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瘀血及其治疗

瘀血及其治疗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血学说是中医学病理生理的重要学说之一。六淫、七情、饮食不节、暴急奔走,打扑损伤、产后败血不尽均可造成瘀血。其实六淫除寒以外,风湿成痹,湿热成痈,无一不造成气血郁滞。因此,瘀血的病因相当广泛。如肛门内括肌病。②炎症或肿胀引起的疼痛,特点是持续性跳痛或胀痛,多以血为主,如肛门脓肿。治疗早期肛门脓肿以行血为主,辅以行气药,组成化瘀汤。另外,还应注意人体正气的盛衰,以及引起瘀血的原因和因瘀血产生的后果。

气血学说是中医学病理生理的重要学说之一。过去对气血的关系,以及瘀血的认识是不够的。王肯堂指出:“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而医书分门类证,有上气而无蓄血,予故增著之此说为是,然古人间有为蓄血立类者但不多见耳。”在肛肠病非手术治疗中也广泛应用逐瘀疗法,收到了较满意效果。

【基本概念】

1.气 是机体一切功能活动的动力,因作用及分布部位不同而有不同名称。

(1)大气:亦称阳气或正气,是由元气、心阳气与谷气在气海中经气化而成。

(2)谷气:亦称胃气,是水谷在胃中经腐熟而产生。

(3)元气:是先天元阳之气,在后天是由右肾相火与左肾水精相合而成。

(4)心阳气:是心阳热吸收天阳气而成。

(5)天阳气:是天地间大气,由天阳热和地之水气交蒸而成。

(6)经气:行于十二经中的大气。

(7)精气:藏于脏腑之大气也叫脏气,计有肺气、肝气、心气、肾气、脾气等。

2.血 是水谷精微中的浊液,经十二经最后受心阳热锻炼而成。在《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属阴,行于脉中,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外注四肢百骸,内灌五脏六腑。“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和矣”。“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能受血而能摄”。总之,血是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

3.气血关系 气与血,一阴一阳,气可生血,血可化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守,血宁则气平。气血同源而并行,互相资生、相互促进。故唐容川说:“人身气为阳,血为阴,阳无阴不符,气无血不留。”

【病理变化】

1.气病对血的影响

(1)气虚而血虚:心、肝、脾气虚可引起血虚,治疗这类血虚宜用益气的方法,如用当归补血汤。

(2)气虚不能统血:在大气下陷或脾气虚损时,可发生崩漏、便血等症,宜用提升方法补气健脾,如用补中益气汤。

(3)气滞而血瘀:气为血帅,气滞不行可造成瘀血,宜行气以活血。

(4)气逆或气盛:可迫血妄行而出血,引起吐血、呕吐、咯血等症,宜用降气顺气方药。

2.血病对气的影响

(1)血脱气散:大出血后造成“营血暴竭,卫气无依”。出现气散虚脱。治疗上有“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法当急固”之说,宜用独参汤、升脉散等。

(2)血瘀而气滞:血瘀在经阻遏气机而导致气机不利。治疗此类气滞当以活血为主。

【病因】

六淫、七情、饮食不节、暴急奔走,打扑损伤、产后败血不尽均可造成瘀血。经书常谓“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其实六淫除寒以外,风湿成痹,湿热成痈,无一不造成气血郁滞。气病是瘀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肝郁气滞更为常见,肝气不疏血行不畅而胁痛。肝气犯胃,脾胃气血郁滞而胃脘痛。外伤也是造成瘀血的一个原因,《订补指掌》一书中谓“跌仆损伤或被人打踢,或物相撞,可取闪肭,或奔走努力,或受困屈,或发恼怒,一时不觉,过至半日,或一二三日而发者有之,十数日或半月一月而发者有之。一般寒热交作,其心胸肋下小腹满痛,按之手不可近者,此有瘀血也”。因此,瘀血的病因相当广泛。

【临床表现】

1.疼痛 后世医家李念莪曾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概括了疼痛是因气血不通所致。究竟以气滞为主还是以血瘀为主,需要从疼痛性质上加以鉴别。

(1)气痛:时痛时止,痛无常处,气聚则痛而见形,气散则平而无迹,如肠痉挛。

(2)血痛:痛无休止,痛有定所,血积则成肿块,如血栓外痔。

(3)痛有虚实寒热之分,亦可详辨(表4-2)。

表4-2 实热病与虚寒病的鉴别

可分以下几种情况:①梗阻或痉挛引起的疼痛,特点是阵发性绞痛,多以气为主。如肛门内括肌病。②炎症或肿胀引起的疼痛,特点是持续性跳痛或胀痛,多以血为主,如肛门脓肿。③腹膜受刺激引起的疼痛,特点是持续性,起始重,逐渐减缓,化学性刺激所致刀割样者多以气为主。内出血所致针刺样痛者,多以血为主,如肠穿孔。④缺血所引起的腹痛,呈持续性,活动后加重,多表现为气血相兼,如嵌顿痔。

2.肿块 中医学关于肿块的论述很多,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其后又有癥瘕痃癖等说。在认识上总离不开气血(表4-3)。

表4-3 肿块的鉴别

3.发热 《金匮》:“病者如热状,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医林改错》中曾说:“心里热名曰灯笼病,身外凉心里热,为内有瘀血。”另外,疳痨类疾病,午后发热至晚尤甚。还有人认为,时发寒热而无外感者为内瘀血。

4.热血 吐血、鼻出血、便血、漏血诸症均有瘀血,有因瘀血而出血者,亦有因出血而瘀血者。一般认为,大便黑亮如漆似胶有异臭者为内瘀血;皮下有青紫斑为外瘀血;经前腹痛,月经有血块为内瘀血。

5.精神神经症状 《医林改错》中说:“瞀闷”为瘀血。

6.舌与脉 舌色发紫或舌质有紫斑为瘀血。脉以弦紧涩为主,但也有沉细者。“弦而紧,胁痛脏伤,有瘀血”。“挟血者脉来乍涩乍数,闪烁明灭”。

7.其他 面色黧黑,尤以眼眶口唇暗黑者为瘀血。皮肤有蛛纹丝缕如蟹足者为瘀血。

【治疗】

1.治疗原则 无论何种原因所引起的瘀血,治宜祛瘀为先,轻者用消散之法,重者用逐破攻坚之法但欲使其气血循经恢复正常,一定还要掌握气血兼顾,因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

(1)磨平饮:治死血成块。方用:红花、桃仁、山渣、苏木、三棱、莪术、枳壳、香附、乌药。

(2)大黄散:治瘕结两胁胀痛。方用:川大黄、京三棱、鳖甲、槟榔、木香、赤芍、桃仁、生姜

治疗早期肛门脓肿以行血为主,辅以行气药,组成化瘀汤。反之,欲行其滞气也需理血佐之,如肠梗阻治疗应用桃仁、红花、牛膝等。

2.辨证施治 瘀血本为实邪,血实宜决之。另外,还应注意人体正气的盛衰,以及引起瘀血的原因和因瘀血产生的后果。因此,在治疗上必须辨明虚实证。实证指邪气。虚证指正气,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以祛邪。

(1)病急,正盛,邪实:可用速战,专事攻消,邪祛再调正。

(2)病急,正虚,邪实:可用攻补兼施的办法治疗。

(3)病缓,正虚,邪实:可用扶正以祛邪,补中有行的办法。

(4)病缓,正未伤,邪实:可用祛邪与扶正交替的办法,病已久不可图速功,宜消磨之。

(5)除以上虚实辨证外,还需根据瘀血原因和结果,分别运用止血祛瘀、清热祛瘀、散寒祛瘀、通里祛瘀及渗湿祛瘀诸法。

3.代表方剂 (录自《医林改错》)。

(1)血府逐瘀汤:治上焦瘀血诸症。

①处方: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桔梗、川芎、牛膝各9g,柴胡6g,甘草3g。

②主治:a.头痛:患头痛,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b.胸痛:胸痛在前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痛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可愈。有忽然胸痛,前方皆不应用此方。c.呃逆:俗名打咯忒,无论伤寒、瘟疫,杂症一见呃逆速用此方。d.饮水即呛。e.不眠: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

(2)膈下逐瘀汤:治中焦瘀血诸症。

①处方: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赤芍、乌药、延胡索、香附、红花、枳壳各9g,牡丹皮6g,甘草3g。

②主治:a.积块、小儿痞块(肚大青筋)、痛不移处。b.卧则腹坠:病人夜卧,腹中似有物,左卧向左边坠,右卧向右边坠,为内有血瘀。c.五更泻:二神、四神无效者。d.久泻:泻肚日久,百方不效者。

(3)少腹逐瘀汤:治下焦瘀血诸症。

①处方:小茴香七粒炒,干姜3片,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各9g,官桂3g。

②主治:a.小腹积块疼痛或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b.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