼠舔净阴部周围作准备。鼠仔娩出时,母鼠会自动助产(配合子宫收缩,用牙齿牵出幼仔),接着是吃掉胎盘和脐带、清除胎膜(包裹幼仔的薄膜),将产出幼仔全部清理完毕后,母鼠就能哺乳。

(3)新生鼠眼未睁,无体温调节能力(脑未发育成熟),不能自主排泄,需母鼠帮助。母鼠周期性地舔幼仔的阴部促进反射性排泄,并从幼仔尿液中摄取水分。研究表明,哺乳第10天母鼠产乳48g,其中含水。若给鼠仔摄入氚标记的水,则可在母鼠及其幼仔体内测得放射活性。进一步计算测得哺乳母鼠从幼仔尿中摄水21ml,其中2/3又以乳汁形式返还幼仔,并起着转运养料的作用。由于母鼠的产乳量是体重的14%,所以这种再循环在水源有问题时是极有价值的(Friedman & Bruno,1976)。

2.引起和维持母性行为的刺激

(1)母性行为不是性激素的组织化效应(organization,对器官组织分化和发育的效应)。在适当条件下,雄性也能照顾幼仔。激素可以影响,但不能控制母性行为。

(2)若将幼仔放在未交配过的雌性大鼠窝中数天,多数雌鼠就会搬运和照顾幼仔,这就是敏化作用(sensitization)。一旦致敏,可持续终生。嗅觉在这一行为中起重要作用(至少对大鼠)。平时,未交配雌鼠不会接近幼仔,只有当其认可幼仔的气味后,才会去照顾。

Fleming等对此行为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硫酸锌溶液冲洗未交配鼠的嗅黏膜(暂时消除嗅觉敏感性),则可取消其对幼仔气味的厌恶而使其立即去照顾它们,因此认为敏化作用就是克服了对幼仔气味的自然厌恶(1974);②切断犁鼻神经以阻断副嗅系统,也可易化未交配鼠对幼仔的反应(1979);③毁损杏仁核、终纹,也可易化对幼仔的反应(1980)。据此,母性行为与嗅觉的关系如图13-3。

图13-3 嗅觉与母性行为

(1)一般嗅觉;(2)性与生殖的嗅信息;(3)母性行为

(3)启动母性行为的其他信息:①超声信号;②激素对筑巢行为影响(妊娠小鼠):孕酮(孕期)、催乳素(产后)易化;③围生期激素变化:分娩前雌激素上升,然后孕激素迅速下降,接着催乳素急剧升高;④微量催乳素直接注射到未交配鼠内侧视前区或侧脑室,可令其很快去照看幼仔,但需先给予雌激素及孕激素序列,提示正常母性行为启动是几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父母行为的神经控制

(1)毁损内侧视前区(mPOA)可阻断孕鼠筑巢与母鼠护仔。

(2)关键神经通路是mPOA到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的联系。毁损此通路,则会阻断母性行为。但注射兴奋性氨基酸毁损VTA而不损伤过路纤维,并不阻断母性行为。

(3)mPOA有雌激素受体,妊娠期受体增加,并对孕期的激素序列产生反应。少数啮齿类的雄性要分担母亲的照顾幼仔任务,与不承担这一任务种系的雄性相比存在一些有意义的差别。

(4)有些实验室研究了配偶关系较密切种系的田鼠(一种常被误认为小鼠的啮齿动物)。成对田鼠交配后就结合成对地生活,单配父鼠协助母鼠照顾幼仔。而山地田鼠是乱交的,交配后,雄性就离去,由母鼠独自照顾幼仔。研究表明:①单配的成对鼠内侧视前区的性二形核要小于乱交的山地田鼠;②将幼仔暴露于单配雄田鼠前,其mPOA及其他前脑区的Fos蛋白增加;③电解或兴奋性氨基酸毁损mPOA可引起雄鼠的某些父母行为的缺失。因此认为,内侧视前区在雌、雄两性的父母行为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四、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交往动机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这种动机会促使人们结交朋友,寻找支持,参加某一团体并参与其活动。当这种动机促使人们满足了交往需要时,就会感到安全,有依靠和归属感;反之,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无助、痛苦、焦虑。

(一)交往动机的获得

关于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交往倾向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遗传的基本交往倾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远古时代,与其他食肉动物相比,人类是十分弱小的种族,需要大家集合在一起维护彼此的生命安全,保证种族的繁衍,因而具有交往倾向的个体便存活下来,并将这种倾向演化为一种可遗传的特性保留了下来。另一种观点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交往行为的学习有多种方式,条件反射和奖赏等都有可能加强交往倾向。例如,对交往行为持一种赞赏的态度,就会强化个体的交往行为。

(二)交往动机的产生

人是社会的动物,交往是人类社会生存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总会花大量的时间与他人相处,由此产生交往行为。在所有的交往行为中,有些是先天遗传的,有些是后天学习得来的,还有些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们为什么倾向于跟人在一起呢?有两种不同的观点。Schachter通过研究认为是为了排除恐惧才产生与人交往的动机。主试者通知被试者到实验室进行一次电击实验,告知一部分被试者电击将是极为痛苦的,而对其他被试者则告知电击只引起轻微刺痛。主试者预期知道强电击者比知道弱电击者更加恐惧。然后主试者宣布设备需要检修,实验推迟10分钟,让所有的被试者跟其他人一起等待。结果发现:60%的高恐惧者选择了与他人一起等待;而在低恐惧者中只有1/3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因此认为,恐惧使人们的交往倾向加强。Festinger(1954)则认为是社会比较过程促使人们交往,因为想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在某些情景中的感受与情绪体验是否合适,从而加强了交往动机。

实际上,即使人们能够自立生存时,也仍然会与他人维持良好的关系。人们之所以要保持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有如下几个原因。

1.合作 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系统中,与他人合作共处是社会文化价值所鼓励的东西。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生存是离不开与其他人的合作的。人不可能绝对孤独地、与世隔绝地生活,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生存动机。这种合作式的交往多是以某一事件或活动为基础的,人们通过完成某一活动、处理某一事件而共同在一起,活动完成后,一些合作关系可能随即停止。但如果在通过合作之后建立了情感联系,就可进一步建立亲密的交往关系。

2.情谊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不仅局限于合作关系,还会因一些情感因素而喜欢与他人在一起。伙伴情谊也是人类交往的一种因素,它表现出几种形式,如夫妻感情、亲属亲情、邻里情谊、同学友情、同事情义等。平时在紧张工作之后,要好的同事一起去喝咖啡,轻松一下;过年时,亲戚互相走动。这种以情感因素为取向的交往,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

3.归属 人们总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归属于某一团体的交往需求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儿童时代加入少先队、青年时代加入共青团等。我们也常常希望能归属到某些民间或非正式化团体,如班级中某些人构成的小集团,在工作中希望被某些人认定为“自己人”等。当归属到这些团体中去时,我们就会获得支持与依赖,具有了安全感。

五、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利他(altruism)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即要求人们在短时期内做出有益于他人的自我牺牲。可以从两方面来定义:①从结果看,只有确切产生利他结果的行为才是利他行为;②从动机而言,则不一定要行为产生特定的效果,只要行为是从利他心出发,就可确定是利他行为。

心理学对利他行为发生的原因的认识是由利他动机直接产生,利己动机不可能直接产生利他行为。但行为经济学认为,“尽管利他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利他心,但是主动这种行为的最原始的动力却是人的利己心……行为主体为了利己的目标的实现而产生了利己的动机,并且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发现这一利己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某些利他手段的,这种‘发现’的过程,便是利他动机形成的过程,而形成的利他动机又成为利他行为发生的直接推动因素。这便是怎样由利己动机导致利他行为的主要机制”(《行为经济学》)。

利他行为的种类

社会学把生物的利他行为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纯粹利他”3种。

1.亲缘利他 指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受生物本能行为驱动,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一般情况下,这种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利他行为不含有功利的目的,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硬核的利他”(hard-core altruism)。但生物学的研究业已证明,“亲缘利他”对生物个体来说并非没有回报。根据“亲缘选择”理论,生物的进化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因此,“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而且在整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非常普遍的行为模式,如动物界普遍存在的“护犊行为”。无论在人类社会或生物世界,“亲缘利他”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表现得尤为动人和充分。而随着亲缘关系的疏远,“亲缘利他”的强度也会逐步衰减。

2.互惠利他 指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了回报而相互提供帮助。生物个体之所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存竞争力帮助另一个与已毫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因为它们期待日后得到回报,以获取更大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互惠利他”类似某种期权式的投资,所以有人把它称为“软核的利他”(soft-core altruism)。例如,非洲有一种吸血蝙蝠,如连续2天吸不到血就会饿死,因此刚饱餐一顿的蝙蝠常将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反哺濒临死亡的同类,尽管它们之间并无亲属关系。但生物学家发现,这种行为不会在“知恩不报”的蝙蝠中再现。这是一种极为典型“互惠利他”。在人类社会中,这种行为更是普遍。

3.纯粹利他 指个体不求任何“回报”,而只是注重自身精神上满足的利他行为。例如,群体中首先发现狮子或猎豹来袭的汤姆逊瞪羚,不是自己率先逃生,而是在原地不停地跳跃来向同伴们发出警告,并以此吸引偷袭者,这种以“死亡的舞蹈”来保护种群的行为,有人称为“拟亲缘利他”,可理解为一种更广泛的亲缘关系。现代人类的利他行为,已被归结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

(阙墨春 徐 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